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带教在急诊心血管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8-08-04王晓英
王晓英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 桂林 541001)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死亡率和致残率一大严重危险因素,因此,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越来越重视。临床护理质量与急诊心血管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密切的联系[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近一年100位心血管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实施常规的带教方法,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实施分层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采用不同带教的临床效果,现研究详情如下。
1 急诊心血管护理实习生的资料和带教方法
1.1 急诊心血管护理实习生的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100位心血管护理实习生,在我院实习的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对照组护理实习生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39,年龄在23~26岁,平均年龄是(24.46±0.47)岁,中专学历有27人,中专以上学历有23人;实验组护理实习生中男女性别比例为9/41,年龄在22~27岁,平均年龄是(25.27±0.56)岁,中专学历有28人,中专以上学历有22人。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带教方法
(1)对照组心血管护理实习生采用常规的带教方法,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带领护理实习生介绍医院的环境,工作时间、规章制度、物品摆放、注意事项以及实习内容等[2]。
(2)实验组心血管护理实习生采用分层带教的方法,①根据急诊护理实习生学历不同的教学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同时根据实习生不同的学历进行不同的分组,均由有资历的临床护士带教;②根据不同的分组,带教的学习重点不同,中专的实习生着重提高自己的急诊理论知识,完成基本的急诊护理要求,充分理解对急诊护理的认识,认识到良好护理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同时加强与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中专以上学历的实习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定期和带教老师进行沟通和讨论,通过对病例的讨论,增强实习生的病例分析能力,提高团队合作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并锻炼对患者健康知识的教育水平;③在对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中,要保证规章制度、纪律以及护理内容等一致,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热情[3]。
1.3 临床观察数据
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在带教一个月后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手术操作技能,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手术操作技能以及满意度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护理实习生满意度属于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理论知识成绩、手术操作技能属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数据间的差异P<0.05,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习生不同带教的效果
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手术操作技能分数分别是(95.65±1.53)分和(96.54±1.83)分,均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分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实习生不同带教的效果(±s)
表1 实习生不同带教的效果(±s)
组别 n 理论成绩(分) 操作技能(分)对照组 50 76.43±2.35 77.95±1.54实验组 50 95.65±1.53 96.54±1.83 t 48.4656 54.9601 P 0.0000 0.0000
2.2 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实习生的护理满意度是96%,比对照组高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的比较 [n(%)]
3 讨 论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急诊心血管患者的病情危急,发展迅速,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但是护理实习生的基础水平掌握程度不一,对急诊护理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对不同学历的护理实习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临床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学历高实习生的进步需求,严重影响着临床的护理质量。而分层带教是根据护理实习生的学历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分组,对其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学习,将每位实习生的进步空间发挥到最大[4]。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100位急诊护理实习生实施两种不同的带教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技能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综上所述,对急诊心血管护理实习生实施分层带教,可以有效提高实习生的护理水平。因此,该带教方法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