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遵义》共成长
2018-08-06
十年前,我们因一个共同的梦想而相聚在一起。其间,来来去去,聚聚散散,但初心未改,情怀不变。十年间,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杂志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才华,记录了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蜕变。我们与《遵义》一起共同成长,谢谢《遵义》,一路上有你。
记者,一个记录事实传播事实的职业。一幅幅生动精彩的画面背后,总是浸透着记者的艰辛、奋斗和付出;一篇篇看似寻常的新闻报道背后,渗透着记者的敬业、良知和深情。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这个职业,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新闻作品是记者的“身份证”,写出好作品,离不开对理想的坚守和身处一线的耕耘,永远在一线是记者与生俱来的标记。每一天,我们几乎都是在忙碌中度过,或许我们正奔波在采访第一线,用笔和镜头记录着新闻的点点滴滴,或许我们正在电脑前为一篇稿件字斟句酌。我们用自己的作品,感知社会冷暖,传播正能量,见证并记录这个时代。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深深懂得,社会对新闻工作的尊重和认同来自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更来自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和职业道德操守。我们用心报道新闻,不仅忠实履行着新闻人的职责,更无数次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让自己的职业操守得以净化、让自己的新闻良知得到升华。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到遵义杂志社工作近一年了。回顾工作的这14年里,这是我第二次到杂志社工作。2010年,在全市领导干部招考中,我有幸在此短暂停留,并就此和杂志社结下了不解之缘。
8年前,我带着青涩与梦想踏进杂志社,虽未如愿,但烙下的情结、留下的友谊却一直激励着我。8年后,我带着岁月的沉淀与欣喜再次归来。归来,虽不是曾经的“少年”,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大家对媒体事业的激情与热爱。
本有千千语,话到嘴边却咽下。这不是故作矫情,更不是卖弄文字。这是发自我内心的真实感受,因为我想说的太多,我想表达的太多。在这特殊的日子里,除了祝福与感恩,还能用怎样的心情来表达呢?
在创刊十周年之际,我真心希望咱们遵义杂志社越来越好,无论是办刊质量、融媒体发展,还是市场经营管理都更上层楼。同时,更期望广大读者一如既往的关爱我们、关注我们、支持我们,虽然我们不一定是最好,但我们会不断磨砺、不懈奋斗、不断完善,努力以更好的姿态,呈现在你眼前!
时光如梭,从事党刊党报校对工作已30多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校对事业,但从未有过一丝后悔。
从事校对工作,其中的辛酸苦辣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校对工作者承受着知识更新快、耗费巨大时间和精力上的压力,常常白天正常上班,晚上挑灯夜战,被人笑称为“都市夜归人”。对校对工作的严谨态度是我多年来一贯的严格要求,也许正是这样的要求,我今天才能自豪地说:“我无愧于一名合格的党刊党报校对工作者。”
我常常在心里这样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我在校对工作岗位上坚守30多年,也有人曾问我“你不感到很枯燥吗?”我想,我之所以能坚守,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执着和职责所在,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同时,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是对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诠释。一晃杂志社风风雨雨走过了十周年,我深深地体会到,杂志社是一个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和具有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看到杂志社一天天发展壮大,我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感到十分的欣慰。我愿把我的余生奉献给我所热爱的校对事业。
一晃来杂志社工作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一直踽踽前行,不敢有丝毫懈怠。
作为一名媒体人,以自己的职业为荣,同时,因为工作的原因,见证着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城市一点一滴的变化和进步,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学习和成长。我们正处于时代变革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媒体变革的关键时期,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就传统媒体的深化改革奉献一己之力,是当下媒体人都要思索的问题。
刚来杂志社的时候,情况不是太好,一方面是自身的本领恐慌,另一方面是杂志社市场效益差。好的是,杂志社全体同仁几经周折,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好的是,经过领导和同事们多年的努力,杂志社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影响力和覆盖面都在不断增强,人才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几乎可以断定,在不久的将来,遵义杂志社一定能勇立潮头,再创佳绩。
时值遵义杂志社建社十周年之际,要感谢之前历任和当下的领导给予本人的理解和包容,感谢同事们的关心与关怀,感谢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与支持。唯有感恩奋进,不负嘱托,以谢诸君。
在遵义杂志社工作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一路走来见证了遵义杂志社的发展与壮大,从初创的单一纸质杂志到微信平台的创建再拓展至微视频直播,逐步成长为多媒体跨界的新闻单位。
自从2010年进入遵义杂志社成为一名专职摄影记者以来,我用镜头记录这座红色城市的变迁,我把更多的时间与摄影拧在了一起,渐渐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无论人在哪里相机总是随影而行,背起行囊贪婪地寻觅在田间地头山涧河谷与火热的建设工地,穿梭在城市巷道徒步在湘江两岸,用脚步去丈量着广袤的大地,用汗水浇灌出了串串足迹。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完成派遣工作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去创作、去发现、用心灵与自然对话。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至2017年间就拍摄照片37万余张,每年拍摄时间都在337天左右。数年来,我植根于生长与热爱的这块沃土上,照下了这座城市的美,从尹珍故里到沙滩遗存,从浙大西迁到万亩茶海,从生态仙人山到佛教圣地金鼎山,从天堑乌江变通途大桥,从机场码头到高铁新城……这些,都收入了我的镜头。
我将义无反顾地继续走在第一线,用责任与担当讴歌遵义建设的壮丽篇章,携镜头而行,让脚步走得更远。
遵义杂志社成立十周年,让每个人都写写自己的感想。一路走来,同事们开玩笑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长了一二十斤。嗯,体重的确都长了。但庆幸的是,随着体重增长的,还有个人知识与阅历的增长。
回头望去,2011年我来到遵义杂志社,不知不觉间走过了将近7年的光景!
这7年,从最初接到采访任务的忐忑,到如今已经能很好地完成一篇报道,成长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东西太多。幸好,这里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我的成长,让我在这里安心地学习、前进,成为一名还算合格的记者。
这7年,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如今对生活有了自己的想法,是这份工作给予的宽阔世界,让我看到了社会的更多层次。如果我不曾来到这里,也许生活真的就会少了很多色彩,所以很幸运成为遵义杂志社的一员。
您的这10年,从诞生到成长,虽然我没有来得及完全参与,但是在下一个10年,希望我们能有更多时间相伴,也希望我们都能在您的庇护下,更好地茁壮成长。
2013年“三八”节刚过,我来到遵义杂志社工作。当时建社才5年的杂志社,年轻人居多。这是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团队。年轻的杂志社,年轻的社员,催人奋进,真好。进社不久,我的老母亲不幸患了重病,生活无法自理。此后一两年,母亲病情反复,多次住院治疗。我的生活一下乱套了,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可是,领导和同事们都没有怪责我,反而给了我很多关心、理解和包容。时至今日,母亲病势不减,领导和同事们始终一如既往地关心我。我深深感激,永远感念。杂志社,一个充满爱的集体,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定当珍惜。
此间,杂志社一天天发展壮大,合作单位众多,除两本社刊之外,还与多家单位合作办刊,新媒体也蓬勃发展,如今还有人气指数节节攀升的直播栏目,定期有热点话题抛出,不断引来新粉丝。看见杂志社的业务不断拓展,杂志社一天天的发展与壮大,为自己是一个杂志人而骄傲,也更让我坚信,杂志社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当编辑让我写来杂志社后的感受时,才发现,进入新闻单位、进入遵义杂志社已经接近10年了,我总是这么后知后觉。10年来,杂志社搬家搬了几次、新人进了几拨、领导换了几任,从朝气蓬勃的“新”媒体到日渐成熟的资深新闻单位,从一开始大型集中采访中的“配角”成为了遵义市最重要的主流媒体之一,从单一做好一本杂志到目前的多方位全媒体拓展,从一个记者“闲”得一个月写1篇稿子到每年码字近20万,作为在杂志社待得比较久的“老人”,我参与了这样的发展,倍感欣慰。
杂志社的成绩来之不易,今年已经到了成长十年这样重要的节点,这十年的发展有着同仁的砥砺前行、勠力同心,有上层领导的正确抉择、有中层干部的担当作为、有基层采编的干事激情,有苦有累、有喜有甜,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创业的团队精神,让每一位同事都能在社内得到成长与发展。我坚信,下一个十年,遵义杂志社还将带来更大的精彩!
专业系统的学习和9年记者生涯的实践,让我学会了用语言与别人沟通,用眼睛去观察,用文字去记录,用头脑去思考,更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行业的人,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一些优秀品质。我更加挚爱记者这个职业。
今年,是遵义杂志社成立的十周年,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一本杂志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平凡到精彩的历程。我和同事们一样经历过劳累、疲惫、委屈、欣慰,知道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当所有的酸甜苦辣全都浸透在一篇篇具有新闻价值的文章中,当一篇篇精心采写的稿件受到读者的好评时,我们心中就会骤然涌出收获累累果实的自豪感。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刊工作者也肩负着“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做个真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是每位新闻工作者该坚持的原则。值此遵义杂志社创刊十周年之际,我用陈虻老师的那句话与大家共勉,“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十年,不过是沧海一粟,却足以见证遵义杂志的成长。在硕果累累的今朝,遵义杂志社即将迎来她十年的华诞。而我,与遵义杂志社的缘分已持续了6年。
6年前,怀着对新闻工作的崇敬,我迈进了遵义杂志社的大门,在遵义杂志社种下了我的梦想。时光如梭,眨眼6年过去,我已经成为遵义杂志社的一员,6年里,我和遵义杂志社,一路前行,一路收获着。
在遵义杂志社的6年里,我的收获是不断的。循循善诱的领导、乐于相助的同事们,让我时刻感觉遵义杂志社就是一个大家庭,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感觉温暖而幸福。在遵义杂志社的6年里,我从一线记者到编辑再到画册统筹,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又充实,充满了挑战性,我一路前行,一路收获,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自我。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还获得了2015年度遵义新闻奖二等奖和2016年度遵义新闻奖三等奖,虽然这个成绩并不理想,但是肯定了我的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挥洒我的青春与汗水,用执着与努力与遵义杂志社一共成长。
十前,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遵义杂志社工作,成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携着梦想与祝福,我与遵义杂志社一起走过了这10年。
在这10年里,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让我感触的新闻事件。新闻会过时,纸张会变旧,油墨会模糊。十年来,只有真实、真诚、感动,才把我和杂志社联系到一起。
2013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杂志社自然也不例外,必须踏出媒体融合的第一步。那时作为采编记者的我做出了一个选择——放弃手上部分采编工作,参与运营“遵义杂志社”微信公众号。这个公众号就像自己的孩子,一年一年的看着她长大,从名不见经传到略有耳闻,目前已成为了全市较为有名的政务类公众号,看着自己参与培养的“孩子”成绩越来越好,心中无比欣慰。
我很荣幸能够见证遵义杂志社这十年的变化,也很庆幸在这十年里有杂志社陪伴着我成长,我们一起度过了十年,也即将迎来全新的十年、二十年……愿时光不负努力,愿青春不负自己,愿我能和遵义杂志社一起走向美好!
去年年初,我有幸加入了遵义杂志社这个大家庭,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从陌生到熟悉,从稚嫩到成熟,在这一年半里,我的业务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这得益于遵义杂志社提供的良好平台和机会。
不知不觉,迎来了遵义杂志社成立十周年。十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对于遵义杂志社来说,却是一部充满机遇与挑战、拼搏与奉献的发展史。虽说自己并没见证它的起步和过往,但我能深深感受到这十年来它所经历的种种是多么艰难和坎坷,它获得的荣誉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在如今传统媒体面临种种困难的情况下,遵义杂志社敢于面临挑战,积极发展新媒体,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新媒体矩阵。作为新媒体的一员,我深感荣幸,能有机会和遵义杂志社一起把这个新平台搭建起来,让我们的影响力能扩大到更远的范围,也希望能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的遵义品牌。
十年,意味着一个丰硕的成果,也意味着一个崭新的起点。我坚信,下一个十年,遵义杂志社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1年我进入遵义杂志社工作,迄今已有7年时间。7年间,从初入职场的懵懂到如今熟练地完成工作,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初入杂志社,我是市场部的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就是开拓广告业务。业务的开展最开始并不顺利,因为杂志社当时作为一个刚成立没多久的新闻单位,许多企业和单位都不了解,但随着杂志越办越好,知名度与美誉度双双提升,市场开发工作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2013年,我迎来了一次工作上的转型与调整。随着杂志社采访任务的加重,急需要一名摄影记者,因为平时热爱摄影,我临危受命,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成为摄影记者后,我发现兴趣与工作并不相同,摄影记者对专业的素养要求相当高,特别是时政新闻的摄影记者,除了摄影技巧,还要讲政治、懂新闻。在摄影工作中,我遭遇了很多第一次,面对了很多次窘境,我一点一点地把相机摸清、弄透,慢慢地学习、积累拍摄经验,渐渐的我也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小胡老师”。
感谢遵义杂志社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平台,让我展我所长。
不知不觉,我来到遵义杂志社工作已经有快一年了。回顾以往的新闻工作经历,我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完成了多次新闻报道,创作出许多新闻作品,既学到了团队合作,也感受到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感!在日常的工作中,我获益良多,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新闻知识和技巧,还在实线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后成为更优秀的新闻记者。
作为一名新人,我也深知自己在许多方面仍有许多不足,离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仍有很大的差距。
如今,遵义杂志社已成立十周年,今后的日子里将迎来新的挑战,我也将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时刻保持一颗好学向上的心,不断通过学习新知识,汲取各方面的养分,与时俱进,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新闻触觉,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对知识做好疏导整理,反复重温,避免重复犯错。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去。
从事美术编辑这项工作也有10年了,还是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因为我觉得美编这个工作的内容是具有变化、挑战和成就感的。版面的设计有时候就像在玩一个另类的七巧板游戏。正文、导语、图片、小贴士……各个单元就像七巧板的各个小块,在有限的平面空间里排列组合成不同的版式,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过程,丝毫感觉不到工作会枯燥。
杂志版面不像创意设计那样的天马行空,杂志版面基本上要受到图片文字的限制,而作为美编要做的就是让形式服务于内容。首先要保证版面风格符合杂志的整体视学效果,对版面的制作不仅要从一个美编的角度去看版面好不好看,还要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去考虑阅读时的感受。便于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产生共鸣,是每一个美编在版面制作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好的版面设计效果。
任何好的设计风格都有能量被耗尽的一天。正因如此,在工作过程不断的学习、提高,形成风格、打破风格,再形成、再打破……也许这就是美编一直在做的事情。
2013年12月,我十分荣幸成为遵义杂志社的一员。憧憬着未来完美的工作生活,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
大学的时候,和同学谈论过毕业后要从事的工作,也谈论过工作时自己会是什么样貌,也想像过自我拿到的第一份工资该做什么,关于工作的话题,我们不止一次的假设过……
毕业了,当我开始应聘,来到单位,开始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才真正发现,以前的想法太简单,工作后跟在学校时区别是很大的,远不止我想像的那样。
工作中的我,比在学校时更专心,更投入。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尽可能做到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与工作很好的结合,掌握更多的岗位操作技能。
来到单位时,因为才参加工作,并没有经验,跟不上工作节奏,在之后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慢慢适应了,并且也能独立地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中虽然有辛酸苦辣,但是它带给人的却是一种人生的满足感。不知不觉我已经工作4年了,还有很多不足,很多不熟练的地方,这些都是需要我去改善的问题,进一步做好工作。
学习能让人进步,工作能让人自信,相信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工作经验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作为一名美术编辑,到杂志工作短短几年的时间,获得了极大的成长。
回顾过往,展望未来,曾经在日日夜夜的加班中完成了从一种形态的美术编辑蜕变到另一种相对更加严谨的美术编辑,工作未变,心态已变。回首来到杂志社这些年,亲眼看见这个媒体从名不见经传到在市内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影响力和读者,随着每一次刊物的改版和画册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也在这个过程进步得越来越快。
作为一名党刊工作者,作为一名美术编辑,设计工作是痛苦与快乐的炼狱,每当面临重大的设计任务时充满了压力,开始搜集各种图文资料,接下来寻找设计灵感,沉思、焦灼,经过痛苦煎熬,终于有了满意的创意时倍感轻松。每当经过艰苦的磨砺,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大家的肯定时,个中的艰辛与快乐,冷暖自知。
与其他刊物美编不同的是,工作中的痛苦与快乐首先要求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与立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咱们的刊物。
遵义杂志社创刊已经10周年了,我希望的是在未来10年、2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不管经历什么样的风霜雪雨抑或春华秋实,我都与《遵义》杂志同在,不离不弃。
临近不惑之年,原本求安稳的年龄,却因机缘巧合,调至遵义杂志社,一转眼就快9年了,仔细想来,也算一份不浅的缘分吧!虽说都是财务工作,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处于与同事之间的性格磨合期,最初多有不适,但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地也就适应了媒体的工作节奏、文化单位的工作氛围,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这样一个充满活力、文化氛围浓厚的团队。
在此之前对新闻媒体是只识皮毛,知道新闻媒体记者素有无冕之王之称,却不知缘由何意。现在虽谈不上深刻理解,但有幸与遵义杂志社结缘,多年相处下来,也明白媒体人工作的艰辛与不易,责任与担当。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时代的记录人,此称号名符其实。
杂志社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大多是80后、90后,就是这样一群我眼中的孩子们,他们思想单纯、热情洋溢、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是我的良师益友。每次看到桌子上摆放的最新一期、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遵义》时,亲切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让我多了几分文气,在杂志社,遇见最好的自己,心中不胜感激。
8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我从宣传系统的电视媒体来到了纸质媒体遵义杂志社从事办公室工作,由一线记者走到了幕后,感觉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的媒体形态,那时候觉得杂志社就是一派欣欣向荣,一个潮气蓬勃的团队。
如今,8年过去了,杂志社依然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由当初成立时的人员紧缺,到如今各个部门建设完备,每个部门除了储备了一批业务骨干,还培养成长了一批能够独当一面的中层干部。
于我自身而言,我也在杂志社的工作锻炼中不断成长变化。记得刚来杂志社的时候由于没有接触过办公室工作,可以毫不客气地自嘲:“是一枚办公室小白”,对待工作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办公室工作是一项后勤服务工作,事无巨细凡是都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总结出真知,在工作中感悟出方法。
正所谓三十而立,如今我早已过了而立之年,也在杂志社完成了我人生中的几件大事,我与杂志社共成长,与杂志社的日子蒸蒸日上,随着杂志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深感作为杂志人而骄傲。
还记得到杂志社的第一天,觉得眼前的一切既陌生又新鲜,心里也那么些忐忑和激动,但当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时,心里有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快适应新环境,早日融入到杂志社这个大家庭里来。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转眼间在杂志社工作已有九个年头,在这一天天的学习和工作中,和大家相处得很和谐,工作气氛也很活跃,从一开始的同事关系到如今的闺蜜、朋友,大家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无话不谈,开心的时候大家一起共同分享,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相互帮助,主动为对方排忧解难,真的很荣幸也很感谢杂志社给我这样一段学习和工作的机会,这些工作和经历也都在让自己不断成长。
在这几年里,看到荣誉墙上的奖牌一个个地多了起来,也深知杂志社走到今天的不易,我们应珍惜,还应十分珍惜,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还要不断努力,继续前进。今年是杂志社创刊10周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真心祝愿我们的杂志社生日快乐,未来越来越好!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到遵义杂志社也有大半年了。毕业时就想从事与传媒相关的工作,后了解到《遵义》杂志,觉得它和同类型的杂志比,做得精美、有内容,“遵义杂志社”微信号阅读量也很高,是遵义微信公众号中的翘楚,便萌生了到杂志社工作的想法。机缘巧合之下,我有幸成为杂志社的一员。走进社内,更觉得这是一个有活力、敢创新的团队。面对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善用人才,积极发展新媒体,打造属于自己的全媒体矩阵。
在这半年内,我学习到很多,从才毕业懵懵懂懂的小孩,到一个真正踏入社会的工作者。逐渐适应工作环境,可以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得益于各位前辈的关心和指导,让我在这里逐渐找到归属感。
过往十年,未有我的存在,但希望未来十年,我能与遵义杂志社一起成长,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耀眼,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业外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