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08-07李永明韩伏媚

科教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李永明 韩伏媚

摘 要 2015年12月我院获批省级示范项目建设立项单位,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省级示范项目建设之一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首当其冲的建设内容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幼教行业实际需求、百年师范教育传承,创新提出了“校园融合、知行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念。本文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从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改革、校园合作等方面完整总结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做法,有一定的示范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职 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2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Tak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of Wei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 Yongming, HAN Fumei

(Wei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inan, Shaanxi 714000)

Abstract In December 2015, our college approved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vincial demonstration projects, exploring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further deepening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provincial demonstration project is the first of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which is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ndustry and the inheritance of a hundred years of normal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campus integration, knowing and doing and entering" is put forward. This paper, taking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of Wei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summariz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reform of training mo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reform of the methods of examina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of the campus.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talent training mode

渭南職业技术学院前身蒲城师范学校于1994年设立幼儿教育专业,2005年7月合校升格为大专,2009年开设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以来,该专业已为渭南地区培养三千余名毕业生,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我院学前教育专业“校园融合、知行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是我院省示范子项目建设需要,可以提高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背景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经过三年的探索,2016年,创新形成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校园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其后选取班级进行实验,并根据实施过程逐步进行修订,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保障、实训条件、教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至此,我校 “校园融合,知行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趋于成熟。

2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

2.1 创新 “校园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

“校园融合”即指校内教学要求与幼儿园教师岗位要求相融合、专业课程标准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评与幼儿教师七项基本技能(讲、弹、唱、跳、编、画、做)相结合、学校文化与幼儿园文化相融合;“知行并进”是指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贯通,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并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整个培养过程中,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为“懂理论、精教学、善沟通、会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校园融合、知行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六业贯通、六大融合”,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徳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幼儿教师工作的业务流程、技能和方法等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面向各级各类幼儿园、各种早教机构、培训学校等,能够从事保教、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2.2 重整课程内容、创新课程结构

2.2.1 重整课程内容

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初期开设“三学六法”,六科教学法课程内容比较零散,授课任务分别由不同的教研室教师承担,不利于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实施,也不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自2014年我院学前教育教研室就开始研究六科教學法的整合,2016年,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把原有的六科教学法重整为《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包括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语言活动设计与指导、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论环节重新整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主要通过幼儿园情景模拟教学进行,教会学生如何把五大领域的活动目标整合在一个活动案例中,把真实情景的练习和综合素养的养成相结合,符合幼儿园培养全面发展幼儿的需要。

2.2.2 创新课程体系

“校园融合,知行并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课堂实验、课程实训、模拟教学、教学设计、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在真实教学环境中进行实践教学,构建适应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课程体系。

此外,我校创新“学前英汉双语教育”课程,提出 “幼儿英语欢乐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并校园合作编写《学前英汉双语五大领域教学》、《学前英汉双语游戏创编》等专业双语教材及配套案例,并结合高职教育职业性强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增设如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前沿发展解读等一系列课程,确定适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

2.2.3 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6年,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学前心理学”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结题,已作为校级在线开放课程以便学生学习使用。

2.3 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

2.3.1 创新教学方法

“校园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面授灌输式教学方法与角色扮演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新型方法结合起来,并尝试幼儿英语欢乐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试行弹性学分制,灵活性与适用性更强。校园教师双向流动,师资共享,既为在校学生配备了熟练的、充足的技能指导教师,又为学生毕业后续教育提供保障,同时校园共建课程,共同制定课程实训要求及编写活动案例。通过专业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创编优质幼儿游戏与舞蹈、熟练弹唱幼儿歌曲。学院相关实验室也都择时开放,为学生第二课堂提供条件,继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水平。

2.3.2 改革考核方式

摒弃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采用多主体、多角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幼儿园考核相结合、技能大赛与课程考核相结合(以赛代考)。如教师职业道德、学前教育史等课程应注重理论考核,钢琴、舞蹈、美术、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应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大赛与课程考核相结合(以赛代考)等方法。新的考核方式克服了传统考核方法带来的弊端,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技能水平,并能使学生体会“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模式,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院每年校级技能竞赛月必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考查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幼儿园教师综合技能(基本功),即运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表达对素材、作品的理解,表现出较强的儿童意识,作品适宜幼儿欣赏与学习;幼儿园保教活动观察、分析与评价,即通过观看视频,对师幼互动中幼儿的心理发展,如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个性社会性发展等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教师的保教言行进行判断分析,提出指导建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反思,即以主题为切入点,选手根据给定的素材与年龄段,进行主题网络图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说课并回答问题。

2.4 校园融合,建设优质校外实训基地

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保障,也是实现毕业生与教学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合作创办附属幼儿园,实现开放办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建成一批优质校外实训基地。在日常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穿插2~3周集中实训,即去幼儿园观摩实践活动组织情况,并聘请实训基地的幼儿园领导、骨干教师为客座教授,对在校学生做学术报告,并进行专业实训指导,以加深学生对幼儿园活动教学的理解。

(2)校园深度合作进入新阶段。2016年,成立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幼儿园,是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投资兴建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计划设置18个教学班,2017年9月1日正式开园。该幼儿园不仅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优质岗位,也为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提供保障,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3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推广应用

(1)对我院小学教育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校园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辐射带动下,英语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区域发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服务地区教育事业,提出了适应本专业发展的“校校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推动了渭南市学前教育行业发展。我校学前教育实施“校园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共培养一千余名学生,两次对口帮扶澄城县教科局开展幼儿教师培训150余人次,有500余名来自校外幼儿园的教师接受我院“幼师国培”。这些教师现分布于渭南市内外各幼儿园,并逐渐成为所在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并将其通过我院培训掌握的学前教育新理念运用于幼儿园实际教育活动中,从而推动了渭南市学前教育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虹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高教学刊,2016(9):251-252.

[2] 郭红霞.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探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7):37-43.

[3] 张万红.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牵引[J].幼儿教育研究,2016(1):10-12.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