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2018-08-06应志华
应志华
摘要:目前《基础会计》这门课程除了是会计这一个专业的基础课,是学习会计的入门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应用科学,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就业能力要求等,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进而使学生养成管理意识、成本控制意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思维。但是在物流管理专业这些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首先对《基础会计》进行了简单的课程介绍,然后分析了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代表的非会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然后结合这些问题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根据教育部的课程规划要求,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育也是会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非会计专业进行会计教学的目标不是要学生从事如记账、报账、算账等具体的会计工作,而是要学生站在管理的角度认识、学习会计知识,为社会培养更多懂会计、会会计的应用型人才。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该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财务管理能力,可以看懂财务报表,懂得分析核算经济成本,进而掌握物流管理的各环节的经济信息。所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而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这门课就自然地成为了物流管理的专业必修课程。但是一般来说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为仓储、运输、配送等相关的管理岗位,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基础会计》并没有用。所以必须要对《基础会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会计专业的教学区别开来,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需求为基点,为后续的《物流成本管理实务》课程学习打基础。
一、《基础会计》的课程简介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和课程基础,所以其内容主要围绕基本的理论、基本的技能和基本的方法来讲解的。主要阐述了会计核算的操作技能和方法原理,重点内容是借贷记账法的实务和原理,希望可以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了解理论、操作技能和方法,为更深一步地学习会计的核算业务、学习后续相关课程、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打下基础。但是不同的专业学习课程的课时也有所不同,如会计和统计专业共64课时,电子商务专业和营销与策划专业共52课时,而物流管理专业则是共48课时。此外还配备了《基础会计实训》的后续课程。《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基础;《基础会计》是物流专业《物流企业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而其他的经贸类等非会计专业就没有了对应地后续课程,所以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是他们唯一可以了解接触会计知识的途径。所以,无论是会计专业、非会计专业都要尤其重视《基础会计》这一门课程。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兴趣不高
由于《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专业性比较强,所以在基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听起来会很困难而感到枯燥无趣。另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这门课程,所以对课程也不重视。
(二)理论和实践比例失调
《基础会计》的课程教学一般分为三部分: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了总论、概念、对象、职能、任务额方法等;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核算的各种方法和运用、会计凭证、财产清查、账簿、会计报告等的实务;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如点钞、凭证填制审核、数字的大小写、编制报表、登记账簿等在内的基本技能。一般来说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时安排48课时,实践课时安排15课时。但是在实践中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受传统教学的方式影响较大,即学生做得少、教师讲得多,很多教学实践需要的资料准备不充分甚至没有,所以学生在实践方面比较生疏。
(三)教学内容缺乏深度
如上文所述,学生和教师对这门课程都不够重视,所以很多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都只是简单解释了教材上的概念以及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大多是模糊的、表面的、抽象的,教学缺乏具体的实例和深入的解析。
(四) 教学缺乏侧重点
很多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在上《基础会计》时,其内容安排与会计专业几乎一样,而并没有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来调节侧重点。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到会计核算并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在于在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流程后,结合会计信息,做出物流管理决策。
(五)教材选用不合理
很多的物流管理专业的会计教材具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如果选用针对会计专业的通用的《基础会计》教材(如北京理工大学 王红娟主编出版的《基础会计》),就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目标、侧重点差异。
三、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一)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在第一节课中介绍《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时,就要充分强调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给学生分析其和物流管理专业的联系。在平时教学时可以经常提出问题,引起同学思考。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注意课程结构的设置
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会计》在理论课上过之后,可以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但是时间也要有侧重点,比如设计让学生分析物流企业的会计报表,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三)合理选取教材
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会计课,要注意教材的选取,要符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果选取了通用教材,则要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如删减掉不需要的知识,适当增加相关的专业内容。或者可以组织本专业的教师编写新教材。
(四)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坚持“必需”、“易学”、“够用”、“实用”几个原则。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①入门知识。首先幫助学生明确与本专业的联系,其次要介绍核算原则、复式记账等内容,简化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循环等内容。 ②重点讲述企业的常规业务核算和报表编制。帮助学生在会计课上充分了解业务流程,在讲述时注意和实践相结合。③理解分析财务报表。在讲解时,注意重点说明和物流企业的会计报表的区别。
参考文献:
[1]王艳. 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基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2):89-94+96
[2]肖晗,朱民田. 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思考——基于专业定位视角[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03):56-58
[3]王京晶. 基于物流专业的会计基础实训课程体系的探索[J]. 价值工程,2017,36(30):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