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表演艺术人才早期培养的思考

2018-08-06刘佳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表演素质

刘佳

摘要:本文从国内表演艺术人才的现状谈起,以国内外对艺术人才早期培养方式的不同引出“表演艺术人才需要从小培养”这一观点。从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想象力,模仿力以及表现力等角度分析了早期培养表演艺术人才的优势。

关键词:表演;早期培养;素质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表演,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在青年时期考入艺术类大学进行表演类专业学习。那么问题来了,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基本功,都是需要从小培养,表演也不例外。直接从青年阶段开始学习,其后果就导致现在的大部分青年演员的基本功不扎实,表演水平参差不齐。故而表演艺术人才的早期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早期培养艺术人才的方式

现在国内大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很少给孩子独立自主做事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本身大多数自主意识薄弱,依赖性强,缺乏想象力。同时家长培养艺术人才的方式就是给孩子安排各种兴趣班,只要是能想到的恨不得都给孩子安排。但这样只会让孩子们更加厌倦学习,渐渐丧失自己的有机天性。每个人都会自己的特点,然而家长非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全能王。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很可悲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国外的培养方式,在美国,父母更多注重的是对孩子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第83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也是第一个80后奥斯卡影后娜塔丽·波特曼在一次杂志访谈中就说自己“和其他小孩很不一样”。“我比较有野心,我知道我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所以我很努力。我是个很稳重、认真的孩子,我总是自行选择我要做的事。父母会给我一些意见与建议,但最终决定总是由我自己作出。”这就是美国教育方式的产物。 在泰国的影片《初恋这件小事》中也不难看出,在初中,学校就设有各种社团包括舞蹈社﹑话剧社等,都让孩子们自愿选择。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更早的给孩子们展现的空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90后的平采娜·乐维瑟派布恩才能将《初恋这件小事》的女主角演得如此清新自然。

二、从小培养表演艺术人才的原因

在专业院校,老师会通过游戏教学来修复演员的有机天性,训练演员在舞台上能够和孩子玩游戏一样的真实,自然。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灵魂就是一切表演技巧都是为了恢复演员的有机天性。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等到人的自然有机天性被破坏了,才去修复,而不是在幼儿时期就去挖掘,培养表演艺术人才呢?

(一)幼儿时期的想象力最为丰富。

科学证明在一个人的幼儿时期,想象力是最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本质的内涵,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没有创造力。而演员所要具备的三种素质----想象力,理解力,表现力中,想象力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演员应当喜爱并善于幻想。这是最重要的创作能力之一。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创作" [1](p286)。日本著名育儿专家让内藤主张:对孩子的教育要顺乎天性,崇尚自然,尊重儿童的想象,无论他是怎样怪癖离奇,本质上却是在尊重孩子的自由幻想的权利。这是对孩子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就可以逐渐训练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判断力,思考力,想象力,适应力与表现力,这些素质不仅仅对表演有帮助,同时对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也起着莫大的作用。如果在这个时期加以培养,这些内在的素质会使孩子们受益一生。

(二)幼儿时期的模仿力最强。

在一个人的幼儿时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也是很快,学习能力以及模仿力也是很强的。“模仿可以培养演员的外部表现力,捕捉性格特征的能力” [2](p435)。在这个时期,对自身内在条件好的孩子就可以培养他们的表演基本功。这跟其他表演艺术是一样的,就好像舞蹈演员需要压腿,音乐表演需要练嗓,相声演员需要练舌一样。但不同的是表演讲究的是综合素质。“戏剧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因为它拥有全部艺术手段......”[3](p10)。众所周知,学表演有四门功课声乐,台词,形体,表演,之所以把“声,台,形”放在前面,表演放在最后是有原因的。這是因为,学习表演“声,台,形”是基础,只有把这些基础打好了,最后表演才会等心应手,手到擒来。

三、结论

“梅派”鼻祖梅兰芳,出生于梨园世家,8岁就开始学戏,10岁登台演出。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也使得我国的京剧艺术挤入了世界戏剧之林。被誉为美国“好莱坞喜剧天王”的金.凯瑞,从小就喜欢表演,并且立志将来要当一名演员。年少的他还常常模仿各种夸张的姿势和面部表情来逗身体并不是很好的母亲开心。而他也就是靠着对表演的执着,成功的走到了表演艺术的顶峰。我国对表演艺术人才的早期培养,必然是未来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

猜你喜欢

表演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爱的艺术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浅议滑稽戏表演艺术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微素质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