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KAP模式对改善β受体阻滞剂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中使用情况的临床研究
2018-08-06宋慧琴谢丽娟宋雯雯骆嵩山
程 俊 宋慧琴 谢丽娟 宋雯雯 骆嵩山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英德 513000)
KAP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通过其对医护工作人员及患者的有效干预,将进一步提高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中的用药合理性[1~3]。本研究针对应用KAP模式对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患者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临床资料
本研究针对2015年12月~2017年6月医院住院病房内3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是否接受了KAP模式将其分为KAP组和对照组。其中,KAP组包括171例,男性105例,女性66例,年龄47岁~78岁,平均(56.35±5.58)岁;对照组包括129例,男性82例,女性47例,年龄45岁~77岁,平均(57.29±5.31)岁。经对比发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KAP组患者采取KAP治疗模式,方法如下:(1)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统一性的培训,使其了解KAP模式的基本理念以及实施方法,强化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2)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分别采取口头宣教和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有关冠心病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3)用药指导:合理指导患者用药,根据患者高血压分型的不同,叮嘱高危型患者采取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并向患者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4)生活习惯指导: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患者进行日常锻炼,定期于院内组织太极拳等健康活动。
1.4 观察指标
(1)中低危型:收缩压为140~159mmHg或舒张压为90~99mmHg,伴有1~2个危险因素;高危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伴有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2)用药合理判定依据:①优:谨遵医嘱服药,主治医生要求下,可根据临床症状对用药剂量进行调节;②良:基本遵循医嘱服药,基本可根据临床症状对用药剂量进行调节;③无效:未根据医嘱服药,且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调节。合理性=(①+②)/(①+②+③)×100%。(3)治疗效果[4~6]:①显效:临床症状得到较大缓解,血压和血液循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显著提升;②有效: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血压、血液循环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5 统计学
本研究基于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计数资料采用例(n)、率(%)的形式描述,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资料间差异,P<0.05表示两者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对比
组别高血压分型使用(人)未使用(人)使用率(%)KAP组高危型(43)430100.00*中低危型(128)121179.38*对照组高危型(35)132237.14中低危型(94)375739.36
注:*表示与对照组内同高血压分型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使用合理率
KAP组的β受体阻滞剂使用合理率显著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使用合理率比较[n(%)]
组别例数优良差合理性KAP组5539(70.91)15(27.27)1(1.82)54(98.18)对照组5014(28.00)21(42.00)15(30.00)35(70.00)χ220.3253.00815.80415.804P0.0010.0830.001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KAP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KAP组17132(18.72)136(79.53)3(1.75)168(98.25)对照组1297(5.43)111(86.05)11(8.53)118(91.47)χ211.4862.1577.5867.586P0.0010.1420.0060.006
3 讨论
本研究在对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两组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临床使用率相比没有差异,未实施KAP模式前,医护工作人员及患者缺乏对β受体阻滞剂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导致临床在高危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对照组的应用率相对较低,而在中低危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率却相对较高。而采取了KAP模式干预后,医护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用药剂量和方法等进行了调整,加大了高危型冠心病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并对中低危型冠心病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进行了调整,确保了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在KAP模式的积极指导下,医护工作人员可以有效了解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使用方法及规范性,因此也能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分型,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在提高了β受体阻滞剂在高危型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率的同时,降低了β受体阻滞剂在中低危型冠心病患者中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KAP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患者好,说明在KAP模式的积极引导下,不仅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应用KAP模式可以有效改善β受体阻滞剂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提高高危型冠心病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降低中低危患者的使用率,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宜广泛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