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2018-08-06郭庆平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计算机教学互联网+

郭庆平

摘要: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信息传播和获取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类网络电子产品的普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计算机操作技术已成为了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技能,亦是衡量当前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是当前大学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各高校应当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计算机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引言:

“互联网+”是指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借助网络将各行业进行整合串联,从而带动整个网络经济行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实质就是利用网络和传统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促进社会經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再利用以及互联网金融、工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国际市场的开拓。这为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对此各高校应当结合“互联网+”的背景和趋势,完善计算机实践操作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尽管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计算机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计算机的教学实践中缺乏创新教育理念。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高校计算机教学过于刻板教条,教师严格按照教材上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进行授课,在教学关系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和学习,按照课本的知识学习,限制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二)计算机的课堂教学的规划和分配不合理。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应用》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主要学科,作为基础性的公共必修课,其学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的课堂教学规划不够合理,缺少专业的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三)计算机课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少实践操作。在许多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课本教材和知识理论的教学,反而忽视了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训练,往往是普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后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剩余不多,造成了大学的计算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树立起创新教育理念,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对高校计算机教学而言,既是极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互联网+”是指将网络产业相整合并与实际的产业相互融合,形成全新的网络经济发展形态,为市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鉴于此,各高校大学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作出调整和改变,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机会,训练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作为大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主要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层价值。

例如在“Office”和“VF”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office 软件操作能力和办公应用的前提下,进行VF的教学培养,进行简单的编程教学和上机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外,还应对同一知识点进行不同形式的转化,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学习知识的创新。

(二)合理的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

传统的高效计算机教学课堂结构并不合理,《计算机应用》作为公共必修的基础课,是针对全校的所有学生设立的,但是在“互联网+”背景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学生的专业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理解能力同样具有差异性,在进行《计算机应用》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素养、学习理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现实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优化教学模块,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比如,针对机械类的学生,应该根据未来他们要从事的岗位进行模块的设计,着重讲解CAD程序等,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讲解动画设计方面的内容,比如,flash、photoshop软件,对于文学专业的生和行政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则是基础的“office”办公软件应用教学,将计算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灵活的运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实践问题,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增加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操作的比重,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依旧存在着学生的上机时间不足和缺少实践操作机会的现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络和现代制造业的有机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学生的计算及实际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在大学计算机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加强计算机的教学设施建设,完善计算机网络和硬件设备;其次,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实际操作的教学比重,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增强计算机教学的实践应用性;最后,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应用的工作实习岗位,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水平。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理念和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学生发展的需要,鉴于此,大学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理解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注重创新教育理念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合理的调整课堂教学结构,留给学生充足的实践和空间进行自主操作学习,把握“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主体脉络,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素质专业性计算机人才,为实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现代制造业等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凤巧.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中国培训,2017(01):25-26.

[2]赵思佳.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05):43-44.

[3]秦楠.“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6(06):39-40.

[4]徐春欢.“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08):65-66.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计算机教学互联网+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