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破裂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2018-08-07罗文彬周鸿斌蔡家豪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7期
关键词:棘突乳头螺旋

罗文彬 周鸿斌 蔡家豪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放射科 海丰516400)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近年来脑动脉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该病大部分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而未诊治,一旦发生脑动脉瘤破裂,可引发颅内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临床对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基本由于先天因素、动脉硬化、感染或创伤,导致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异常等[2]。当动脉瘤破裂并出血时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会产生剧烈头疼,且发病急,会出现体温升高、呕吐。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威胁患者生命[3]。目前对于脑动脉瘤的诊断以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但由于DSA存在创伤大、操作复杂、经费高等弊端,为脑动脉瘤患者寻求一项新型、便捷可靠的诊断检查方案迫在眉睫。临床目前仍可通过血常规、腰穿、CT等检查诊断该疾病,随着螺旋CT的出现,CT血管成像已被临床广泛运用,并成为血管性疾病的首选诊断方式。本研究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破裂脑动脉瘤中的诊断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126例,按照病情不同分组,已经破裂的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组75例,未发生破裂的脑动脉瘤患者为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通过临床上专业医师与常规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瘤,无其他疾病影响检查结果。排除有影响诊断效果的疾病存在,存在精神异常、精神疾病的患者,有言语及神智障碍的患者,有严重心、肝、肾等原发疾病不能手术的患者。对照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为26~73岁,平均年龄为(55.1±4.7)岁。研究组男39例,女36例;年龄为29~74岁,平均年龄为(56.4±5.1)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可进行对比。

1.2 检查方法 检查前,嘱咐患者禁食4 h,但无需禁饮。两组患者均需要严格固定头部,取仰卧位。通过西门子64层螺旋CT,全面扫描,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通过智能监控软件,选择控制血管的主干为升主动脉或颈动脉,扫描范围为第二颈椎至头颅。对后续处理方法采用西门子MMWP46657,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瘤体征象与分布情况。在检查中详细记录研究组动脉瘤瘤体数、具体形态与征象[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瘤体征象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瘤体征象情况,研究组瘤体表面欠光滑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瘤体征象比较

2.2 研究组动脉瘤部位、数量及其基本征象 已破裂脑动脉瘤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为46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为3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为23个。见表2。

表2 研究组患者动脉瘤部位、数量与其基本征象(个)

3 讨论

脑动脉瘤在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入院就诊的患者往往因症状频发才入院检查,此类患者病死率极高,多数患者出现头痛、癫痫以及神经压迫等情况[5]。因此,及时准确早期诊断和科学有效的治疗是提高脑动脉瘤治愈率的关键。临床现由于螺旋CT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多层螺旋CT,已经被临床广泛运用于检查血管成像[6],对于该病的诊断多采用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诊断标准,但随着研究样本的不断增多,该方法存在的缺陷也逐渐显露,主要是因DSA具有费时、费钱、有创、操作繁琐复杂等弊端,且该方法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对其病情也将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与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医疗检查设备的功效也在不断提高,其中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为脑动脉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意义。三维造影与血管重建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载瘤动脉与相邻血管的关系[7]。本研究结果中破裂脑动脉瘤患者在检查中所显示的部位、形态、大小等均与最终手术中完全一致。其中97个已破裂出血的动脉瘤瘤体表面欠光滑,均具有乳头征、丘状突起征、棘突征、乳头+棘突征等特征。通过三维造影与血管重建能够准确检查出脑动脉瘤是否有破裂出血,与以往检查方式并不相同。本文结果显示破裂的脑动脉瘤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为46个,乳头征为21个,丘状突起征为11个,棘突征为9个,乳头+棘突征为4个,光滑性为1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为34个,包括乳头征为17个,丘状突起征为7个,棘突征为3个,乳头+棘突征为5个,光滑性为2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为23个,包括乳头征为11个,丘状突起征为4个,棘突征为3个,乳头+棘突征为2个,光滑性为3个。三维造影与血管重建在临床被认为是有效、可靠、微创的诊断方法,在早期诊断颅内脑动脉瘤里有重要意义[8~9]。在临床诊断中不仅能够直接诊断显示动脉瘤的具体形态与部位,还可显示出血具体情况,是否存在钙化等。

临床通过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能够清楚显示患者有无动脉瘤及动脉瘤的方向、大小,能够立体从任意角度观察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10]。可以清楚看清脑动脉瘤与周围神经结构的关系,为术前评估与后期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帮助。显示能力相比常规CT检查明显更高,准确诊断病情发展情况,从而为临床拟定手术入路提供重要依据[11]。

综上所述,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破裂脑动脉瘤中具有操作方便、无创等诊断优势,且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情况、准确度高,值得在临床发展与应用。

猜你喜欢

棘突乳头螺旋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搓腰
——壮肾
应用320排螺旋CT三维重建腰椎棘突顶线的临床研究
旋风“螺旋丸”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