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双年展
2018-08-06李海涛
李海涛
我们先从广州2005年11月的第二届双年展三年展开始说明,广州的双年展与三年展的局面是复杂的。我们必须有创见地去面对之:不是将我们的反思局限于某一个模式,而是研究多個不同的模式,及对这一复杂型采取一种实验性方法的历史模式与现代模式。
双年展/三年展及其他的大型展览太倾向于像“大陆”(坚固、壮丽的岩石)了,与之相对的则是“群岛”(宜人、庇护的)。如今,双年展/三年展在全球各地的大量滋生乃是一种挑战,考验着我们能不能构造出新的空间与新的时间性。与甚嚣尘上的全球化相联的真正威胁是在所有是生活领域中的同质化现象,这也存在与展览世界中。于是,我们必须创造出一个局面使之能够容纳有趣的、更为复杂的空间,将大与小、旧与新、加速与减速、噪音与沉默结合起来。
对于大型展览来说,“群岛”这一观念也意味着一种方法,以从一个大型展览内部来探索自我组织的种种概念。一个展览总是会隐藏着其他的展览。这并不是从上而下的计划,那是策展人可以从城市化那里学来的东西,而是质疑常常未被质疑的大师计划。“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失败常常是积极性的”。这话含义模糊,但却可以让我们了解并提出两个决定性的概念:“适应盲目”与“运用失败”。在其实践中,总在不断的寻求时间性的定义,这定义“从未完成,却又总在完成中。”
广州对于此次第二届三年展(主题为“别样”)来说,我们是在将一种国际性事件与中国语境联接起来。我们并非只是举办一个孤立的大型展览而已;准确地说,我们进行的是一个持续性的计划,它将持续约18个月,此间我们主要会倾听艺术家的心声,进行研究并在本土艺术家与国际艺术家之间举行聚会,以避免那种主宰大多数双年展/三年展的“飞来飞走”的行为。大多数双年展的组织时间短得让人难以置信,组织活动也缩减的越来越厉害。我们以为,策展人需要对此进行抵制,并寻找一种更为合理的框架,以改变这种程式并创造出过渡性事件。我们在2005年11月将进行主要展事,即在美术馆与其周边进行的展事。作为一个计划的双年展/三年展才可能在某些积淀性层面上有所树立。这意味着,避免“心灵白板”那样的事情发生,即每隔两年重新开始,并将其先前的历史取消。
无疑,可持续性是从其自身的种种差异性创造出来的。第二届广州三年展自有其独一无二之处。双年展三年展已经很多了,到处也都在搞,许多城市大都是使用这类事件已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振兴其城市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双年展/三年展开幕时人潮涌动,而刚刚结束就已经几乎没有任何东西留存下来,就像开关被关上了一样。与之相反,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火花,它可以从一个集会传送到另一个集会;它不是个一时的事件,顶着文化旅游的名头 ,却对当地艺术界做出贡献了。我们要的不是短跑,而是决意制造一个长跑模式。我们的目的是这样一种三年展,她可持续发展,可以孕育当地的发展;她扎根于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因为她建立一个长期实验室,并对重要档案材料进行积累 。
广东美术馆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进行连续性当代艺术项目的美术馆之一。本次展览发生于这座美术馆,它也提出了中国美术馆的未来这个问题。中国的文化因素在规模、范围与多样性方面都发展迅猛,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惊人步伐平行推进。对许多人来说,尤其在广大的中国地区,那种克隆一个像毕尔包古根海姆美术馆那样繁荣的美术馆幽灵却简直太诱人了。较之只想着通过建筑来突出美术馆硬件的正面与壮观的想法,更为紧迫的倒是跨越对这些硬件的思考,而去思考美术馆的软件。思考其内部的复杂性,将美术馆思考为一个时间的存储,思考美术馆的记忆功能以及作为实验室的美术馆。
如今中国的美术馆也是都市生活,这经验为此次三年展的一部分,也是为了广东美术馆与时代发展集团而进行的。我们将这美术馆与一座建筑结合为一体。通过这种做法,我们是想树立一个案例,说明对中国城市的外围居住区的单一规划是毫无理由的。居住区的建筑群也有能力吸收大量的商业性、文化性与社会性的城市规划项目。这只是刚刚开始。
那么第三届将从美术馆里将展览扩展到高尚的小区里,美术馆的建筑大家一直都是仰慕的,因其内容的性质决定了他外部建筑的性质,必然是超凡脱俗的,必然是极其艺术性的建筑,仅让大众看到美术馆的外表建筑就会认为它不同凡响,就像它的内部软件艺术品一样,一直是精神境界的最高点。
所以我们从美术馆扩展到城市小区更让艺术亲民的同时,没有降低其精神艺术的伟大本质,即便是为了让更多的大众去亲近艺术,但艺术本身从不会因为人民的无知而有丝毫的减少其艺术性,所以选择高档社区先推广,之后看情形而定发展一般社区,真正让双年展长跑到足够远的地方,当艺术在神圣的美术馆还是在高档社区,甚至在一般人民之中,艺术它一直是引领人们心灵的精神产物!
首先在番禺的别墅区建设了别具一格的小区艺术馆,首先从外部建筑上看它更高于周围别墅的档次,谁都会看出那个建筑是什么?哦原来是美术馆,让去那里小区的人都被不自觉地吸引到了那个建筑里,当然内部才是它主要展示给大家的,那么内部的展览策划显得无比重要,而给策划者的时间并不多,每次展览几乎只是提前1个月最多到3个月的准备时间,这也给展览带来的很大压力,不管怎样,展览如期举行,每次给人的印象就如同外部的建筑,印象深刻,艺术就应如此,震撼人的心灵。
之后便是遍地开花,在奥林匹克中心,在会展中心,甚至突发奇想,建在湖水中央,甚至建在树林的树的顶端,不只是在外表上奇特来吸引人,而是艺术总给人以精神的引领,让那些物质欲望慎重之人到了这里也不自觉地放松那贪婪的欲望,得到片刻的安宁,既然艺术是救助灵魂的,可还是有很多贪婪者不会来到这里,它们认为那纯属浪费它们的时间,纯属毫无意义之事!但正是这毫无意义之事,它们却不知道它们曾经小时候是多么离不开艺术,小孩的涂涂画画就是自然流露的艺术天分。
艺术就是为了精神而生,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情调,双年展三年展是更多人的指路明灯,精神境界的向往与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