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应用策略

2018-08-06吾格来木·亚森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导图细节作文

吾格来木·亚森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过程具体化、可视化的思考工具,其发散性的特点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就教师方面来看,存在着作文教学选材与学生学生实际不符,不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作文的评价批改环节有待改进等问题,从学生方面来看,存在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较为缺乏等问题,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选择素材,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顺写作逻辑,利用思维导图使思维更加形象化,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思维导图做好作文教学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关键字: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小学高段;作文教学

一、前言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布赞(Tony Buzan)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思维工具,由于思维导图在运用中强调对“全脑”的调动,使思维基于一个基点向各个方向呈发散型展开,这样的思维模式对教学和创意产业具有重要启发,思维导图一经产生,就被广泛运用于教育、经营和管理等领域。本文基于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分析思维导图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并探索出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相关策略。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及简介

思维导图(Mind Map)出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由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布赞(Tony Buzan)提出,是一種将放射性思考过程具体化、可视化的思考工具,思维导图能够以其树形发散结构、各种形象生动的符号以及声音信息充分协调的调动人的左右脑工作效率。思维导图能够发挥强大作用的关在在于它的以下特点:第一,思维导图的焦点汇集在中央的图形上,主体突出;第二,思维导图主题的分布是由中央向四周发散扩充;第三,各分支以关键图像或关键文字符号呈现,细节的或者不重要的分支分布在主干分支上,便于分清问题主次;第四,各分支以节点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思维导图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的思维模式,对于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思考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尤其是对于小学高段作文教学而言,更有助于学生在写作前发散思维,构思作文谋篇布局,寻找写作思路。

三、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相互作用才构成了教学,因此,分析现阶段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共同寻找影响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效果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师在小学高段习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所选择的写作视角,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的拓展程度等,都会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从教师方面来看,主要在作文选材,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写作评价方面存在问题。

1.作文教学选材与学生实际不符。

作文选材十分关键,恰当的作文选材不仅有助于学生写出精彩的文章,还有助于学生反思与写作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当前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选材与学生的实际不符。主要表现在教师所选的作文题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教师通常喜欢根据考纲要求选择一些十分抽象的作文题目,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不太合适,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擅长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较差,并且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教师要待学生的抽象私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选择较为抽象的作文素材。

2.不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小学高段作文教学另一个问题表现在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进入四年级之后,教师对于学生写作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写作的时间逐渐缩短,对作文的篇幅要求也更高,四年级之后的学生通常要求每篇作文达到400字左右,学生能够写出400字左右的文章,一定是建立在学生有话可说的前提下,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写作的思维能力,当小学高段作文教师迫于这样的作文教学任务,在作文授课时,只看重学生对作文主旨的把握,而不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写作的思维能力在低年级时已经得到了训练,不需要在高年级花时间锻炼,从而导致学生思维能力欠缺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构思。

3.对作文的评价批改环节有待改进。

教师批改作文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教师批改作文帮助学生指明了改进的方向,有效的作文批改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但是,当前小学高段作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首先表现在批改作业不仔细,教师通常只会将学生作文中的关键问题指出来然学生修改,忽视了许多细节问题。其实表现在教师在帮助学生修改作文是,注重点评,不注重建议,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或者写的不好的地方,教师往往会在旁边进行批注点评,但是却没有写下相应的批改建议,导致学生很难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修改,影响了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提升。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根据瑞士著名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高段的学生大致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即7到12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在思考过程中仍然离不开对具体事物的观察,仍然无法脱离具体事物来进行完全抽象的思考,基于小学高段学生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其在作文学习和写作过程中具有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小学高段的写作要去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在写说明文和记叙文时,都要遵循一定的写作顺序,写作顺序其实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要求,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够是影响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效果的第一个原因。例如,当学生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逻辑思维欠缺会导致学生无法整理出一条清晰的写作线索,写作时无法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作缺乏条理性。又比如,学生在说明文写作中,无法理顺介绍事物的顺序,往往想到什么就些什么,无法提前根据写作的逻辑顺序整理出一条主线,这些都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的表现。

2.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的形象思维欠缺是小学高段作文写作中学生存在的第二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写出的作文缺乏细节,有的学生习惯了小学低段写作文中记流水账的形式,在写作时没有注重细节描写的习惯,教师也不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导致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欠缺。例如,学生在描写一场篮球比赛时,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将整个事件完整地描述出来,但是,学生描述出的内容欠缺具体细节,没有生动性,当学生在写到同学运球时,没有细致地刻画出是用什么动作运球的,运球时手脚是如何配合的,运球时的力道如何,运球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运球时的目光有什么不一样等,这些非常形象,使作文更加生动的细节,学生都注意不到,是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3.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较为缺乏。

写作千篇一律,缺乏创造力是当代大多数小学生写作的通病,学生很难写出具有创意的文章,哪怕是文章中一个富有创意的细节,尤其是小学高段的学生写作中,依然有很强的模仿气息存在于文章中,这表现出当代小学生在写作时创造性思维十分缺乏。一方面是因为当代小学生课业任务十分繁重,没有十分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书籍,阅读虽然吸收的都是别人的东西,但学生只有在广泛涉猎,了解许多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代家长对学生关心过度,学生生活上的大小事情基本上都由家长说了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细微事物的缺乏观察力,没有发现事物的独特眼光。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虽然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上述问题,但是,与小学低段的学生相比,小学高段的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写作所必背的能力方面有很大提升,并且小学高段的学生自主性和动手能力较低段的学生强,也更能意识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这位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基于这样的现状,本文认为小学高段作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恰当地运用到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中去。

(一)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其发散性,与头脑风暴中的发散性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写作中的运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在进行以“生命”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准备与生命相关的图标,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图标分别贴在以“生命”二字为主线的思维导图四周,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内容和生命有关,在黑板上呈现一个发散性的图形,有利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尽可能想出与生命这一主题有关的写作要点,让班上的学生尽可能写出多种多样的文章。

(二)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选择素材。

学生的写作都离不开恰当的写作素材,但是,学生在写作时,选择写作素材往往是一个难点,有的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素材,导致作文内容不丰富;有的学生选择的作文素材与作文主旨不符,导致素材欠缺说明力度;有的学生选择的素材陈旧,缺乏新意,影响了整篇文章的表达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选择素材,本文认为,在学生写作前,教师可以先以作文主题为中心,将与主题有关的关键词写出来,每一个关键词下面能够采用什么类型的素材也用简单的几个字表明,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能够根据自己文章的需要选择素材,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生动性。

(三)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顺写作逻辑。

逻辑顺序是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按照特定的写作逻辑顺序写作,是写出一篇好作文的前提,思维导图对于学生理顺写作思路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学生在写一篇有关“文具盒”的说明文时,可以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画一个文具盒的简笔画,在文具盒的上下左右四周画出许多支干,每个支干下又标出许多小的支干,每条支干上都写上需要描写得内容,教师将这个方法交给学生,学生每次写作时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写作,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漏掉关键内容的问题。

(四)利用思维导图使思维更加形象化。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免不了进行形象化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得越形象,文章的内容就越生动,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哪些细节改写,哪些细节不用写,哪些细节应当详细写,哪些细节应当简单写,于是,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学生需要进行细节描写得内容画出来,让学生写作时有一个参考。依然以前文提到的以“一场篮球赛”为主题的记叙文写作,根据这一主题,教师所画的思维导图应该是以“篮球赛”为核心的,在四周标注出“人物”、“情節”、“过程”、“结局”四四条主要支干,并根据每一个项目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对支干的粗细程度进行区分,越重要的项目,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支干画得越明显,在每条支干下,学生应当描写哪些具体的细节,教师就在对应的支干下标明,例如,在以“人物”为主题的分支干下,教师可以画出“数量”、“动作”、“表情”、“心理”、“目光”等,在上述五个分支下,教师还可以细化分支,对于“动作”这一个小分支下有哪些具体有哪些动作,教师可以用一两个简单的字表明,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串联具体的细节,让写作的内容和情节更加形象化。

(五)利用思维导图做好作文教学评价。

思维导图也同样可以借鉴到小学高段作文评价当中,例如,教师可以将对学生做出作文评价的维度分类制作成为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写作评价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在今后写作中需要从哪方面改进,又比如,教师在评讲习作时,也可以将学生本次写作中的优点和缺点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维导图形式呈现,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又有助于学生根据评价内容进行修改。

五、总结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既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趣味十足的学习方式,在国内外广泛运用,本文所探索的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策略,既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兴趣。当然,本文所探索出的策略仅作为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的参考,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实践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李岩.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7,6:14-15,26-27,43-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3.

[3](英)东尼·博赞著,卜煜婷译.思维导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1:20-22.

[4]谢素斌.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6:23-25,33-35.

[5]董晓平.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0,6:22-24,33-34.

[6]刘垚.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沈阳师范大学,2017,6:32-34,42-43.

[7]任园园.小学高段语文习作教学的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5:34-35,59-60,82-83.

[8]彭银银.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的语病及矫正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5:31-32.

猜你喜欢

导图细节作文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