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茅盾文学批评中所体现的现代性

2018-08-06安怡静

魅力中国 2018年25期
关键词:茅盾文学批评现代性

安怡静

摘要:作家们在转换为批评家后,所产生的文学批评也应当算得上是一种创作。茅盾对现当代文学中所作贡献颇多,他的文学批评也是一个重点,又因为文学批评中的理论在实际运用中不仅会影响茅盾对其他作家作品的评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创作,因此要探究茅盾文学,尤其是他的思想中所体现的现代性,可以从他的文学批评思想中进行探究。茅盾的文学批评观点主要包括“人生文学”、推崇“客观性”,强调“为人生而艺术”这一命题,理性思想浓厚,与中国现代性的特性十分相符。

关键词:现代性;茅盾;文学批评;政治理性

一、现代性与中国

现代性是“现代”的本质,它是“现代”的内在表现形式,是推动“现代化”的内在精神力量,由感性层面、理性层面、反思超越层面三个部分作为正为整体而构成。现代性是不分国籍的,但中国的现代性起源于西方,具有外源性;并且受国情决定,是被强加赋予的,故具有被迫性。与西方的“脱神入俗”不同,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文化由儒家独占正统,已经形成了圣化的倾向,“圣人之教”统治感性、理性,以道德理想主义构筑终极价值,因此是“脱圣入俗”。中国现代性的感性是先天发育不足,一方面理性压制感性,程朱理学更是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以天道天理转化为人道人伦,另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土壤,中国的农耕社会主要求温饱,对发财的感性欲望并不强烈。而“怨恨心态”转变成的“集体怨恨”,造成近现代以来旷日持久的大规模社会革命运动。中国的现代理性则根基不深,工具理性动力不足、科学精神没有充分发展,“五四时期”的“科学”也只是是社会科学,并且这一“科学主义”很快转变为“达尔文社会主义”,引入的只是“科学结论”而不是“科学精神”。至于反思超越层面就几乎没有了,建国之后的中国在反现代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失去了对现代性的纠正,直至改革开放才有重建。

二、茅盾的文学批评与现代性

现代性与文学的关系实际上是“现代性对现代文学有决定作用,发生了现代文学的各种形态;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叛形成了文学的现代性。”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分析茅盾文学批评理论中所体现的现代性。

(一)“人生文学”观点

茅盾在1920年发表了第一篇批评文章,题为《现在批评家的批评责任是什么》,阐发了他后来渐趋完整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视“真实”为文学的第一生命。

1.“文学反映人生,强调文学与人生的联系”

受丹纳的影响,茅盾也认为文学与种族相关、与环境相关、与时代相关,并建立了文学反映论,认为“假如人生是个杯子,文学就是杯子在镜子中的反映。”[1]其次还从环境出发强调文学的真实性,“作家要创作熟悉题材”;从时代出发要求文学具有现实价值。文学的随意性和自由性是茅盾拒绝,文学现代性中还原人的精神自由的层面是缺失的。

2.“文学指导人生,强调文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茅盾认为“文学不仅仅是杯子的反映,还应当是指南针。”一方面主张文学宣传思想,对思想外化于文学高度肯定;另一方面强调文学的政治作用,认为文学应当为政治服务。而茅盾在实际上“本就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信徒,而是要以文学撬动革新杠杆的社会活动者”[2]可以说茅盾更喜欢严肃文学,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希望文学能够对大众起到教化作用,也就是文学“理性现代性”——由现代性的分化而产生的文学的分化之一。

3.“文学走向人生,是人生文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茅盾在這一方面提出“生活三度”说:“广度”是指作家要改变生活环境、扩大生活范围;“深度”是指作家应生活在人民中间,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密度”是指“近人情”,作家要全身心的与人民拥抱。“天马行空式”的写作是不被茅盾所看好的,用于消遣娱乐的通俗文学和完全以审美为主导的纯文学并不符合茅盾的要求,深入生活、重视作家思想才是茅盾在“文学走向人生”中强调的重点。“这里的思想在茅盾看来主要包括作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意义两个方面。……对脱离思想而孤立地谈技巧的做法表示出坚决的否定态度。”[3]

4.“在强调文学与思想的关系时,也未忘记文学是因艺术性而形成的”

但在这一点上,茅盾也应当只是“未忘记”而已,并没有多么重视。他谈人道主义、个性、自由,反对过文以载道,但这都是在承认社会改造、平民主义、文学应当为社会变革服务以后,才肯予以承认的;谈人,但他的人的内涵已带有阶级色彩;谈个性,但他又要作家忘了自己,以投入人类为归宿,个性在此只是人类的一种容器;谈文学的艺术性,但他认为文学有思想、有社会作用更重要。现代文学的本质应当是反思与超越,而不是仍然局限在理性的框架内、刨除审美这一文学的本质内核,但显然茅盾这一理论中正体现了他在这一方向上的歧路。

(二)“客观性”的推崇

茅盾的“客观性”思想包括三层含义:作者以客观的态度从事创作,运用客观的手法达到客观生活的真实体现。茅盾的客观性要求作家们冷静地面对生活、反映现实、描写真实,要求作家对生活本质和规律进行再现。

“真实体现客观生活”即强调作者对文学题材的选择。茅盾在《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中首先注意第一个十年前半期“大多数的创作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多数创作家对于农村和城市劳动者的社会很疏远,对于全般的社会现象不注意,他们最感兴味的还是恋爱,而且个人主义的享乐的倾向也很明显。”[4]“从这里可以看出茅盾对这一时期小说创作“题材”方面的态度,他希望小说能反映广阔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即‘全般的社会现象,而对这一时期创作的‘把恋爱作为中心的创作情况表示不满。”[5]不但要体现客观生活,而且还要反映政治生活、反映人民的革命斗争,必须强调政治性、阶级性。“恋爱”也应当是客观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茅盾对此表示不满”这一前后相互矛盾的现象恰说明他的“客观生活”与一般意义上的客观生活是不完全相同的,中间应当再加一些东西进去。至于个人的主观情感情绪等与政治、革命无关的不为茅盾所喜,这恰体现了他对文学的观点中所体现的理性精神,尤其是政治理性。

客观的态度和客观的技法也同样体现着这种政治理性。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茅盾拒绝主观情感和感性精神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或许是认为这并不重要,反而会影响文学“为人生”、“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文学是一定要有这一作用的。另外,创作方法本应当是非自觉的意识活动,(下转第287页)(上接第247页)只能依靠审美体验,是个体的、一次性的、不可重復的,一定要主张采用客观的、现实的、现代性的技巧,就会束缚文学创造的自由性。崇尚写实为时代思想,就是茅盾形成他的理性思想诱导性的原因。

三、小结

茅盾的文学批评一直采取“时代要求——作家立场——作品倾向”的基本思路,“通常就是先分析作家的传记材料,包括其家庭出身、阶级成分、知识修养、生活环境等,特别注意审察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作家的阶级立场所决定的政治态度或时代变革所引起的作家世界观的变化,以此为前提,进而考察作品的思想倾向和社会价值,说明作家的立场如何制约作品倾向,最终又将作家创作所反映的趋向或问题提到社会现象的高度去分析,判定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可能起到的社会作用。”[6]所以不论从他的文学批评观点还是文学批评思路来讲,茅盾都受困于政治理性中,将审美性在文学中的地位极大的降低,认为评判作品的价值不能就作品论作品,而必须充分考虑到作家的阶级出身、社会阅历以及政治态度。

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都不能没有理性精神的参与,但过于强调政治理性就会伤害文学,以牺牲文学的方式完成现代性的建立,反而可能造成精神自由的丧失、文学反思超越层面的消失。

参考文献:

[1] 茅盾. 文学与人生[J]. 快乐阅读, 2012(2):6-7

[2] 徐秀明. 现代性的恐惧与诱惑--茅盾小说的创作歧思及其文化意味[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5):68-72

[3] 朱智秀.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选集·导言》研究[D]. 兰州大学, 2008.第81页

[4]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共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5] 朱智秀.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选集·导言》研究[D]. 兰州大学, 2008.第4-75页

[6] 温儒敏. 论茅盾的“作家论”批评文体[J]. 天津社会科学, 1993(3):45-51

猜你喜欢

茅盾文学批评现代性
茅盾的较真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茅盾不怕被骗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茅盾不怕被骗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重构现代性
茅盾:良好家风奠定人生基础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