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急诊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08-08陈秀秉

医药前沿 2018年21期
关键词:门脉消化内科

陈秀秉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一科 广西 钦州 53500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1],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容易伴随血容量下降,进而发生循环障碍,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常规的西医治疗虽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但具有较多的副作用。因此,探寻更为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旨在探讨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急诊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1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75例。研究组男55例,女20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为(37.32±10.28)岁;门脉高压性疾病40例(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8例,门脉高压性胃病12例),非门脉高压性疾病35例(其中,7例糜烂出血性胃炎,2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2例胃恶性肿瘤所致出血)。对照组男54例,女21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为(37.85±10.41)岁;门脉高压性疾病42例(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9例,门脉高压性胃病13例),非门脉高压性疾病33例(其中,5例糜烂出血性胃炎,27例消化性溃疡出血,1例胃恶性肿瘤所致出血)。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主要方法为: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41023026,厂家:安阳九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5g/支,3支/次,每日一次;氨甲苯酸注射液(国药准字H13022506,厂家:沧州康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1g/支,3支/次,每日一次;维生素K1注射液(国药准字H37021988,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g/支,3支/次,每日一次;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国药准字H20066100,厂家: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80mg/支,1支/次,每12小时一次。一个疗程为7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1副止血散,包含三七、白及、大黄等,研末,采用冰盐水将其调制成稀糊状于胃管内注入或冲服,每天3次,每次1副,止血12h停止给药,一个疗程为7d。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48h内,患者未出现呕血或便血等症状,血红蛋白未出现下降为显效;48h内,患者呕血和黑便情况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红蛋白有所下降,但不明显为有效;反正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同时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率[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若P<0.05,则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显效37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3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对照组中,非门脉高压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门脉高压组,而研究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表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门脉高压比较,bP<0.05。

组别 类型 止血时间(h) 住院时间(d)研究组(n=75) 门脉高压 2.40±0.12a 6.31±1.72a非门脉高压 2.32±0.10ab 6.28±1.63ab对照组(n=75) 门脉高压 8.11±1.40 10.30±1.63非门脉高压 3.45±0.22b 7.09±1.62b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病变导致出血,主要表现为胆道、十二指肠、胰腺及胃食管出血等,主要与饮食不规律、情绪紧张、过度劳累、过度饮酒、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死亡率极高,占比8%~14%[3],极大程度上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利于加快止血,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确切。分析其原因:在祖国医学中,上消化道出血被归为“便血”、“吐血”等范畴[4],出血症主要因为胃导致,因此加以止血散进行治疗。三七、白及、大黄为止血散的主要药物成分,可使胃液、胃酸的分泌作用减弱,实现局部止血的效果。三七可活血止血,进行双向调节,且具有良好的补血效果,对于出血性疾病患者极其适用;大黄可泻火凉血、活血祛瘀;白及可消肿生肌,清血热、破瘀血、涩血络、生新血。现代药理学表明[5],大黄可以使胃蛋白酶减轻对胃壁的刺激,使创面渗出量减少,加快止血;白及可以使血小板Ⅲ因子增加活血,缩短凝血酶原生成时间和凝血时间,使胃黏膜加快修复和重建,加快创面愈合时间;三七有利于收缩血管,使凝血酶时间减短,增加血小板数量和活性成分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此外,止血散有利于祛瘀生新、祛腐生肌。因此,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采用止血散治疗可以实现更佳的临床效果。由于受到样本量、时间等因素限制,本研究未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明确诊断是抢救治疗的关键,临床需尽早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确诊,若患者出血量较多或无法确诊,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因为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消化内科治疗中,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

[1]庞永光,迟建禄,潘茹会.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Z1):25-26.

[2]郝丽琴.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46-47.

[3]李国英.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诊断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探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1):1869-1870.

[4]钱润麟.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1):1650-1651.

[5]吴成文.急诊消化内科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2):67.

猜你喜欢

门脉消化内科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