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
2018-08-08卢正楷沙宇李茂山张战峰
卢正楷,沙宇,李茂山,张战峰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河南郑州450006)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发展,经皮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得以应用,其创伤小、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且疗效较为肯定。但是该技术对伤椎的复位主要依赖于经皮撑开复位,对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的矫正力量有限。为此,我们尝试将体位复位与经皮置钉技术相结合,对重度压缩性骨折先予以体位复位,复位满意后再行经皮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术后伤椎高度和后凸Cobb角恢复较好,疗效可观。现回顾性分析2014-02-2015-04采用该方法治疗的41例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其相关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均为我科2014-02-2015-04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在29-51岁之间,平均38.2岁;伤椎分布为:T11椎体9例,T1213例,L112例,L27例;受伤原因:交通伤21例,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7例;患者均于伤后1-3 d内手术,平均2.1 d。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经X线、CT等检查,均为脊柱胸腰段的单椎体压缩骨折者,伤椎分布为T11-L2范围;(2)伤椎压缩程度为前缘高度比50%以下;(3)不伴有明显的椎管占位,无神经症状者,术中无需行椎管减压操作;且椎体后缘无翻转骨块,后纵韧带复合体完好、无损伤;(4)手术时间在伤后3 d以内。
排除标准:(1)非胸腰段骨折者,伤椎数量在2个以上者;(2)伤椎前缘高度比在50%以上者;(3)伴有明显的椎管内占位,需予以手术减压者;(4)后纵韧带复合体结构有损伤者;(4)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症,不宜行椎弓根钉内固定者。
1.3 治疗方法
(1)患者全麻,取俯卧位,于髋部和上胸部垫枕,腹部悬空,脊柱保持过伸状态,经C臂机透视定位伤椎的体表位置后,术者立于右侧,双臂垂直放置于伤椎棘突处,并逐渐施加垂直压力,直视下观察其后凸角显著改善、C臂机透视见伤椎复位良好后,体位复位结束。若复位欠佳,可再次行体表复位操作。(2)患者复位满意后,经C臂机透视并于体表标记伤椎上、下椎体的两侧椎弓根体表投影位置,分别于投影的3点及9点钟方向穿刺进针。经C臂机透视见穿刺针位置无误、进入椎弓根至椎体后缘1/4时,拔出针芯并置入导针,取出套管,沿穿刺点作约1.5 cm的纵切口,插入扩张导管并逐级扩张,对椎弓根进行攻丝后,拧入45或50 mm长度的椎弓根钉,置钉时避免将导针带入椎体导致其前壁穿破。经肌间将连接棒与螺钉连接,其中以下终板塌陷为主者,先拧紧近端螺钉尾帽,体外撑开复位后再锁紧远端螺钉;上终板塌陷为主者,先拧紧远端螺钉尾帽,体外撑开复位后再锁紧近端螺钉。经再次C臂机透视确认椎体高度、后凸畸形恢复满意后,拧紧螺帽,缝合切口。
所有患者在胸腰背过伸支具的保护下,均于术后2 d开始下床活动并逐渐负重;术后3个月依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去除支具。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统计其以下指标:(1)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2)影像学指标:包括椎体前缘、中部的高度丢失率,后凸Cobb角等变化情况;(3)手术前后的VAS和ODI评分变化情况。
1.5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手术前后的VAS、ODI评分以及影像学指标数据,均采用(±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脊髓、神经根损伤,术后切口均顺利愈合,无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
2.1 围手术期指标
患者手术时间为46-72 min,平均(53.1±9.8)min;术中出血量为 67-90 ml,平均(76.1±12.5)ml;患者术后住院 3-7 d,平均(4.5±1.3)d。
2.2 VAS评分和ODI指数
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和12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见表1。
表1 41例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变化情况(±s)
表1 41例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变化情况(±s)
注:*表示与术前相比,P<0.05
观察指标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12个月VAS 评分 7.9±2.1 2.6±1.0* 1.8±0.6*ODI指数 56.1±8.7 20.4±5.9* 15.7±5.6*
2.3 影像学变化
41例患者经体位复位后,其伤椎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以及后凸Cobb角均有显著改善(P<0.05);经钉棒撑开、内固定术后,其复位程度进一步改善(P<0.05)。而术后12个月时,其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的丢失程度并未见显著增加。具体见表2-图1。
表2 41例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
图1 患者,男,51岁,交通伤致L2椎体重度压缩性骨折。a:术前X线片,其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达到65%;b:体位复位后,降至26%;c:钉棒撑开后,降至4%;d:术后1年,伤椎高度未见显著丢失
其中,有32例术前体位复位较理想,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占丢失高度的50%以上,经钉棒撑开后,其高度丢失率已降至(4.8±1.3)%;另有9例术前体位复位时,其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在丢失高度的50%以下,经钉棒撑开后,其高度丢失率为(15.4±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39,P=0.000)。对比提示,理想的体位复位有助于更好地改善伤椎矫正效果。
其中,有2例患者内固定术后出现伤椎内部“空壳样”变化,予以PVP行骨水泥灌注后,随访1年未见椎体塌陷、后凸加重等改变。
3 讨论
3.1 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置钉的优势
近年来微创经皮置钉技术逐渐应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该术式无需广泛剥离椎旁肌肉,其创伤小、出血量少,保留了肌肉、韧带等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的完整性,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但经皮置钉依赖于钉棒的撑开复位,对骨折复位、后凸畸形的纠正力量有限,尤其是对于压缩程度在50%以上的重度压缩性骨折而言,限制了该术式的应用。为此,我们对此类患者先予以全身麻醉后的体位复位,取得较好的矫正效果: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由术前的(61.8±4.5)%改善至体位复位后的(28.7±2.6)%;椎体中部高度丢失率由(41.5±4.7)%改善至(16.2±3.1)%;后凸 Cobb角也由(26.1±7.2)°改善至(15.4±3.2)°。体位复位的显著矫正作用,有力地降低了下一步钉棒撑开复位的难度,确保了伤椎的矫正效果。41例患者经钉棒撑开后,其上述指标分别改善至(6.9±1.4)%、(3.5±0.6)%和(4.7±0.8)°,且术后随访 12 个月,亦未见显著丢失现象。
3.2 体位复位的操作体会
我们分析体位复位产生作用的机理,患者腹部悬空时,予以局部施加垂直压力可促使前纵韧带拉紧、脊柱过伸,压缩的椎体骨质被带回原位,甚至还可促使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复位[2]。因此,对于不伴有椎管内占位者,均可术前尝试体位复位。但伴有椎体后缘骨折块翻转的爆裂性骨折、合并后纵韧带损伤者,这种脊柱反屈的体位复位方式极易导致碎骨块挤入椎管、造成神经损伤[3],所以此类患者应列为体位复位的禁忌人群。
同时,在施术过程中应以C臂机监视,且压力应逐渐增加,不得盲目用力。我们体会,体位复位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前纵韧带完整性良好、骨折后就诊时间较早者,复位效果越好[4-5]。因此,本研究仅选取伤后3 d内,且伤椎后院无骨折块翻转的患者进行手术(详见1.2纳入标准)。
另外,本研究41例中,32例术前体位复位较理想者(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恢复50%以上),经钉棒撑开复位后的效果亦较理想;另9例术前体位复位不佳者(恢复50%以下),其手术后的最终复位效果亦远不如前者(t=13.539,P=0.000)。这一结果再次证明,理想的体位复位有助于更好地改善伤椎矫正效果。同时也提醒我们,对于术前体位复位的效果不佳者,或许应改为开放手术,以提高其伤椎矫正效果。但同时要注意,短节段内固定术后普遍存在轻度的复位丢失情况,因此要重视术后处理。我们在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以胸腰背过伸支具保护,并于术后3个月依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去除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