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探究

2018-08-06代井发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科学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积极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现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新要求,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富有个性的积极性学习。但是就目前而言,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探究、创新。对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变革策略,以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学习方式;对策研究

引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而将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同时,新课程改革还要求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要积极的提倡和发展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尤其是現在所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主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并且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得到激发,进而促使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都能够得到不断地发展进步。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地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一、当前我国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教师对于被学生来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学观念的正确与否,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实际的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当中,由于受到我国以往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比较落后,并且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大都怀有排斥的心理,并不认可,所以这些教师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因此,也导致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其学习方式也一直为接受式的学习,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产生了极大的限制。

2.老师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教师当中,部分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并且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教研活动还有待加强。主要是因为,这一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习惯了学生来接受自己的“教”,并且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认知,也知识停留在认识和记忆这一层面,在进行教学时,教师更加注重研究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3.缺乏指导与训练。

现在小学生大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式的指导以及训练,学生本身对于什么是科学的而学习方式认识不明确,并且在实际的课堂学习当中,学生也没有进行自觉、合理的运用。甚至有的学生及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式,也是在不断的错误实践当中发展并积累下来的,其学习方式的掌握比较零散。另外,在学生日常学习当中想要掌握科学、系统的学习方式,就应当接受专门的指导以及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进而为自己的课堂学习带来良好的效果。

二、创新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重要策略

1.改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培训,促使教师在思想观念上的改变,并促使教师去深入的理解新课程改的相关教学理念。其次,教师应该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因为学生年龄小就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用传统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积极的进行课堂学习方式的学习与掌握,进而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学习方式的指导与训练,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式。

2.倡导师生学会反思。

对于教师以及学生来讲,学会科学的反思,对于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积极的急性反思活动,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评价、检查、反馈、控制以及调节,并不断地提高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控制以及调解的能力。进而促使教师在不断地反思当中积累教学经验,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将其转化为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所进行的设计教学方案。同时,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开展学习方式的变革,并在变革的同时进行反思,进而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

3.转变教学模式,注重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

?过去教师侧重机械地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式教学是没有效率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很多老师创新教学模式,提出分组教学、合作探究等方式,这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方式上的重要手段。另外这种教学方式,教师由教书匠角色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体现了学生的是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能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快乐,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4.建立课堂学习方式的评价体系

建立课堂学习方式分评价体系,也就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一个评价表,如其学习方式主要为:自主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以及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这几种学习方式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当然这几种评价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课堂教学时,其教学设计拟定的内容应当以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引导,要学生以新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其次,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应用情况,最后,针对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所达到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这样一来,既能让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实施效果进行掌握,又能让教师在下次的教学时,科学、合理的调整学习方式的教学,直到学生掌握到科学、系统的,并且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结语

总之,随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进行发展,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要积极的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加强自身对学习方式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忠.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OL].中国教师资源网.

[2]许志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方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代井发,男,汉族,1962年9月出生,辽宁沈阳市人 ,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对策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