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博物馆文物管理的瓶颈及改进措施

2018-08-06杨林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文物管理瓶颈博物馆

杨林

摘要:文物是指历史上存在的文化结晶,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古老文化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作为我们去了解过去知晓过去的一个重要的介质。作为历史文化的宝藏,文物见证了人类世界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文物保管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着眼于这一点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博物馆进行文化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存在的不足,根据这些不足提出自己的一些有借鉴意义的、能够提高博物馆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博物馆;瓶颈;文物管理

文物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公元前至今,历朝历代都会对文物进行保护和研究,那么什么是文物呢?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文物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种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研究价值,他也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产物,是人类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存在过的有力证明,也是组成人类这个族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存在,见证了5000年以来人类的发展史,所以说,文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作为文物的保存与管理方,博物馆的工作可以说是非常重要,就当前文物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完善改进,以提升文物管理的质量。

一、博物馆文物管理的现状

(一)博物馆文物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文物本就是一件物品,既然是一件物品,那么就有类别。诚然,文物的种类有很多种,文物依照其特点、历史文化背景、规模大小有很多分类,但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界定,按照大小、规模和可移动性分类,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二大类;按照文物所有者划分,分为国有文物(公有文物)和私有文物。

其中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有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庙、大型石刻、大型壁画、史迹(历史遗迹)、代表性建筑等,可移动文物包含实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手稿、图书、化石等,文物集中地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等。其中实物又可以按照其材质进行分类,比如玉器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漆器、石刻砖瓦、书法绘画、古砚、甲骨、玺印符牌、钱币、牙骨角器、竹木雕、家具、珐琅、织绣、古藉善本、碑帖拓本、武器、文件、宣传品、档案文书等。

正是由于文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因此博物馆在文物的管理分类保存方面有很大的问题,首先作为一个管理方,其组织并没有全面权威的鉴定机构,不可能对所有的文物分类进行完全正确的判断,其次是由于各种文物的材质年限都不一样,那么它的储存环境也不一样,有的文物需要在真空的环境下存放,有的需要在恒温的条件下保存,也有一些文物需要在特殊的条件下保存,还要一些大型遗址,不能移动只能在露天的环境下保存,那么对于这样的只能是每年进行一定的修缮工作,并不能够完全完整的去保存文物。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合理的完成,其原因不仅仅是由于经济条件决定的,也不是由于管理制度过于简陋等问题,而是由于文物本就是一个特殊的事物,其保存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作为文物的管理方来说,我们应该尽量的完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由于管理制度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失。

(二)博物馆文物管理人才急剧缺乏。

曾经在一部经典的电影中看到这么一句台词,“21世纪什么东西最贵----人才”,是的没有说错,在这个时代,人才永远是最贵的。对于任何一项工作或是行业,能够引起革命性变革的都是那些站在行业最顶端的人才。很多人以为博物馆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无非就是进行一些文物的收集、保存、呈现管理工作,这些工作都是极简单的,几乎是任何人员都可以操作得了的,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博物馆文物的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作为一个合格的文物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对各国的历史有很深入的了解,对各国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要是一个化学方面的专家,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所有的文物在没有出土以前,都是在土地中存留了很久,有的在这些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变成了其他的物质,而有的文物由于没有被妥善的存放,到现在已经灰飞烟灭了,对于出土的文物而言,妥善的安置和保护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在这期间不能接触那些物质,不能和哪些物质一起存放,清洗过程应该用什么液体,这些都是很有研究的。另外由于博物馆是需要对社会人员开放的,博物馆的开馆闭馆也会涉及到对参观游客的管理,需要相应的管理协调能力,避免出现错乱的现象,这些都是当前博物馆管理人员所欠缺的。

所以,博物馆的文物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自身具有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养博物馆管理人才这项任务迫在眉睫。

二、博物馆文物管理的改进措施

在上述的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制度和人才的引进方面,因此我简单地总结了以下的改进措施。

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管理制度问题。

管理制度问题是当前博物馆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因此也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重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主要的措施有两点:其一是对于管理制度本身的改进,首先由相关部门严格制定管理制度,其次与其他部门达成合作协议,文物是属于国家每一个人民的,我们需要更多专业的机构来对文物的保护工作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那么建设健全管理制度不仅仅是博物馆一方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鉴定机构安保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二)对于人才缺乏的问题。

人才缺乏问题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针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含文物鉴定、化学知识、历史文化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培养他们协调管理的能力,可以较为快捷的提升博物馆管理人员的管理品质;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采取人才引入的方式,加强博物馆自身的管理品质,但是对于高精尖的人才来说,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有效的招揽。总而言之,还是要以内部培训为主。

参考文献

[1]罗纯新.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神州,2012-07-15.

[2]官委彦.新时期如何做好博物馆管理工作[J].大众文艺,2012-05-25.

猜你喜欢

文物管理瓶颈博物馆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博物馆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试析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文物创新管理模式探析
关于文物管理工作的探究
露天博物馆
我国文物保护政策执行力薄弱的主要表现及对策分析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