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和实施策略
2018-08-06热西旦·阿布拉
热西旦·阿布拉
摘要:生活化教学理念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现状的教学理念,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掌握生活所必备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有助于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坚持学生主体,创设生活情境;转变方式方法,顺应学生心理;融入新闻时事,学习先进人物;联系生活实际,树立身边榜样;加强师生沟通,架起心灵桥梁等策略能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深入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意义;实施策略
一、前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和叛逆期,他们敢于挑战权威,乐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在教学中开始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思维,这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针对该阶段的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要求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实施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并引导学生树立法制意识。为此,本文将结合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深入分析生活化教学理念对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启示和意义,提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二、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本文通过阅读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借鉴相关专家学者对于生活化教学做出的阐述,结合教育实践经历,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就是以现实生活为立足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建立在生活背景之上,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联系社会生活,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定义,生活化教学主要强调这几点内容,一是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组织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活动;二是强调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性,教师要尊重学生,顺应学生;三是生活化教学强调教材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对接,通过教学将生活和学生学习知识的环节联系起来;四是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综合以上四点来看,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下相契合,利用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能够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初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状态,更好地而做到从学情出发来设计教学。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结合前文对于生活化教学概念的界定和解读,本文认为,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在“生活”二字,这里的生活不是指生活中所有的琐碎的小事,而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也是一个外延十分宽广的概念,在此指学生生活得方方面面,生活化就学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出发,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对本门学科而言具有以下意义。
1.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运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生活化教学强调教师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实施教学,而学生对于抽象理论的理解通常建立在对直接显示经验的理解上,例如,学生能够理解某一知识点,不是因为该知识点难度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个相对概念,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难易程度界定存在差异,而学生之所以觉得某一知识点理解起来较为容易,是因为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与该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教学,因此,如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有效地建立起知识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知识技能层面的教学目标。
2.有助于提升学生掌握生活所需的思维能力。
生活化教学强调来源于生活,并且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掌握现实生活所需的生活技能而言十分重要,因为生活化教学强调教学要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示的情境都是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这些情境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都将在生活中遇到,甚至有的学生在生活中有过亲身经历,教师通过在课堂上通过对生活中真实情境进行思考和探索,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培养的能力,能够直接迁移到生活中去,用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该课程的教材更贴近当代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更适宜进行生活化教学,通过对于教材情境的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需的思维能力。
3.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来理解知识,各个环节都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之一在于教师在授课前已经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问题都有比较全面地了解,从这样的教学背景出发,更利于在教育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好处之二在于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感受到民主和平等,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更加拥护和信任,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教学;因此,在师生共同努力之下,教学质量能够得到很大提升,既为学生升学考试奠定基础,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乐趣。
4.有助于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正确做出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从而做出符合道德和法治要求的行为,这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生活化教学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生活中真实情境的理解,从中逐步锻炼学生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空洞的理论传授,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会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已经学会如何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因此,生活化教学理念是通过促进学生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进而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5.有助于学生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并且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生活化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是教师教学的核心,教师要围绕着学生来设计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核心地位,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具有很大的契合度,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是该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结合生活化教学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启示,本文认为,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搞好教学。
1.坚持学生主体,创设生活情境。
教学的本质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困惑的问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整整想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依据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教师再围绕着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坚持生活化教学的本质要求。例如,初中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是关于学生情绪管理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每天的情绪都会因为外部原因和身体状况而发生变化,并且,学生情绪的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因为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师在课堂上应当以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为依托,在创设情景时,采用真实的人物设定,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
2.顺应学生心理,转变方式方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顺应学生的心理,转变教学的方式方法。从顺应学生的心理来看,主要包括教师要顺应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心理发展机制,结合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心理特点来实施教学;了解学生在近期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结合学生在近期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来选择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当堂课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当堂课的心理状态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例如,某班学生因为近期学校卫生大检查的结果不理想而心情十分沮丧,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班上整体情绪十分消极,这样的状况对教师教学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先考虑学生存在这样的心理前提,在讲课过程中从侧面对学生进行开导,帮助学生缓解心理上的障碍,才能逐步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来转变教学方式,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初中学生而言,课堂讲授并不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最佳方式,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状态,丰富教学形式,例如到博物馆参加展览,邀请身边的道德榜样进课堂,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等方式,都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式。
3.融入新闻时事,学习先进人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闻时事,带领学生学习先进人物,生活化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代性的必然要求,从学生生活得时代出发,带领学生关注新闻时事,发掘当代生活中的道德榜样和法律标兵。例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可以在每堂课上拿出部分时间,要求学生对一周内的热点时事进行汇报,并在汇报过后对自己展示的时事进行点评,同时也邀请全班其他同学进行点评,通过全班循环的方式进行新闻时政分享,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关注新闻时事。又比如,某市每年都会选出各个行业的标兵和先进人物,这些人物与学生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甚至是同一个区域,这些身边人,身边事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
4.联系生活实际,树立身边榜样。
生活化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离不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掘教学素材,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例如,每个班级中都有在某一方面十分突出的模范人物,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选取模范人物,从学生班集体中树立榜样,在班级之外,学生生活得校园、社区也有许多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先进人物,教师应当注重树立身边榜样,引导学生从身边榜样中发现人物的闪光点,通过与身边的榜样进行对比,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更好地完善自我。
5.加强师生沟通,架起心灵桥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同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建立起师生之间信任,因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走进学生,关爱学生,倾听学生,关注学生思想情绪方面的变化,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了解每位学生在当前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只有当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得到解决,学生才能在行为行端正自己,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学中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識占有量,除了笔者在文中所提及的相关策略以外,笔者还建议建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积极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借助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来引导学生分析与学习、引入与先进人物有关的社会新闻,并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全面实现生活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教师通讯,2018,1:155.
[2]周秋菊.浅议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祖国,2016(21).
[3]胡晓丽.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3(08).
[4]毛保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融入生活情境[J].教法交流,2018,2:31.
[5]李爱群.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育素材有效选用[J].考试周刊,2017,3:129-128.
[6]杨娟.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引思”实效[J].学苑教育,2018,2:20.
[7]夏宇薇.关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设想[J].才智,2018,2:61.
[8]宦玲.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J].教学管理,201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