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的几点见解
2018-08-06肖红丽
肖红丽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现阶段,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在指导内容、方式、渠道等方面仍需要改进。2015年10月1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更加明确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犹如指路明灯,为幼儿园的家庭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借此,文章将从以下几点加以研究,以此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合作;互助;有效性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该本着尊重、平等与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同时,幼儿园也要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教育应该动员家庭的力量,家园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很多家长普遍缺乏幼儿教育经验,借此,幼儿园有义务向家长传授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我们的科学教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提高。
一、鼓励家长学习教育理论,优化家庭教育
家庭是幼儿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幼儿最先接触到的是家庭教育。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長由于缺乏科学的育儿经验,重视教育但是不懂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幼儿园与家庭共育能够使这一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幼儿园首先要改变与家长的沟通模式。比如,建立情感交流、信息互动等多渠道的合作模式,及时把最新的育儿信息分享给家长,帮助他们走出教育的误区,并且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再者,家长也要带头学习,为幼儿营造爱学习的家庭氛围,家长通过自己好学的精神去感染孩子,与孩子一起学习,做幼儿精神上的伴侣,与孩子一起成长。幼儿园也应该积极开发亲子互动活动,比如亲子教室、亲子园、家园社区亲子趣味竞赛等。以幼儿园为依托,不断扩展教育的内容与宽度,实现家长与家长、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孩子、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多向互动。这样,家园优势互补,协同合作,一定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注重对幼儿优秀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要求人们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对人心中美好品质的激发过程中,人是能够感受到快乐的。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因此,家长在对幼儿成绩进行关注的同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孩子优秀品质上来。家长在幼儿优秀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不仅教育幼儿从小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还应该引导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其基础上再去为他人提供帮助。幼儿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自身价值的展现,在帮助中感受快乐。故此,家长培养并向幼儿灌输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意识,让他们都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生活中的价值和美好,有助于进一步激发起他们对世界的好感,促进其良好品质的雏形。
三、家长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于幼儿而言,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并收拾玩具等,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作为家长,一定要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坚持让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管幼儿是否哭闹,在能力范围内,保证幼儿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一定不能“心软”、不“妥协”,依顺孩子。比如,自己穿衣服、鞋子、刷牙、洗脸等,其实,每一个孩子刚开始学自理都会感到困难、力不从心,但是,家长要一直鼓励孩子,在家长的不断鼓励下,他们会一步步克服困难,坚持到底,这对完善幼儿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深度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使家庭教育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教育观念、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氛围,还有其他方面的资源等。因此,深度挖掘家庭教育资源更需要幼儿园的积极配合,如加强互动交流,通过互动了解实际情况,再结合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对家长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教育指导。同时,也要切实加强幼儿的家庭教育,首先,要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发挥的意义和作用。其次,要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榜样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的长远发展发挥着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鼓励家长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另外,良好的家庭教育还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衬托。营造轻松、温暖的家庭氛围,更利于幼儿放松身心,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后,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协助子女更好地了解、学习知识,使幼儿都能够在更好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五、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来保证幼儿更好地成长
在幼儿园开展家庭指导工作小组,使幼儿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当幼儿放学回到家换了另一种环境时,幼儿就会把在校学习的知识、习惯抛到脑后,部分家长对孩子无条件的溺爱也会对孩子的身心产生消极作用。针对于此,家长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比如,吃饭时,有些幼儿可能有挑食的习惯,此时,家长可以通过讲一些小故事,去告诉他挑食的坏处,让他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记不可因溺爱一味地答应他们的各种条件,若在这样溺爱的环境下成长,孩子的每次犯错都能得到“交换来的奖励”,那我们还怎样教育好他呢?家长必须掌握教育技巧,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在家长与幼儿彼此尊重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进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六、家、园合力,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与家庭父母紧密联系在一起,幼儿从父母那里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不图回报地照顾着儿童,促使其健康成长,使他们尽早适应生活,建构比较完全的人格品性。家庭给予了幼儿丰富的、无私的爱,把他们视作珍宝,如果孩子的安全健康受到威胁影响,将会给整个家庭带来不可言喻的打击,父母的爱和辛勤付出也将会付诸东流,白白浪费。因此家庭是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一环,家长对安全的态度影响着儿童安全观的形成与发展,家长的教育教养方式也会影响着幼儿的安全教育。但有时候由于家长的社会背景、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自身无法得到更广泛、更全面的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因此不能很好有效地在家庭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比如有的家长只能通过电视接收一些安全教育的知识,利用图书、影像、报纸杂志、宣传刊物等资料的途径很少;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把孩子寄托在亲戚朋友那里,或由祖辈们予以照管,而自己很少有时间亲自照料孩子,所以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也无从谈起。因此,幼儿园就要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幼儿园要和家庭密切配合在一起,定期组织家长会、座谈会等,及时和家长就安全教育方面进行沟通交流,邀请经验丰富的家长或阅历广泛的消防官兵来幼儿园,一起向大家介绍最新最有效的安全防范知识技能等。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空余时间,使教师和家长及时交流幼儿的最新情况,并反馈信息。幼儿园也可以向家庭广泛宣传安全教育,普及家庭安全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安全教育方法,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安全观。
时代在变,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新的教育观念的引导下,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意识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园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合作,竭尽所能地为我们的幼儿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保证幼儿都能够在家园的共同孕育下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静.把心理学带进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5).
[2]马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体系建立的策略[J].巢湖学院学报,2014,(02):119-122.
[3]邓红红,孟繁慧,宋丽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途径[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03: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