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8-06张大鹏
张 大 鹏
(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卫生院普外科 珠海 519000)
痔疮是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该疾病随着年龄的升高有上涨的趋势[1]。痔疮根据出现位置主要可以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而且痔疮临床表现明显,还可造成便血、脱垂等。临床上治疗痔疮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非手术治疗方式也分为多种,一般治疗、局部用药、注射治疗、物理疗法等均有不错疗效。手术方法也从传统痔疮切术进行不断衍生,出现多种新型手术方法。我院主要对痔疮病人进行传统痔疮切除术和局部药物以及口服药物两种治疗方式,对比两种方法具体疗效,现在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痔疮病人48例为研究对象,其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7.8±4.5)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0.5)年;观察组男17例,女7例,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47.9±4.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5±0.6)年。两组病人在基础信息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病人地榆槐角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9g/丸,批号:国药准字Z11020100),1天2次,1次1丸。同时,给予病人马应龙麝香痔疮栓(马应龙药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33g/粒,批号:国药准字Z42021461),1天2次,每次1粒,通过塞入肛门的方法使用该药物。共治疗1个月,观察疗效。
观察组:使用传统痔疮切除术。将较为明显且范围较大的痔疮面将其定为核心,找到痔核病灶区,使用组织钳夹住病人痔疮面,充分暴露病人痔疮根部;从痔疮根部贯穿至顶部,并对动脉进行缝扎;在痔疮面上进行“V”字切口,分离肛门括约肌,将痔核剥离到齿状线位置;使用血管钳夹住痔疮底部,并缝合基底,切除痔疮面,对多余部分进行修剪。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起效时间、治疗后3月排泄时VAS疼痛评分和总有效率。起效时间:从治疗开始直到可以无痛进行排泄。VAS疼痛评分[2]:用0~10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数值越大,疼痛程度越大。总有效率[3]:显效:病人便血等症状全部消失,疼痛和痔疮也已经消失;有效:病人便血等症状基本消失,疼痛有所好转,痔疮面积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痔疮范围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起效时间和治疗后3月排泄时VAS疼痛评分
治疗前,两组病人排泄时VAS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起效时间和排泄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组别起效时间(d)VAS疼痛评分(分)治疗前治疗后3月对照组(n=24)25.6±6.38.5±0.75.4±1.2观察组(n=24)17.3±4.78.3±0.83.1±0.7t7.6881.37012.053P<0.05>0.05<0.05
2.2 两组病人总有效率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5.84%和79.1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经过研究发现[4],痔疮的发病率与病人年龄呈正相关,此外,痔疮的发生与病人与人体自身的生活习惯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例如长期饮酒、经常食用刺激性食物、便秘等,均属于痔疮的多发人群。患有痔疮的病人在排泄时经常会引发便血,不仅会带来剧烈疼痛,还会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对病人的工作、学习等造成严重影响。
表2 两组病人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248(33.33)11(45.83)5(20.84)19(79.16)观察组2410(41.67)13(54.17)1(4.16)23(95.84)χ2----12.719P----<0.05
本文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病人排泄时VAS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起效时间和排泄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的核心药物主要还是以中药为主,虽然对人体伤害较小,但是中药的问题在于起效慢,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出现一定效果。相反,病人在进行传统痔疮切除术后,虽然短时间内肛门会出现持续疼痛,但手术后几月内痔疮带来的疼痛会大大减小。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5.84%和79.1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传统痔疮切除术本身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安全性高,随着近几年对其进行的改进,还大大减小了并发症的发生,该治疗手段优势明显,能明显减缓痔疮对病人造成的影响,整体治疗效率良好,与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传统痔疮切除术能快速见效,并且大幅度降低病人疼痛感,整体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