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补脾生肌益肺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

2018-08-08彭传龙

医药前沿 2018年21期
关键词:呼吸肌肺病阻塞性

彭传龙

(盐亭县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1600)

COPD属于中老年人群呼吸系统多发的一类慢性疾病,患者的气道、肺血管以及肺实质会出现病理变化,该疾病不仅发病率高,且复发率高,临床彻底治愈难度大,随着病情进展会并发其他症状,呼吸肌疲劳是较多出现的一类伴发症状[1-2]。西药治疗这类患者虽然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但是停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本研究具体分析中药补脾生肌益肺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肌疲劳患者的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COPD伴呼吸肌疲劳患者114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包括30例男性患者以及27例女性患者,年龄平均(58.28±5.36)岁,病程均值(5.86±3.29)年;对照组包括32例男性患者以及25例女性患者,年龄平均(58.59±5.14)岁,病程均值(5.72±3.34)年。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均排除伴有心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西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诊治指南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且检查证实处于稳定期,伴有明显的呼吸肌疲劳表现,不过没有达到呼吸衰竭的范围。中医符合肺胀的诊断标准,并且符合肺脾气虚证这一辩证标准;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均不超过75岁;具备良好的治疗依从性。(2)排除标准:不符合西医诊断标准或者中医诊断标准;伴有呼吸衰竭,伴有心功能不全且处于失代偿期;伴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参与本研究前接受过益气健脾类中药治疗;存在影响呼吸肌功能的神经病变或者肌肉病变;合并其他可能导致呼吸肌疲劳的慢性疾病包括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治疗过程中中途退出治疗,疗程不满3个月者。

1.2 治疗

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每天服用2次氨茶碱缓释片(国药准字:H50021920,生产商: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服用0.2g;另外每天服用3次盐酸溴己新片(国药准字:H31020475生产商:浙江万邦药业有限公司)每次服用8mg。如果患者伴有呼吸困难表现,每天选择沙丁胺醇气雾剂(国药准字:H37022817,生产商: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喷雾吸入治疗3次,每次剂量200μg,持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组除了接受对照组相同治疗,另外联合应用中药补脾生肌益肺汤治疗,药方包括:黄芪50g,党参20g,茯苓20g、山药30g、白术15g、桔梗10g、陈皮10g、枳壳5g,当归10g、甘草6g。1剂以上药物煎煮两次后,取汁兑匀分成6等份早、中、晚各服用1等份。持续治疗3个月。

1.3 评价指标

在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分别测定两组肺功能呼吸肌功能,测定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吸气压(P1M)、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通过我院肺功能测定仪实施测定。在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症状包括自汗、喘息、咳痰、咳嗽、气短等,根据严重程度评为0~3级,分别为无症状、轻微症状、中度症状、重度症状,症状总积分为0~1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明显。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VC、P1M、FEV1%pred测定结果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P1M、FEV1%pred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治疗后两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分组 时间 FVC(L) P1M(cmH2O) FEV1%pred(%)观察组(n=57) 治疗前 2.61±1.23 48.25±15.69 60.35±11.82治疗后 3.16±0.35 57.48±17.29 66.89±10.65对照组(n=57) 治疗前 2.59±1.36 49.45±16.32 60.89±12.43治疗后 2.63±0.48 50.27±15.57 59.46±11.28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s,分)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7 11.26±3.38 4.15±1.30对照组 57 11.37±3.42 8.64±2.17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类能够预防发生的气道疾病,疾病特征主要是气流受限,这一疾病的气流受限表现呈现为进行性发展,具有不完全可逆性,和肺部对有害气体或者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存在明显联系。当前由于吸烟人群基数越来越大,使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该病导致死亡的比重也在逐渐升高。研究证实,不同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以及细胞因子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形成的重要参与者。其中炎症细胞具体有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AM)以及中性粒细胞(PMN);细胞因子以及炎症介质具体有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一α(TNF-α)、白三烯B4(LTB4)。除此之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氧化或者抗氧化失衡、白酶或者抗蛋白酶失衡。中医中慢性阻塞性肺病被纳入咳嗽、肺胀、喘证范畴,认为气喘、胸闷、咳嗽、咯痰是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这类患者长期咳嗽、喘息会导致喘脱或者虚喘表现,最终导致呼吸肌疲劳[3],若得不到有效控制,极易发展为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脾肺气虚的原则应该是从脾论治,注重健脾益肺佐以化痰。本研究观察组应用的补脾生肌益肺汤中黄芪、党参为君药,主要功效为补益肺脾,茯苓、白术、山药为臣药,主要功效为键脾祛湿,当归、桔梗、陈皮、枳壳为佐药,其中当归能够活血生血,桔梗、陈皮具有化痰的功效,其他药物能够健脾、理气、和胃,甘草为使药,主要起到诸药调和作用[4-5]。全方各种药材一起应用能够发挥明显奏健脾益肺生肌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可以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调节糖代谢;党参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提升机体血液内的免疫球蛋白含量;茯苓也能够实现免疫功能的调节,同时可以加快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改善[6]。本研究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FVC、P1M、FEV1%pred均明显优于仅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4.15±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64±2.17)分,P<0.05。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呼吸肌疲劳患者应用补脾生肌益肺汤配合西药治疗能够更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

[1]念卫红.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9):24.

[2]卿培斌.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肌疲劳应用补脾生肌益肺汤治疗的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26(15):177-178.

[3]刘伟,刘旭,崔玉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5,23(6):513-514.

[4]冯建红,古丽扎•买买提.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5):208.

[5]尚芳,关炜,王洋,等.腹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国医论坛,2016,31(5):38-40.

[6]蒋翔,王萍.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疲劳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9):1030-1031.

猜你喜欢

呼吸肌肺病阻塞性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老年患者卒中后呼吸肌训练对卒中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补金汤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气虚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