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推进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效能提升

2018-08-06陈雪孙吉全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均等化效能文化馆

陈雪 孙吉全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重地,其作用不可小觑。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逐渐提升,尤其是其标准化和均等化实施路径更加的明确。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因此需提升其标准化、均等化服务和效能,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加强文化馆标准化建设治理结构改革

1.正确认知文化馆标准化。

当前我区文化改革发展还面临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还不够强、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等难题。我们将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将部分政府职能移交给社会组织。加快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组建理事会;创新文化类社会组织管理,支持文化中介机构和文化行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各类文化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市场规范、信息交流、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文化馆标准化起步相对较晚,认知还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极具个性,而且具有差异化;第二,将标准化理解成制定标准,将保障标准与标准体系等同起来,标准出台即为标准化完成;第三,标准制定与做台账一样,片面地认为标准化建设属于基层文化部门的工作任务,中央要求对基层进行严格考核和减少挂牌子,现在制定标准,实际上就是增加基层负担。

2.加强文化馆标准化建设的重难点控制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在全市流通共享。

我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怎么攻克和突破,需要智慧和勇气。我们要大力整合全区文化设施、人才、节目等公共文化资源,推动其在全区范围内流通共享,建立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公共文化资源的效益。除了加大区两级的财政投入,还要通过公开招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多元化。文化馆标准建设过程中,应当处理好服务的重难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数量、种类繁多。较之于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等单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内容以及环节和要求比较多。比如,在文化培训过程中,无论是培训对象还是培训内容,都存着较大的差异,甚至要制定十几项服务标准。第二,文化层面上存在的差异,造成标准难以简单复制。相对于那些成熟的服务标准,文化馆标准化建设,尚没有可借鉴经验。

3.建立文化馆标准化体系。

根据文化部的部署和安排,即墨区基本完成公共文化保障标准制定任务。文化馆的服务工作,不只是保障标准,更重要的是服务标准化。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而言,之所以其方式粗放、效能低下以及供需脱节,主要是因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缺乏。制定和执行服务技术标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馆的标准化建设成败。

第一,高度重视。由于文化馆建设涉及诸多方面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存在的困难也具有客观性,因此文化馆以及文化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组建专门的工作和领导小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分工表以及进度表,力求责任明确,督查到位,确保文化馆标准化体系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第二,加大扶持力度。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不断加大对文化馆尤其是基层文化馆的扶持力度,并且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服务标准编制培训活动。

二、提升文化馆均等化服务效能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对文化馆标准化建设措施分析,如果说标准化是基础,那么均等化服务以及效能的提升就是发展的保障。在提升文化馆均等化服务及其效能方面,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配合政府部门制定适合各级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

文化馆可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结合社情民愿,以评定公众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协助政府部门制定各级文化服务标准。同时,还要联合社区居委会、妇联以及志愿者团体,共建“大公共文化服务框架”。近年来即墨区文化馆每年采购1000场文化活动进社区、村庄、工厂,让市民不出远门,就可在本区范围内参与文化活动。此外,连续举办了9年的“广场周周演活动”也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活动场地覆盖全区各个地方,并向各新区及边远的村庄倾斜。

2.积极引入法人机制,完善评估体系。

文化馆均等化建设过程中,建议尝试者建立和实施法人机制,这有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应当吸纳基层群众。比如,可以吸纳教育、企业、志愿者代表以及农民工和残疾人等,以此来确保社会各阶层群众的话语权能够得以实现。第二,建立健全考评会议机制。每半年的时间,就要邀请上述相关代表,综合考评文化馆的预算事项以及服务情况。通过拟定讨论主题的方式,来邀请他们献言建策。第三,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成员之间利益冲突,保证成员独立性至关重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同时这也是实现文化馆均等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加大文化产业业态融合促进文化馆效能提升

今年我区文化馆将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加大文化产业业态融合,提升文化馆均衡化标准化效能。一是继续推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二是加快“文化+信息”融合的探索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建筑房地产、软件业、休闲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三是开展新兴业态调研,评选优秀新兴业态。特别是在大数据和电子商务时代,要积极探索和拓展“文化+电商”的商业模式;四是协助推动文化创意领域的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即墨优势文化创意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总而言之,文化馆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其中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实践中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思路,使各阶层群众代表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才能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群众广泛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要部署。促进公共文化领域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要举措,是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榮,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

猜你喜欢

均等化效能文化馆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