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先进文化展示西部风采
—— 《遵义》党刊创新之路初探
2018-08-06文何玉梅
文何玉梅
● 研究读者需求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想观点和文化的碰撞,在信息传播多元化、受众细分化的时代,读者的阅读口味和兴趣正在发生变化,只有认真研究读者的阅读兴趣,不断改进报道方式和形式,把思想性指导性权威性寓于可读性之中,党刊的宣传才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1.严格栏目的设置。2008年创刊的《遵义》,作为一本年轻的党刊,在栏目的设置上进行了严格的把关,每个栏目的设置都进行深入的调研,即尊重专家的意见,也注重读者建议。在反映中央、省、市重大决策和领导人重要活动方面,在展示各地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方面,在反映先进人物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方面,在解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回应群众关切方面,增设可读性强的栏目,让人看了栏目就想知道内容。杂志每年做两次问卷调查,内容为“你最喜欢的杂志栏目及原因”、“你建议杂志增设什么栏目及原因”等,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杂志社还设有参与奖,为读者送书卡或免费订阅杂志。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每年都淘汰一些栏目,新增设一些栏目。
2.运用多种形式,力争让报道“活”起来。为了改变党刊报道大多是材料式语言的状况,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把功夫放在采访和写好稿上。每月开展评选好稿和优秀稿件活动,把可读性作为重要条件,并给予一定经济上的奖励。即使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也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轻松阅读,尽量让报道“活”起来。同时,注意加大摄影报道的分量,精心设计封面和美化版面,使整个杂志图文并茂,耳目一新。
3.一个刊物可读性如何,决定了它占有市场的份额。这就要求刊物不断研究读者心理,努力满足读者需求。党刊的可读性,首先应当在坚持党性原则,传播具有中国特色最新马列主义理论成果,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之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审视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握大局,审时度势,及时防范和化解其中可能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和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次要不断更新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方式,多侧面、多角度报道文化建设成就,不断激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最后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宣传美好的社会生活、优良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尚,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具体行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 突出“特色”●
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针对读者群,进行“点对点、滴水穿石”般“对接”服务。
1.重选题策划,扩大党刊影响力。《遵义》是半月刊,每月两次的选题会,可谓雷打不动。结合当前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战略部署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策划。选题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围绕“做什么、怎么做”展开讨论。2015年7月4日,德国波恩传来喜讯,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遵义市汇川区海龙屯“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至此,遵义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双遗产城市。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遵义》策划了《风雨苍黄海龙屯》一组文章,从海龙屯的前世今生到申遗背后的故事,从官方到民间、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群众对申遗的态度、看法、期盼,优美的文字、生动的照片、大量的历史信息、独特的视角,使这组报道获得了空前的效果,在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这组报道也获得当年贵州新闻一等奖。
2.是坚持文章的原创性,增强党刊的吸引力。《遵义》在文章的刊用上,坚持原创性。我们在全国各地都有签约记者,在和签约记者的约定中,就有一条,要求文章必须是原创。在对本刊记者的考核更是严格。比如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遵义》策划了《八十年,穿越时空的情怀》和《八十年,缅怀与传承》两组报道,为了做好这个重大选题,记者作了大量抢救式的采访、发掘,文章一经报道,在众多的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的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其中由本刊记者何玉梅、李佳旭采写的《血色长征的遵义记忆》一文,被《新民周刊》等多家媒体转载。正因为这样,我们许多文章都是独家报道,这也为刊物的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增强刊物柔软度,提高党刊可读性。党刊往往给人四平八稳、爱板着面孔说教的印象,为了让读者通过党刊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同时,还能赏心悦目,《遵义》尝试着让刊物软一点,于是在文化板块增设“说黔”“长征”栏目,对贵州,尤其是遵义的人文历史,红色文化作一个展示,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凝聚了一批长期为刊物供稿的文化学者,也成功培养了一批忠实读者。比如刊发的《名城已经八百岁》《山海相拥待追忆》等文章得到读者好评。
● 创新思维 ●
1.内容要丰富多彩。时政板块紧扣时政热点,用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每月国际、国内大事,让读者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时事;经济板块着重介绍财经要闻和专家观点;特别在社会板块推出“人物”专栏,及时推出遵义市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科研人才和创业精英等,如2010年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发生一起罪犯拿刀冲进办公区域乱砍伤人的事件,一名法警奋不顾身保护群众和同事英勇牺牲的故事,杂志社及时组织记者通过深入采访,采写《警徽下生命的热度》这篇报道,荣获2010年贵州新闻奖二等奖;在党建板块开设“精准扶贫”栏目,及时宣传报道遵义市各级党组织在党建扶贫实践中的新经验、新举措、新成效,如《众筹模式:让贫困群众有“尊严”脱贫》《党建扶贫的遵义探索》等报道,受到基层党组织的欢迎。
2.报道要有深度。为克服杂志周期长的短板,在报道的深度上下功夫。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报道方向,我们做到深挖掘,做好细节,内容鲜活,尽管在时间上无法和新媒体、电视和报纸相比,但仍然能出彩。比如“封面故事”策划的《八十年,穿越时空的情怀》《城市笑脸 温暖一座城》均获贵州新闻奖。
3.选题要有时代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开展以来,遵义市涌现了一批先进事迹。《遵义》在2016年8月做了一期《第一书记决战贫困》,把全市990名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年龄、不同职级的第一书记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群众脱贫致富,他们头顶烈日、脚踩泥泞,用真心浇灌扶贫的希望,用真情谱写贫困的辉煌。文章刊发后,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官网纷纷转载,时任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永春作批示。党刊就是要用好自己的阵地,及时发声,从新闻的视野和角度,大张旗鼓地宣传国家大政方针,传播正能量。
在2014年8月,及时推出《生命托起的担当》《冲不跨的钢铁意志》《与洪峰抢夺生命》一组特别报道,及时报道习水县、赤水市党员干部在指挥抢险“8•11”习水河特大洪灾的决策部署,全面、生动地宣传了遵义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战斗在灾区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迅速行动、众志成城、抢险救灾的感人事迹,尤其是优秀共产党员袁贤忠在危难时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壮举,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这不仅树立了党刊权威性,还扩大了党刊的影响力。
4.办刊思维要创新。2012年,根据发展需要,《遵义》杂志改版成半月刊,针对城市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在刊物上分成国内国际和地域地方性版本,上半月号让签约记者撰写贴近时政、社会热点的如《寻找城市精神》《四年望川凤凰涅槃》《央企突围舆论困局》等精品故事;下半月号围绕遵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遵义市新近发生的系列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稿件如《畅想春天的希望》《大交通构建大发展》等一系列主题文章进行报道。其中“特别报道”板块更是成为《遵义》打开遵义话题,聚焦遵义精神、遵义作风、遵义情怀的窗口。
《遵义》切实解决好刊物好看、耐看、精看的同时从内容入手,不断满足读者受众的需求,坚持三贴近原则,增加“遵义”本土地域新闻的承载量,成为宣传动员、展示遵义独具红色文化魅力的特色城市的靓丽名片。
改版后,《遵义》上半月号成为读者瞭望世界的窗口、同时也是扩大自身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良好平台。通过与“人民网”合作创办专栏,“人民网”每期把《遵义》挂在其网页上,读者可以直接在网上阅读杂志,为栏目投稿,编辑部也因此结识了一批国内知名时评人,让专栏文章质量有了保障,也为杂志积攒了人脉。上半月刊发的《国际拓展的艰辛之路》《叫板美国:聚焦中国产业突围》《90后上市》《国考热隐忧》等稿件,聚焦新闻热点、视野开阔、观点独到、角度新颖,深受读者好评。
为认真贯彻落实“走、转、改”精神,记者、编辑深入一线,了解民情民意,组织策划相关选题,加大对本土报道力度,把镜头、笔端瞄准基层、一线,加大对老百姓、基础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的报道力度。推出特别报道《春风化雨润“三农”》《遵义地理上的工业坐标》《“大循环”治理城区拥堵》等一系列文章,采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诚信建设的经验,反映了遵义市工业化的进程、解读遵义市治理交通拥堵的良策以及存在的问题。
年轻的《遵义》杂志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得到了贵州、北京和全国有关专家、学者的认同和赞誉。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社等门户网站先后刊登了有关《遵义》杂志的评介文章和图片,对《遵义》杂志的办刊定位、栏目设置、文稿选题、印刷装帧等方面给予了肯定和推介。中新社记者刘明在新华博客中撰文对《遵义》杂志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和热心的推介,认为《遵义》这本在中国三线城市出版的杂志,仍不失大刊风范。人民网十大魅力博客徐怀若在《沁着茅台酒香的〈遵义〉杂志让我陶醉》一文写道:《遵义》杂志犹如一颗新星在祖国大西南冉冉升起!《遵义》杂志主要有几大特色。一是定位准确,是一本很有时代感和很有超前意识主流媒体;三是内容翔实;四是兼收并蓄;五是与时俱进。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审读员黄发友在《贵州报刊审读与管理》第六期发表的《〈遵义〉:魅力与责任同在》一文这样评价:《遵义》给人的印象相当深刻。一是大气,二是精美,三是厚重,四是图文并茂。
自2008年以来,《遵义》多次荣膺“全国十佳党刊”、“全国优秀党刊”称号;2013年《遵义》杂志主编荣获全国城市党刊“十佳主编”称号;一批记者、编辑多次荣获贵州新闻奖和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