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抓契机重体验 巧具匠心倡无痕
2018-08-07潘林辉
潘林辉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利用儿童的认知特性及学习、生活等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润物细无声。只有通过儿童真实、自主的道德冲突,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这种不显山露水的处理策略,匠心巧具,这种无痕教育,彰显教师智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的体验过程中得以感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以提升道德水平。
【关键词】 特性;体验;无痕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只有源于儿童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为了发展学生的道德自主性,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各种自主性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他们所面对的道德问题,辨识他们能接受的各种道德观点,通过独立判断,做出道德决定。只有在贴近儿童生活中进行的道德教育活动才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何利用儿童认知特性及学习、生活等资源,通过巧具匠心的精心设计,做到不显山露水、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彰显教师智慧,以下从几方面来展示优秀教师的处理策略。
一、设置情境,倡导无痕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情境感受,体悟内化,学生在无意识中,被引入了有意识的教学活动,通过细节处理,达到那种“天空不留痕迹,大雁却已飞过”的境界,这种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而学生却在潜移默化的体验过程中得以感悟,提升道德水平。法治与道德课如何体现无痕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南平市教研室举办的道德与法治公开课上,市实验小学吴老师上《还是排队好》一课。课前,吴老师以班级语文教师的名义,说明为了不影响下节语文课的教学,需提前发放作业本,请同学们快速上台领取本子,造成学生拥挤情境,从而引出课题。这一设计信手拈来,看是平常,实则精巧。随后告知学生上课要积极发言,课后有奖品。课堂结束,吴老师表扬并请课上踊跃发言的学生上台领奖。学生很高兴,开始无序上台,后在其他同学提醒下,井然有序排好两列纵队。这一环节紧扣课题,构思巧妙,达到检验教学成效的目的。
二、利用特性,创造无痕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标要求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情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利用儿童的特性,既喜玩、好问、爱听、善动等,激发儿童探索的欲望,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因此老师们在设计活动时不妨俯下身子、压低视线,用自己的“童心”去设计吸引孩子们的活动。
1.喜玩。儿童是天真无邪的,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感知道德知识、体会道德情感、落实道德行为,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来看张老师在上《我会好好吃》的做法: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老师如果光对他们说要多吃这个,少吃那个,分析食物的营养价值,学生是难以接受的。而张老师巧妙设计了“小马自助餐厅”的情景,让学生自主选择午餐。之后通过课件展示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再由孩子们对自己的菜谱进行修改,达到合理饮食的目的。这种活动,学生既玩又学,是“润物细无声”的最佳体现。
2.好问。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最忌空洞说教、平铺直叙。儿童求知欲强,好探究为什么?把握儿童这一特性,教师可设置悬念,故弄玄虚,欲擒故纵,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被老师的问题深深吸引,课堂也将会有良好的教学成效。如《干干静静吃饭好》一课,提问:上课了,老师正在精彩讲课,突然,小东大叫“老师,我肚子疼!”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学生由此猜测小东肚子疼的原因,教师引出最有可能是小东平时不讲卫生而造成的,从而切进课题。
3.爱听。俗话说故事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好伙伴,通过讲故事或猜谜语,吸引孩童注意力,让其在不经意间步入教师预设情境。如《不乱扔垃圾》用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来引题,进而开始探讨为什么要不乱扔,教学过程清晰自然。又如教学《我喜欢的动物》,教师出谜语“身穿梅花袍,头上顶双角,窜山又越岭,全身都是宝”,师生、生生相互出题、猜谜,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又易接受。
4.善动。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利用学生好动特性,让学生动起来,动静结合,合理掌控,打破常规的教学手段可以出奇制胜。如教学《健康过冬天》,一教师在上课时,因天气很冷,将学生拉到操场跑步。待到教室落座后,教师请学生谈感受,说想法,学生明白了不同运动的取暖方法,了解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这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感知疼痛,体验无痕教育
儿童能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我们培养的目标之一,但如何让学生感知却不容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经历辛勤劳动付出,不知道吝惜金钱所得。教师以构建一种平等沟通和探讨的关系,引导学生体验,冲击内心感受,切身体会疼痛,达到无痕教育目的。如教学《我们不乱扔》,老师展示从不同高度抛物坠落扎破玻璃实验的情景,刺激学生视觉感官,让学生亲身感受高空抛物所产生破坏力之大,危害之强,乱扔之后果。这种活动的设计对学生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善待残疾人》的教学设计时,教师了解到学生对待残疾人的初始态度大多是嘲笑、鄙视等,运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学生的看法呢?教师采用换位体验法,让學生扮演残疾人体验蒙眼取物、单手脚提水、仿聋哑人表达语义等生活情境,有了亲身感受,再交流沟通,方知残疾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不容易,从而理解、同情残疾人,产生发自内心的要帮助残疾人的道德情感。
四、巧用教材,感知无痕教育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绘本形式体现,教材中设置的许多教育内容隐含在儿童的生活性话题之中,利用好绘本内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实施及适时引导。如何在实施过程中,不留痕迹地引导,教师要丰富对话的方式,研究对话的技巧,让介入更自然,引导有价值。在学生需要打开思路时“引出”、在学生缺乏经验背景时“铺垫”、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 “指导”、在学生回答后的“点评”,都是极其重要的。如教学《新中国的生日》,生日学生易理解,但“新中国”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生疏,教师需作详细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对待“国旗”“国徽”呢?在了解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守法律规定。教材中“这时应该怎么办呢?”几种情景都是学生可遇但难以解决的,教师及时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通过讨论或辩论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规则意识是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的重点内容,规则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是刚性的外在约束,如何将这样的规则转换为柔性的内在自觉呢?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延展教学空间,巧设矛盾,制造矛盾,提出两难问题,运用讨论、辩论等方法,让学生在无痕的辨析过程中明事理、懂规矩。例如,一年级上册“爱新书,爱书包”中,教材设置了小组同学讨论的课堂情境,其中有个孩子边整理书包,边提出“弹弓也能带吗?”弹弓不能带到学校,表面上看是规则问题,但实际上并非是简单回答能不能带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孩子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不同点,组织孩子讨论,明白幼儿园生活是以游戏为主,小学生活是以学习为主。既然弹弓、玩具不能带,那书包里应该装些什么呢?通过此问题的讨论,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学会整理书包里必需装的书本、文具和水杯等,学会新生活、从小会自理的教育也水到渠成。
将教育内容在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中体现,真实又贴切自然,生活的真实性和丰富性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延展性空间。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学习生活中抓契机,合理利用教材,拓展文本中的情景,让孩子在情境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在辨析中明理,这种自主、自发、自我的教育,是一种被尊重、被信任的教育,这种教育入脑、入心,是一种被教育者从内心深处自我觉醒的实践。唯有如此,教育才会被儿童心甘情愿地接受和执行,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人们常说“大爱无痕”,我想真正的教育也应该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