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关系
2018-08-06王丁范国权
王丁 范国权
摘要: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在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应随之不断提升,以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本文将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来论述高职院校应如何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构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体系,以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合作
一、国内外现状及相关概念、理论
(一)国外主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
由于中西方经济发展历程的差异,国外高职院校起步较早,其社会服务能力发展机制相对成熟,各高职院校的服务水平较高。许多西方国家探索出了各种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实用型人才。目前,在学界比较受关注的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CBE和“工学交替”以及加拿大的CBE和工学结合等。
以德国的双元制为例,他们将企业和学校各看作一元,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学生既要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在企业岗位上接受培训。双元制的推行使德国经济腾飞并为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二)国内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对社会服务的评估考察建议为:教师技术服务情况、产学合作、社会技能培训开展情况及鉴定站四个方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社会服务能力的考核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面向企业和社会提供学历和继续教育、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专利发明等量化指标。
经多方数据总结显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还存在不少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服务内容单一。如主要以培训和学历提升为主、培训能力不强,服务整体水平还不高,尤其是技术研发方面
2.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在不同产业之间存在差异。一产类、二产类专业技术服务与职工培训比例偏低,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3.科技成果转化状况明显落后于本科院校。
4.横向项目立项及实际到项经费少于本科院校。
5.师资及教学设备落后等等。
总之,我国的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办学水平相对滞后,还需要加强以区域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服务。为此,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寻求融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
二、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方的影响
(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政府的影响
政府主导促成校企合作,从眼前来看,有利于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良好政府形象;从长远来看,政府为地区经济发展搭建了桥梁,人才兴企,企业兴邦,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就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影响
校企联合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毕业时达到其岗位要求,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校企合作意味着校方将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质量稳定的高品质人才。企业可能获得更多科研成果,从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速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与高校合作也能够提升企业形象,扩大企业自身品牌影响力。另外,还可以使资源共享,提高运营效率。
(三)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学校的影响
了解科技發展,及时补充教学资料,避免传授知识的滞后性,提高教学质量;
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避免出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出现偏差的情况;学生有机会、有场地在实践中验证其所学知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验证自身的研究成果,提高高校科研能力,使实验室中的成品变为商业化的产品。总之,校企合作可以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实现双赢。
三、对新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新乡市现有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约4500人,职业院校在校生6万人。河南省实施了职教攻坚计划,并于2010年成立了职业教育局,新乡市职业教育也因此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局统筹管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并承担省部共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验任务。新乡具有多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及产业集聚区,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六大主导产业和起重、制冷等七大产业集群。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90亿元,投资总量位居全省第四。
新乡市职业院校及企业众多,这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可能,目前已经形成战略合作型、联合培养型、订单培养型和选拔配有型等十种校企合作模式,发展状况良好。
四、国外主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启示
虽然各国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我们还是应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本国国情,借鉴学习各方优势。通过对国外主要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得到以下启示:
(一)政府必须给予支持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给予优惠政策,提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政府、行业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立法机构合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双方合作保驾护航。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终身学习平台
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学校和企业为中心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培养,企业经验丰富的员工定期到学校对学生授课或是在岗位上面授;学校老师进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考察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五、改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对策建议
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积极引导高校和企业之间合作交流,促进各区域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制定诚信约束机制,明确企业和高校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双方的良好合作。建设教育集团,使不同背景的人才有一个统一的交流平台,弥补高校或是企业某方人才资源的短缺。政府参与建立相应的培训基地,对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的人才分开培养,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经费投入;出台相应鼓励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教育中来。
六、结语
总之,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多方文献的查阅和对比,总结了中西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差异及其原因,比较并发现了我国校企合作存在的不足,最终提出了部分相关建议。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构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体系,提升学校整体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张军侠.新时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以宁波市高职院校为例.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5
[2]王晓燕.国外校企合作中的高等教育改革模式与经验借鉴.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