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8-08-06穆亚栋郭庆平
穆亚栋 郭庆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得了广泛的应用。这也就导致了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能力,不但是现阶段新课标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也是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运用合理有效的策略,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高校计算机老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以及个人素养,这种社会背景下,也就增加了各界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关注度。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还存有一些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阻碍了计算机教学水平的高效推进,只有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才能进一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一、高校计算机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一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方式中,大部分计算机老师采用的都是,老师在课堂上统一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和技巧强行记忆,然后再利用少部分的课余时间进行练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充分考虑高校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实际需求,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不仅让高校学生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失去学习兴趣,还因为没有足够的实际操作经验,也就不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创新能力,严重影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二)老旧的教学内容。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否则就会跟不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进而逐渐被淘汰。但是高校计算机教材的编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导致学生所学习的计算机知识相对落后,这也是高校学生难以提高在计算机方面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很大一部分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直接套用以往的教学课件,在教学内容中没有融进当下流行的新技术。学生接受不到新的知识,也就无法丰富自身的知识库,这种情况下就更不用想如果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三)不科学的考核方法。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的考核方法中,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占据绝大部分的比例,实际操作技能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也就造成高校学生的误解,认为理论知识比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更为重要,所以学生也就花费了大量的经历和时间去记忆计算机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这种考核方法下,即便是高校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也没办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对高校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
每个高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质量都是各不相同的,也就造成了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的差异化,有的学生可能家里有计算机,那么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就相对来说高一点,家里没有计算机的同学,可能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能熟练掌握,但是由于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导致他们对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就相对匮乏一点。再加上不同的學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们自身的优势也是有所长有所短,所以高校计算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老师可以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或是以一些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习能力做深入的了解。这样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合理的指导。高校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会充分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从而最大程度上激起自身的学习热情,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可以提升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质量。
(二)注意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因为计算机技术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所以就需要高校计算机老师要对教学内容也做到及时的更新,不断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当下流行的热点知识,否则高校学生接触不到新的知识,就会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严重脱节。高校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不到拓宽,也就很难激起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求知欲,从而也就无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例如:高校计算机老师在传授网页设计相关知识的时候,就需要不断引进新的计算机知识,像是HTML5,CSS3以及JavaScript等当下流行的计算机知识,以往的教学内容中的HTML和CSS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求了。老师可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展示一些利用这些新兴技术制作的网页成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更清晰的了解到新技术的优点,不但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行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建合理的考核机制。
在进行高校计算机考核时,老师要注意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的合理分配,让学生既能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又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老师还可以将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表现纳入考核成绩中,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来促进高校学生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积极性,对学生规范自身行为也非常有帮助。
(四)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想要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加强高校学生在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不断实操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从而提高创新能力,进行大胆的创造。例如:在学习完HTML5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试着制作一个类似“易企秀”的微场景,不限制主题和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进行创作。然后让学生将制作的成品展示给大家,对优秀的作品加以肯定和表扬,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计算机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运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但是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西尚.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时代教育,2015,23:216.
[2]李荣利.浅析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6:43-45.
[3]刘净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1:191-192.
[4]高晓星.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 37(4):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