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的相融性探析

2018-08-06黎茜蕾

商情 2018年33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黎茜蕾

【摘要】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是以生产理论为基础的,其中马克思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而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主要内容是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两大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概念和内涵表达等主要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马克思经济学生产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的内容存在相融性,本文针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的相融性进行具体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生产理论 相融性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内容都极其丰富其中生产理论拥有较高的地位,并且两大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核心内容和生产理论的起源等都有相似点。本文通过分析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以及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这两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相融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马克思经济学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的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形式进而达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固定的工作日时长下,通过减少必要时间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形式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其中,相对剩余价值是与“绝对剩余价值”相比较而产生的,绝对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基础关系,与此同时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绝对剩余价值只是和工作日的时间长度有关系,而相对剩余价值和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水平都有关系,但二者在雇佣劳动关系和剥削程度来看其本质是一致的,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

(二)、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影响因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基石,工人工作日的限定直接关系到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想要产生剩余价值就需要工人的工作日时长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同时工人的工作日的延长也是有最大限度的,首先要考虑工人的生理界限,工人在工作的同时也要保证必要的休息时间,其次,要考虑社会道德界限,要保证工人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所以,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市场经济竞争手段已不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而是通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来取得剩余价值,这就需要企业提高该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设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各企业问的竞争优势,积极创新并采用新技术,进而提高了市场经济效益。

二、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的概念

西方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并不是时间概念,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著作中给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做了详细的解释,长期和短期的不同时期生产和成本,在时间的作用下,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协调的时期即为长期生产,而短期生产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可以对可变要素进行调整,而不能改变固定要素的生产时期。在生产理论中,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就需要考虑劳动和资本这两个基本要素,一般认为劳动是可调整因素而资本则属于不可调整因素。

(二)、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短期生产中,固定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可变要素的投入数量,就会产生边际收益递减情况,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并不是一条真理,但可以作为经验性规律而被各企业所广泛遵守。在长期生产中,增加各种投入要素的数量就能够导致生产的规模报酬问题,随着规模报酬的变化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首先当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投入要素增加的同时产出也以相同的比例增加,其次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投入要素的增加使产出以更高的比例增加,最后当规模报酬递减情况下,投入要素的增加使产出以较低的比例增加,萨缪尔森认为技术变革是引发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

三、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的相融性

(一)、绝对剩余价值和短期生产的相融性分析

绝对剩余价值的要素投入方式主要以固定要素不变的时候,提高劳动要素的投入量为主。也就是说企业单位的剩余价值是通过增加劳动时间和强度以及雇佣工人的数量来体现的,然而由于受到工人的生理以及社会道德因素影响,企业很难通过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强度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所以,一般企业都是通过增加雇佣工人数量来实现绝对剩余价值,而西方经济学中的短期生产的主要方式也是以增加劳动时间和雇佣工人数量为主,这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著作中就有所体现,因此,绝对剩余价值和短期生产具有相融性,主要体现就是当固定要素不变时,增加可调整要素的投入量来实现实际生产。

(二)、相对剩余价值和长期生产的相融性分析

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扩大企业规模也就是增加全要素的投入量为起点的,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来实现相对剩余价值,而西方经济学中的长期生产,为了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水平,由此得出,相对剩余价值和长期生产都是通过增加企业的全要素的投入量和提高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来实现的,体现出二者的相融性。

综合以上分析,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虽然不同,但两大经济学的原理以及所涉及的范畴等在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上总有些共同之处,本文通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以及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的概念和影响要素分析得知,绝对剩余价值和短期生产存在相融性,而相对剩余价值和长期生产存在相融性,这有利于深入探索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德).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108.

[2]保罗·萨缪尔森(美),威廉·诺德豪斯(美),萧琛主译.经济学(第17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杨玉生.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J].见: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第1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
浅谈开放教育模式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浅议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思考
西方经济学中垄断理论的演进浅析
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从哲学角度谈经济学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