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初探

2018-08-06张家胜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有效整合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张家胜

摘要: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其优势巨大,是对教学形式的大胆创新。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初步探究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对策,以此供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引言

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开始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在教学工作上,互联网技术也逐渐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关注。利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优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到课堂中来。在教学形式上,互联网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降低了教师教学难度,为更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但是,如何能够更好的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呢?对此,笔者提出以下见解。

一、利用信息技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信息技术有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不能比拟的。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学生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我在讲解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我先将一个圆柱体的模型放到讲桌上,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对圆柱体有一个初步印象,但是对于其表面积怎样来计算,很难从立体图形看出。这时我就引入了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通过播放动态图画,将一个圆柱体展开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形状一样的圆形,这样学生就能直观的看出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就是所展开的长方形的长,而圆柱体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得到圆柱体的侧面积,然后根据所学知识,也很容易计算出两个地面圆的面积,三个面积相加就自然得到了圆柱体的表面积。进而我再向学生引出表面积公式,学生可以联系动态的图画,自己再进行思考,这对学生加深理解起到重要作用。然后我通过举例子帮助学生进行运用: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cm,高是4cm,求圆柱的表面积。这时学生就可以根据:S表面积=S长方形面积+2*S底面圆面积这一公式而得出正确答案。所以S表面积=2*π*3*4+2*(π*32) =44π

通过以上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静态知识与动态图像相结合,经过多媒体影像的辅助引导,将知识渗透在脑海中,不至于应用时忘记方法。

二、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趣味性

小学阶段是孩子智力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正是由于他们较强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学习拥有较大热情。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种模式化的教学产生困惑,进而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压制了学生天性的释放。[1]而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在讲课形式上可以更加灵活,以下以我实际教学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课本有关教学生“时、分、秒”的知识,以往的教学教师大多以书本图片作为参考,更好的还有以实际的钟表来辅助教学,但是使用网络能够达到比这两种形式都好的教学效果。我课前先用课件制作了一个钟表,上面钟表的刻度都标识的很清晰,通过运行程序,钟表开始转动,点击一下暂停按钮,引导学生读出上面的时间,然后再运行,再暂停,让学生观察时间,通过多遍的演示,学生能够很快的得出秒针转动一圈,分针只走一小格,时针只微微转动一点。这样以来,课堂上教师只起到了引导作用,而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知识才会让他们更加印象深刻,也更利于以后对知识的运用。[2]

由此可见,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学生的思维也被更好的调动了起来,对学生加深理解,巩固运用起到重要作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化有限为无限

現代小学数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且通过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亲近程度,对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比如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于负数的相关知识。以小学生以前的思维来看,他们以前生活中所接受的大多都是正数,因此对于负数这一概念较为陌生,如果仅仅照搬课本内容,很难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先在课前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讲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两个视频,一个是珠穆朗玛峰的,一个是关于吐鲁番盆地的,然后在播放结束后,通过静态图片标出两个地点的海拔高度,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显然珠峰是正数,且数值较大,而吐鲁番盆地是负数。这时学生就能对负数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接着我又引入了温度计的刻度数、电梯上的楼层数等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见到的事物,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可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学生有限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让他们认识到还有很多自己不曾了解的问题,不但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还有助于知识的引入,为学生更好理解与运用作保障。

四、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唯一的教学辅助工具就是粉笔,但是教师在写板书的时候必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就只能看书或者看老师写字,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分神,利用教师在写板书的时间而做一些其他的小活动,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还不利于教师的课堂管理,从而会拖慢教学进度。

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教师写板书的时间,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只需要轻轻一点,教学内容就会出现在大屏幕上。比如我在讲解直角梯形的面积这一部分知识时,我就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这种方法。我通过播放幻灯片,先在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直角梯形,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线分别在图上标注出直角梯形的上底边、下底边和高,然后再在另一页幻灯片上引入直角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图形更好的套用公式。下几页幻灯片再讲解几个例题进行巩固训练,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还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明智之举,无论是对于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利用,还是对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的提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更加关注和了解互联网知识,为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做准备。从而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为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韩伟.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学周刊,2015,(61):23.

[2]陈小霞.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16,(32):144-145.

猜你喜欢

有效整合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