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师徒制培养的探讨

2018-08-06黄达颖袁玲

商情 2018年33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黄达颖 袁玲

【摘要】】新时期,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转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青年老师培养问题备受关注。对于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院校而言,师徒制是青年老师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价值主要体现为优化青年师资队伍结构、专业情意化发展、提高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增强老师应用技能等。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青年老师师徒制培养相关知识,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高校青年老师 师徒制 培养模式

高校发展中,对于青年老师的成长而言,一定程度上,师徒制是对老师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不足的一种弥补,逐渐成为青年老师转正必备课程。此种情况下,师徒制发展成为一种常规无需置疑其有效与合理性。但,高校青年老师培养中,师徒制培养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推广,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适当地改造,才能确保师徒制的实际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1、概述青年老师师徒制内涵

师徒制,也可称为“以老带新、传帮带”,是一种师徒结对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高校青年老师培养中,师徒制的确定,一定程度上为青年老师创造了经验学习的真实教学环节,作为一种经验方式备受关注。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高职院校,其青年老师培养过程中,应用师徒制,主要是利用协约“师傅”方式,一对一指导培养青年老师,以此帮助青年老师快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应用技术能力,这种老师培养措施与制度就是师徒制。根据老师任职资格,在政治思想道德及科研等方面,通过层层选拔的“师傅”,有较强的应用技术能力,获得了老師资格证,还有相关行业任职资格证与企业工作经历;结合结对培养内容,全面指导的同时,重视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结合,重视培养师傅与徒弟间的应用技术能力。

2、高校青年老师师徒制培养模式的价值

2.1 优化青年老师队伍结构

高校青年老师培养中,青年老师师资队伍结构包含学缘、学历、职称、年龄及学科等结构,对于高校而言,合理师资队伍结构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当前,高校青年老师培养中,师资队伍结构整体情况良好,但间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为青年师资队伍结构,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对高校与青年老师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青年老师培养中,师徒制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单一化培养制度存在的不足,缓解青年老师因年轻气盛与经验不足出现的问题,青年老师自身应用服务技能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逐步提高,实现专业化发展,老师职称结构也不断完善,青年老师队伍结构的优化目标得以实现。

2.2 促使青年老师情意发展实现专业化目标

青年老师专业情意化发展构成主要包含专业理想、情操、性向及自我等方面内容,其是指老师对自身教育教学专业产生的深厚情感。如果老师拥有良好的专业情意,其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同、责任与使命感才会更强,保持更高的工作满意度,理想更加专业,教学富有远见与创造性,同时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与教学自制力。高校青年老师培养中,从整体来讲,老师专业情意情况比较好,但老师对自身工作缺乏一定的责任心,满意度不好。所以,高校尤其是新建高职院校,在青年老师培养中,必须要积极拓宽培养渠道,创新老师培养途径,利用师徒制培养模式,将师傅口头说教与手把手示范结合起来,以此激发青年老师形成浓厚的职业追求,增强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对自身岗位工作产生更高的满意度,为青年老师专业情意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2.3 青年老师自身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根据实际教学,高校教学质量是其教学水平高低衡量的核心指标,一定程度上,老师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此种情况下,高校师资队伍中,青年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青年老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采用多元化方法,在这其中师徒制培养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基于师徒制培养模式,师傅利用审阅讲稿、随堂听课、交谈观察、技能点评及现场示范等不同方法,对青年老师做出指导,培养青年老师养成良好的“以学定教”能力,实现专业化发展,从根本上提高青年老师教学能力。

2.4 增强青年老师自身应用技能

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中,青年老师自身应用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职前培养阶段,青年老师所接受的教育以学科理论专业知识为主,应用技能培训比较少;其次,青年老师岗前培训内容以基本理论教育课程为主,应用技能培训课设置比较少。最后,青年老师在职培训,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应用技能培训应是重点,但此方面培训非常少。此种情况下,师徒制的实施,结合实际,应用技能性强的“师傅”理论,进行手把手地示范与指导,确保青年老师尽快掌握并增强自身应用技能。

3、高校青年老师培养师徒制模式实施策略

3.1 加强组织管理,促使培养制度朝向规范化发展

首先,职责明确,师傅要从教育思想、方法、能力、学科前沿及应用能力等方面,全方位指导并培养青年老师,尤其是要重视培养青年老师的教学指导与应用能力。根据相关制度,通过协商交流,为青年老师制定内容全面,有可操作性、且重点突出的培养计划。其次,对配套措施进行完善,基于制度层面,观察落实青年老师师徒制培养模式,对过程加强监督,以防形成形式化或敷衍了事的指导计划。最后,秉承原则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重视考核,借鉴英美等西方国家的评价形式,破除终结性评价模式的垄断地位,注重形成性评价,将指导过程与阶段性过程监控与后期整体指导效果融为一体。

3.2 减轻老师工作压力,增强主体参与性

一方面,实际教学中,为了减轻青年老师工作压力,而适当地减少其教学任务,确保老师对个人专业发展有充足的精力、时间与兴趣去思考,正确认知自身专业发展中,师徒制培养模式应用的重要性,以此吸引青年老师积极参与该培养活动。同时,在指导培养活动中,师傅要逐步将开始之初构建的“脚手架”及时拆除掉,尽可能为青年老师创造实践机会,增强青年老师积极参与培养活动。另一方面,青年老师培养中,加强认识师傅的指导意义,充分发挥师傅的指导作用,对工作突出且指导效果好的师傅,给予适当地奖励,鼓励师傅主动参与青年老师培养活动。

3.3 对指导方式进行改革

上世纪80年代,在青年老师培养中,美国将学生对师徒制的认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强调师徒合作基础上,确保师傅的示范、指导及“脚手架”等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获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现代社交理論中提出,师徒交往必须要平等,对话合作基础上实现双赢,以防出现人为、肤浅及顺从等合作形式。所以,高校青年老师师徒制培养中,突出师徒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为老师创造平等对话的文化氛围,重视构建对话与合作文化。师徒制中,师傅不能依靠自身资历与身份,抓住话语权而对学生进行“我讲你听”的指导,要保持良好心态,与青年老师交往,相互听课,积极参与活动,追求民主协商与沟通理解,通过师徒互动,指导青年老师发展。其次,师徒制模式,可以采用“一对一”模式,以此结合各类发展资源,实现组织图片,吸引不同专业老师参与该活动,构建“多对一”格局,共同培养青年老师素养,发挥团队协作作用。再次,青年老师培养不能局限于会议、讲座及课堂等形式,要重视课外应用实践指导,将青年老师应用技能作为培养重点。最后,为青年老师组织教学技能展示、讲课、教改论文及应用技能等比赛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师傅对青年老师的指导作用,推动青年老师发展更加专业化。

3.4 加强理论研究,巩固指导基础

众所周知,缺失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青年老师师徒制培养也不例外,其效果增强与理论指导密切相关。当前,一些专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高校青年老师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于新建应用型的院校来讲,青年老师师徒制培养理论研究还比较少,相较之其它老牌院校,因新建院校办学历史与地位不同,师资队伍独具一格,青年老师多,在教学与应用技术能力方面,对老师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特别是新建院校青年老师师徒制培养中,必须要深人研究培养依据、影响因素及效果等,以此充分发挥青年老师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管理中,老师发展成长过程是动态而变化的,作为发展主体,与老师所处教学环境相互作用。因此高校青年老师培养中,要充分发挥师徒制的作用,鼓励青年老师积极借鉴有经验的老师的先进教学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倡导青年老师勇于实践,基于自身特点,形成科学化教学风格,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发展并完善该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曹葵,黄文君,王帅.师徒制培养实验教师路径初探[J].教学与管理,2018(07):25-28.

[2]束仁龙.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青年教师师徒制的价值与策略[J].皖西学院学报,2018,34(01):27-30.

[3]于梅芳,韦雪艳,陈梦婷.师徒制下初任教师隐性知识转移:路径与实现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7(09):77-80.

[4]彭桂枝.“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7,20(03):53-56.

[5]蔡亚平.团队带教:基于师徒制的初任教师培养模式革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8(05):72-74+85.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