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决战贫困》受到中组部重视
2018-08-06李佳旭
文丨全媒体记者 李佳旭
“他们从乌蒙山、武陵山走来,沟沟岭岭,有汗水、有责任;他们从芙蓉江、赤水河走来,弯弯曲曲,有脚印、有真情。穷在深山有人问,穷在深山有人亲。扶贫济困人心暖,富民安康党恩深。”这是刊登在《遵义》杂志2016年8月下总第175期,封面故事《第一书记:决战贫困》系列报道中一篇稿件的导语。
稿件刊登后得到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但回想整个经过,反响最大的其实是我自己的内心。
一
这组稿件能够付诸采访并成文,还要从当年一次偶然的经历说起。
2016年3月28日至4月1日,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第二期中央和国家机关选派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在遵义干部学院举办,正好杂志社派往采访的记者是我。中组部组织二局巡视员、副局长石军是这次培训班的授课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中组部和国务院扶贫办选择在遵义举办第一书记培训班,一个主要原因是遵义的第一书记工作走在前列,有鲜明特色,做到了因村因人而异,保证了因村派人精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遵义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让中央和各地选派的第一书记们更好地学习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红军长征精神。
按照惯例,这样的培训活动写一个常规的消息即可。但我想到这样好的题材是不是可以深挖一下,多采访几位根植基层的“第一书记”写一篇特别报道,回到杂志社后就把这一想法向编辑部作了汇报。
而那段时间,杂志社分管采编的副主编邹杰正在施行一项有利于杂志社长久发展的良策——培养采、编、统筹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新时代记者。当我在编辑部的一次选题会上提出要写“第一书记”时,邹杰就以更高的层面、更细的考量、更广的角度、更严的标准向我提出要求,“第一书记”这样的素材要写就写好,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第一书记”是贫困地区能否脱贫的关键因素之一,应该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深度报道,要直接策划成封面故事来写。进入杂志社多年,我也希望能得到更大的成长,统筹封面故事的组稿,这对我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和多年工作的检验,于是,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地考虑成为接下来工作的重心。
为了更详细清楚地了解第一书记的前因后果和在遵义落地生根的情况,我找到了一位搭档——遵义市扶贫办的谢体坤,并联系得到市委组织部远教办提供的全市优秀“第一书记”的名单。
二
既然要把“第一书记”这个题材做成封面故事,而且是我第一次统筹,就绝不能敷衍了事,每篇稿件、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到,这与我本人大大咧咧的性格还是有出入的。如何将这组稿件统筹好,用“辗转反侧”来形容那段时间的心境也毫不夸张。其间,我也曾打过退堂鼓:自己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去找几个典型写一篇“及格分数”的稿子不就成了吗,何必为了犹未可知的“成绩”去找这么多事来做,在思考半天又没有头绪的时候,“骑虎难下”的心态就表现得较为严重。但最终,作为一名还拥有新闻理想的记者所具备的激情和理性打败了大脑疲软的惰性,特别是在领导、同事以及扶贫战线的同志对这组稿件都寄予了厚望的情况下,不做好就对不起大家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对不起自己。
部分版面赏析
为了这组稿件,从确定主题到协调记者、明确分工、落实采访、编辑稿件、整理链接、排版校对……一直从4月“拖”到了8月,《第一书记:决战贫困》系列稿件才正式落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选派第一书记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帮助抓班子带队伍,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而有关“基础”的工作,也是这次组稿的重点,其中如何将十多个页码的体量划分为单独主题的稿件,是最头痛的环节。“第一书记”的主题要写政策、写成效,最重要的是要写人,我们从组织部提供的名单中发现了几个分类的要素:年轻干部、女干部、高职低挂干部。因此,在经过反复磋商之后,确定了封面故事配文以这样的分类来进行分配,并由我们杂志社三位实力强劲的女记者分别主笔,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与修改下,写出了《别样的青春》《为你执着》《泥土里的芳香》三篇高质量稿件,其中艰辛采访、数易其稿的付出也只能由我们的记者默默承受。
为了丰富这组稿件的“看头”,我还找了在当时引起我们“第一书记”广泛共鸣的电影《第一书记》、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综艺节目《第一书记》的介绍来作为相关链接。当这组封面故事呈现纸端时,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最起码,过了我自己的这一关。
三
除了三篇以年纪、职务、性别来进行分类所写的稿件外,这组封面故事还有我与市扶贫办谢体坤共同完成的主体稿件。
要写遵义的“第一书记”,就只能从最“牛”的第一书记着眼,于是,我们选择了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花茂村时,全程陪同的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第一书记周成军。通过他的故事引出了“把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热爱农村工作、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革命老区”担任“第一书记”这项国家制定的重要措施。并从政策解读、项目帮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党建工作等多方面对遵义市“第一书记”工作开展的情况和成效进行了梳理。
稿件完成初稿后,对标题的拟定一直不得其法,一直到邹杰对稿件进行修改后一锤定音写下了“大地为鉴”这个标题,由我们这片革命老区的红色土地来鉴定“第一书记”的成绩,这才将我们近四个月的努力画上了圆满句号。
在《大地为鉴》这篇稿件中,我们深入田间地头采访了扎根一线的众多驻村干部,通过细腻的笔法和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在革命老区为了脱贫攻坚而奋战在田间地头、村寨山乡的数十位“第一书记”,他们当中有的发展产业为边穷地区的老百姓找到了增收门路;有的多方协调,拉项目、筹资金修建基础设施,打通山内山外的通道;有的顺民意、聚民心,整顿软弱涣散村集体,让“空壳村”在众志成城之下完成了“脱壳”蜕变……可以说,这篇通讯稿件接地气、有温度,将遵义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的力度充分展现了出来,再现出了一幅战斗在精准扶贫最前沿的英雄谱。
《大地为鉴》这篇稿件在进行了精简之后作为党建信息报送到省委组织部,2016年10月25日,得到了时任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的批示,批示要求丰富内容后报送中组部及国家扶贫办,之后《中国扶贫》杂志2017年第四期原文刊登。这篇稿件也获得了2016年贵州新闻三等奖。这样的成绩是对我们杂志社的肯定,对我个人而言,这也是让我更快更好成长的一剂催化剂与强心针,也正是这一次的经历让我对新闻的憧憬更加明晰起来,内心也由此变得更加坚定。
“第一书记”的干事创业激情不仅是我们完成一组稿件的素材,更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动力。“使命在肩,重托如山。繁星见证了城里来的第一书记们的奔波,大山见证了他们的艰辛,淳朴善良的老百姓更见证了他们无私的奉献与执着,沧桑的小山村如今变了俏模样。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不会忘记美丽的颂歌,不会忘记第一书记们头顶烈日、脚踩泥泞,用真心浇灌扶贫的希望,用真情谱写脱贫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