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名词是怎么发展成现代汉语量词的
2018-08-06秦美蓉
秦美蓉
摘要:量词在先秦时就已经产生,但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正式命名。现代汉语量词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各种语言普遍存在的度量衡量词,另一种是汉藏语系独有的个体单位量词。个体单位量词比较复杂,目前仍然在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现代汉语中的量词大多是由古代汉语名词发展而来的,因而与名词的联系也最紧密。本文以“眼”和“根”为例,探究它们虚化的过程与方法,综合认知论和语法化两个角度简单解释现代汉语量词由古代汉语名词发展的机制,认为认知是古代汉语名词虚化的动力,而语法化则是名词虚化的表现。
关键词:名词;量词;认知论;语法化
一、量词定义及目前研究概况
(一)有关量词的定义
量词产生的年代很早,在先秦时就有了这类词,但现代汉语里对量词的单独分类及命名却是很晚的事。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曾把量词归在名词一类。如王力先生先后使用了“单位名词”、“单位量词”的名称。直到50年代,《“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1954年至1956年拟定)才正式定义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是量词。” 量词在这时才真正从名词中分离出来,70年代才被普遍接受。
量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复杂的一类词,主要有两种:度量衡单位词,如斤、寸、斗、两、米等,这种量词是各种语言普遍存在的,也是汉语中最早的量词;另一类是个体单位量词,是汉藏语系中特有的,如汉语中的“个”、“支”等,“一个人”在英语中则表示为“a person”,英语中没有专门的量词来表示。这类个体单位量词在汉语中也有两种,一类与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结合,叫做名量词(有的也叫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数量;另一类与表示动作的动词结合,叫做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如踢一脚、看一下。
(二)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概况
有关现代汉语量词的研究,前人已经做过不少。“从主流看,汉语量词的系统研究在方法论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一是以列举为取向的量词类别研究,二是以关系为取向的量词选择研究,三是以解释为取向的量词认知研究。”[1]“进入21世纪以后,量词研究取得了更多的突破。尤其是认知论、语法化、类型学视角下的量词研究成绩最大。”[2]认识论视角主要包括维度比的研究和范畴化的研究两个方面;量词的语法化包括量词结构的固化和量词语义的泛化两个方面;类型学视角包括人类语言的视角、共同语系的视角和汉语方言的视角。
二、量词的来源及产生发展的过程
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孤立语,与具有丰富形式变化的屈折语不同,它没有形式的变化,主要靠虚词和语序来表达语法意义。在表达名词的数量单位或者动作行为的次数时,汉语就只能借助数词和名词来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表达也需要越来越精确,于是量词由此产生。并且在表达数量单位或动作行為的次数时,数词、量词以及名词的语序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经过了多次演变才发展成今天这种“数词+量词+名词”居多的结构。
现代汉语量词与古代汉语名词的联系最紧密,郭锡良在《从单位名词到量词》 一文中分析了量词由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他说,其实量词在先秦就已经产生,但那时还只有表容量和集体单位的词,如“鬯(祭祀的酒)二升一卣”、“马五十丙”“贝十朋”。周代以后出现了表个体单位的词,如“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先秦两汉,数词和单位词可以直接结合,中间无需加量词,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但他认为,这些单位词都还只是名词,到了魏晋以后,单位词才从一般名词中分化出来,成了独立的一类词——量词。
王力也在《汉语史稿》里解释了单位词(即量词)的发展过程。他认为,量词是一种特殊的名词,“一般来说,单位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的,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3]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和量词大多数都具有特定的配对关系,即特定的名词只能与特定的量词相搭配,而不是随意搭配,最多也只是泛化了的量词可以与多个名词相配,如泛化的量词“个”可以跟多个名词搭配,或者同一个名词,根据其不同的特征或不同场合下的使用需求,有不同的量词,如“云”,根据其在天空中的不同形态,可以说“一朵云”、“一片云”、“一团云”等等,以求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但即使是这样,名词与量词的搭配也是有限制的。关于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关系,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说:“什么名词用什么量词是约定俗成的,应该在字典里标注出来。”[4]这种解释统治了很长一段时间。看似是一种约定俗成,但又不好真正说清其中的关系。郭锡良在《汉语史论集》里附录了一篇《名词、量词配对表》,在《现代汉语量词研究》 一书也附录了一篇《名词、量词搭配表》 ,可能就有部分目的是为了规范名词与量词的搭配问题。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量词与名词的紧密关系。那么,为什么名词与量词会有如此紧密的关系呢?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纽带促使名词向量词转变或者说让名词也具有了计量功能?
三、综合认知论及语法化角度看
古代汉语名词发展成现代汉语量词的原因
近年来,汉语研究视角不断丰富,汉语量词研究也不断深入,不同的学者分别从认知论角度、语法化角度和类型学角度来研究量词。笔者认为,这几种角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支撑、互相补充的。例如,古代汉语名词发展成现代汉语量词,内部机制是认知论,它促成了古代汉语名词的虚化,这个虚化的过程表现出来就成了名词的语法化。
古代名词发展为量词,有的名词有了量词的用法后,名词的用法依然没有改变,这可以说是一种名词的语法化。而隐喻和转喻是语法化的主要方式,它们主要通过比喻、借代、引申、泛化等几种手段来实现。我们也许可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释大部分的名词与量词之间的关系。
下面以“眼”、“根”为例,具体来看名词虚化为量词的方法及过程。
(一)“眼”
《说文解字》:“目也。从目聲。五限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眼睛。
1.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战国·屈原《楚辞》)
2.吕后断戚夫人手,去其眼,置於厕中,以为人豕。(汉·王充《论衡》)
在唐代时首先出现了量词的用法。
3.湖中又有泉眼数十眼。(白居易《钱塘湖石记》)
4.每岩中有清泉一眼,色如镜;白泉一眼,白如乳。(谷神子《博异志·阴隐客》)
元末明初出现称量房屋等建筑物的用法,并一直沿用到清代。
5.小二哥道:“只有两眼房,空着一眼,一眼是跟山东货郎,扶着一个病汉赁了。”(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四回)
清代在之前用于称量泉、井的基础上再将范围扩大到称量池。
6.“我爱郎家半日村,碧池一眼正当门。鱼龙得气时方蛰,鹅鸭如云冻不喧。”(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二十八)
“眼”由原本是表示身体器官的词,后来逐渐用来表示与眼具有相似点的事物。眼是圆形的,而且内有一定量的液体,显得灵澈明亮,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深度,而井、泉也具有相同的特点,于是就被借用来指称井、泉的数量。后来范围扩大,可修饰的事物泛化,并且称量井、泉等的用法还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但房屋等建筑用“眼”称量的用法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几乎已经不用“眼”称量了。
(二)“根”
《说文解字》:“根,古痕切,木株也,从古艮声” 。这是“根”的本义,这个意义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还在使用,表示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是非常直观的能够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植物的一部分。
1.农夫之去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左传·隐公六年》)
2.实之既成,则其根蒂脱落,可复种而生矣,此四德之所以循环而无端也。(《周易》)
3.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吕氏春秋》)
由“根”的本义可以引申到抽象的“本质、根本、根基”之意,表示事物的本源。如:
4.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德经·第十六章》)
5.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管子·水地》)
根”由名词作量词最开始见于春秋战国。
6.槍十根为一束,一束一人,四千一百六十六根,即成一筏,皆去钻刊,以束为鱼鳞次。(《卫公兵法辑本》春秋战国)
汉朝也时有出现。
7.云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史记·七十列传·龟策列传》)
8.一事者各分为九,九九八十一首,殊端异文密用之,则共为一大根,以神为使,以人为户门。(《太平经》)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根”作为量词的用法逐渐多了起来。
9.永昌元年,大风,拔树百根。(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征祥记》)
10.苌命其将当城于营处一栅孔中莳树一根,以旌战功。(《晋书·卷一一六》)
11.此土桑少,人未见其利,可令百姓人植桑一百根,二十根。(《全晋文》卷一五〇)
在此之前“根”修饰的都是实际有根的植物,到了五代及以后,“根”修饰的事物泛化为其它有根的事物,甚至无根之物。如:
12.人执一根车辐棒。(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13.但老母康强,饮酒食肉,无一根齿摇落,此乐不厌。(宋·李新《跨鳌集》卷二七)
14.忙走去行囊里抽出一根皮鞭来,对小娘子道:“分明是你这贱婢做出事来了!”(明《初刻拍案惊奇》)
这些便是基于相似性的隐喻而泛化的含义。“一根车辐棒”中的“根”从原来的有根之木变为无根之木。第13例则是由于人的牙齿和植物一样也具有根部,便用“根”来修饰牙齿这就从植物泛化到其它有根的事物。而皮鞭是具备了长条形状的特征,这就与现代汉语中“根”的用法极为相似。
而在现代汉语里可与“根”搭配的名词非常广。《现代汉语八百字》中,“根”的量词用法为:用于条形物。可儿化。如:
一~竹竿(棍子、骨头、管子、筷子、树枝) | 一~木头两人拍 | 三~电线杆 |一~柱子 | 一~儿线(铁丝儿,头发,火柴)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量词的释义为:(~儿)用于细长的东西:两~筷子|一~无缝钢管。
从上面“根”由植物的根的意义逐渐产生量词的用法的过程,我们可以观察到,“根”最开始做量词时基本都与植物有关,来修饰植物。也就是说,这时的“根”是直接由“根”最初的意义即具体可感的“植物的根”发展而来,与后来引申后的“根”的本源的意义关联不大。这是运用部分与整体的相关关系,用事物的一部分来描绘整个事物,是一种借代的手法。后来的泛化都是在此基础上的泛化。
从“眼”、“根”两个由名词发展而来的量词我们发现,在最初通过比喻和借代使它们这一类的名词具有了量词的用法之后,还在不断引申、泛化,这使得与它们配对的名词更多,范围更广,从而形成了一个量词可以与多个不同类型的名词搭配的现象,这使得部分被修饰的对象也可以根据需要有更多的选择。而量词在由古代名词发展的过程就是名词不断虚化的过程,即名词的语法化,尽管它们有的还完全保留着名词的用法。不过在后来发展的过程中,量词所修饰的对象范围有的也会缩小,有的会转移、新兴,有的会消失。
这两种方法事实上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比喻和借代,但稍有不同的是,比喻和借代更强调它们作为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使甲事物生动具体形象,更加通俗易懂;借代是用与原事物具有相关性的事物来代替原事物,也经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用于说话和创作文学作品。而隐喻和转喻则更加强调的是两种认知事物的思维方式,而这两种思维方式需要借助比喻和借代两种修辞手法来认识事物。汉语里量词的发展过程就充分体现了这两种思维方式。
四、结语
汉语中的名词与量词之间的联系紧密,由名词虚化为量词的过程漫长,方式多样,随着当今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研究量词的角度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研究量词的结果往往是深入的,但也不免单一。对量词的研究如果结合认知论和语法化两个角度,或许更便于理解量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时也能体现两种不同研究方法的差异与各自的特点。用多种方法研究量词是因为量词需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需要更加深入。汉语个体单位量词的特殊性和它内部本身的复杂性使我们认识到汉语量词研究的道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 宗守云.《汉语量词的认知研究》[M].2012年10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第32页
[2] 宗守云.《汉语量词的认知研究》[M].2012年10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第33页
[3] 王力.《汉语史稿》[M].2004年3月第一版,中华书局出版,第279页
[4] 朱德熙.《语法讲义》[M].1982年.商务印书馆,第48-49页
注释:
1. 转引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增编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6页
2.选自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5
3.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增编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4.第295~3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