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炉炉凉分析及处理实践

2018-08-07张文庆潘有斌

新疆钢铁 2018年2期
关键词:炉况炉温静压

张文庆,潘有斌

(宝钢集团八钢公司炼铁分公司)

八钢炼铁厂B高炉(2500m3)2017年1月15日前炉况顺行,各项经济指标较好。1月15日中班因INBA故障高炉慢风作业,至1月16日夜班1:40高炉炉温PT持续下行由1480℃到1月16日12:20高炉炉温PT下降到1300℃,炉前渣铁流动性极差,出铁困难,造成高炉炉缸大凉事故。高炉采取多项措施恢复了炉况,18日白班炉况恢复正常。

1 炉凉确认及处理

1月15日夜班起B高炉PT1480℃左右,Si:0.4%~0.5%,已偏离操业方针,高炉提燃料比由543kg/t提至554kg/t,到中班高炉PT1480℃左右无大变化,Si:0.63%→0.47%,22:10因 INBA 故障高炉慢风作业,炉墙波动加剧,0:14矿焦负荷O/C调整:4.44→4.379,16日夜班继续提高燃料比557kg/t,高炉因INBA故障继续慢风作业,5:12高炉出现管道,矿焦负荷O/C继续调整:4.379→4.206(过程中炉温 PT:1480℃→1450℃,Si:0.5%~0.6%);7:52 再次出现管道,补净焦一批,8:4 0再次补净焦1批,矿焦负荷O/C调整:4.206→3.806(过程中PT:1450℃→1405℃,Si:0.2%~0.3%),同时炉前出渣铁困难,流动性差,粘沟严重。16日白班高炉燃料比提高609kg/t但炉温持续下行,PT:1405℃→1300℃,判断炉缸大凉,采取高炉炉凉处理办法;16日白班分次补净焦13批共220吨,退矿焦负荷至2.588(全焦负荷),白班铁水PT最低降至1300℃。至17日9:00左右净焦反应,PT 上升至 1476℃,Si:1.9~2.07,逐步开始提升O/C负荷,恢复风量。但因外部INBA故障影响风量恢复较慢,18日白班INBA故障消除,高炉恢复风量4450m3/min,富氧3000 m3/h,O/C提升至4.087,炉况基本恢复。炉凉从减风到炉温恢复正常约32小时。炉况恢复时间不长,但现场处理炉凉及恢复炉况过程复杂困难,一旦高炉生产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会引发更大事故及经济损失。

2 炉凉原因分析

2.1 炉外事故是炉凉事故发生诱因

B高炉15日白班热负荷开始轻微波动,2:00由于干渣场满,出铁厂南场INBA积渣,高炉大幅停氧减风,风量由4600Nm3/min减到4200Nm3/min,富氧8000 Nm3/h到零。炉外事故导致高炉长时间慢风作业,高炉操作参数大幅变化引发炉墙渣皮脱落。

2.2 热负荷波动,煤气流分布失常

B高炉进入冬季生产,炉况顺行,各项经济指标较好,各层静压及热负荷稳定,1月15日白班热负荷出现小幅波动,由10000kJ/m2上升至14000kJ/m2,炉身静压也出现波动。中班由于INBA故障高炉铁水未出完,高炉大幅减风,破坏炉内气流分布,煤气利用率下降,炉墙渣皮大面积脱落进入炉缸,铁水温度下降快,最低1300℃,最高热负荷达到17000kJ/m2。水温差上升9℃。如图1所示。

图1 热负荷趋势图

(2)高炉煤气分布失常。15日白班炉身静压开始小幅波动,大幅减风后到夜班静压波动频繁(见图2)。16日夜班5:20出现静压波动加剧并吹出管道,高炉透气性变差,反映了炉身渣皮大量脱落。由于渣皮大量脱落,圆周方向高炉煤气分布不均,高炉压差上升较高至160kPa,透气性变差,高炉煤气利用逐步降低,煤气利用率持续下行由42.5%持续下行至35%。

图2 炉身静压截图

(3)风口工作。16日夜班5:20出现静压波动加剧并吹出管道,观察风口状态,风口发红,有大量升降现象,同时4个风口被渣皮遮住。到17日中班高炉风量逐步恢复正常,风口正常。

(4)出铁现象。16日夜班5:20出现静压波动加剧并吹出管道,应该是炉身下部大块渣皮脱落所致。白班9:00高炉出铁,铁水PT由1450℃调至1400℃以下,渣铁温度严重不足,生铁含硫偏高,渣子发黑,并且主沟上渣铁冒蓝色火焰,铁沟两侧结白色粉末状物质,大量循环复积碱金属排出。

2.3 炉内有害元素富集造成低熔点渣皮的脱落

对高炉富集有害元素重视不够。长期炉况顺行,高炉渣皮结厚,有害元素富集在炉身中下部渣皮中,大量下渣皮后,碱金属进入炉缸破坏焦炭理化性能,大量吸收热能,导致炉缸热量严重不足。有害元素沉积见表1。

表1 B高炉碱、Pb、Zn沉积量

2.4 对炉况异常未能及时采取措施

(1)B高炉炉况异常未及时采取措施。15日全天高炉铁水PT控制在1480℃,高炉连续提燃料比,但高炉PT仍未到1500℃操业方针,22;10渣铁物理热变差,炉缸蓄热能力不足,从操作和出铁观察炉况不属于正常状态,高炉炉况已出现异常。对于异常现象判断为正常波动,略退O/C负荷应对。

(2)前期判断处理炉况按一般热负荷波动处理,到判断炉凉用时10小时,延长高炉提炉温时间,造成铁水PT降低到1300℃,渣铁差点排放不出来。

4 高炉炉凉的防范措施

4.1 关注炉身静压和热负荷趋势

高炉炉况长期稳定顺行,必须高度关注炉身静压和热负荷趋势。炉凉事故在A、B、C高炉也都发生过,及时处理8小时将炉温提到1450℃,一般炉凉发生都在高炉稳定顺行一段时间,静压稳定,热负荷波动不大,高炉经济指标较好(B高炉O/C4.4)时,高高炉炉况突然波动。静压波动渣皮脱落严重时造成高炉风口小套曲损,国内不少高炉也突发这类事故。

4.2 对高炉趋凉前判断要及时措施要果断

炉凉发生后及时处理,补焦提热应在第一时间进行.B高炉本次炉况前期判断不到位,措施不到位,造成次生事故。

4.3 加强出铁监控,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炉凉过程中,渣铁流动性较差,风口不活跃,高炉特别忌讳减风、休风。因而在炉凉处理期间,做好出铁监控工作,防止出铁监控不到位,带来次生事故,延长炉凉处理时间,严重时引发灌风口等恶性事故。本次B高炉炉凉事故出铁监控不到位造成南场INBA粒化塔积渣,清理3天,只有1#铁口出铁,对炉凉处理带来严重风险。因此针对炉凉处理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针对高炉各系统关键点的控制措施,要求有专人监控。

4.4 关注有害元素富集

(1)碱金属及Zn负荷影响。炉凉原因不是因为有害元素富集,但有害元素富集后碱金属(钾钠)降低矿石软化温度,促进焦炭降解造成焦炭粉化。锌富集易在炉身下部形成低熔点化合物造成炉墙结厚。B高炉2016年11月、12月高炉锌负荷一直维持在650g/t,碱负荷3.7kg/t(远超行业标准)。累计Zn沉积量达到130t,碱沉积量达到38t,大量碱金属及Zn在高炉内循环富集,造成炉墙有结厚现象。一旦发生脱落,极易发生炉凉事故。

(2)建立有害元素的跟踪,在高炉长期热负荷稳定、高炉顺行,有害元素富集达到红线时,要按有害元素堆积处理,定期排碱、Zn等有害元素,防止事故发生。

4.5 完善炉况向凉预案

对异常突发的炉况变化,尤其是煤气利用率、热负荷、静压、H2含量、PT等的异常变化,补热提温手段要一步到位,尽量缩短炉凉处理时间。制定炉凉事故预案,完善高炉操作标准化体系,一旦炉况发生异常,及时将炉况信息通知炉长,炉长及时启动炉凉预案,在第一时间处理炉凉事故,并组织炉前出铁,避免事故扩大化。

5 结语

(1)本次炉凉事故诱因是高炉外围系统出现故障,高炉铁水连续出不干净,高炉大量减风造成炉墙渣皮大量滑落所致,高炉操作者第一时间未判断出炉况严重性,措施应对不足,在操作技能和事故预案存在不足。

(2)目前由于八钢高炉原燃料条件限制,从源头降低入炉原料碱金属及锌量不符合现实情况,八钢高炉原料碱金属及锌量较高,循环富集较多,增加了炉凉事故严重性。因此如何在日常操作定时排碱、排锌,在今后高炉操作中应重点关注。

(3)做好高炉值班长和炉前班长管理工作,重点是出铁的同时,要控制、配合好其它辅助系统,炉温低时制定高炉出铁系统的关键点,比如INBA系统,高炉要防止低炉温的渣铁排放,粒化塔结渣、渣量大时要及时分流出尽渣铁,防止高硅铁铁入粒化塔等事故,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炉况炉温静压
高炉风口灌渣炉况快速恢复实践
红钢3#高炉降料面检修炉况恢复实践
玉钢3号高炉钒钛矿冶炼时炉况波动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红钢3#高炉全部风口灌渣快速恢复炉况实践
钢铝复合传热结构热等静压制造技术应用
超精密液体静压转台装配技术
一种基于空气静压支承的自调心装置
炉温均匀性校验在铸锻企业的应用
基于信捷PLC 电热锅炉温控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