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农村初级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

2018-08-03陶陶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课题组分组班级

◎陶陶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小集体,其管理的方式方法,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自主管理就是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班级目标,让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角,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学会自主认识、自主组织、自主监督、自主调节和自主评价,从而主动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激励自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现状分析

为了解农村初级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课题组设置了一份调查问卷,其内容由“学生日常生活的自主程度、学生参加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态度与评价、以及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建议”几个部分构成。课题组对含山清溪初中、巨兴初中、铜闸初中、张曈初中、褒山初中五所农村初中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482份,收回有效问卷476份。通过数据的统计整理,其结果如下。

表一:农村初中生日常生活自主程度

由上表可见,农村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立能力普遍比较弱,家庭教育忽视了对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每天能够自我反思的学生只有6%,严重缺乏自我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意识,从而导致自我认知的能力减弱。

表二:学生参加班级自主管理现状调查

由上表二所示,参与制定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的学生占24%,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班级没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或者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没有经过民主的评议,是少数学生或班主任制定的,学生的民主意识、主人意识没有得到发掘和培养。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参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的只有43%,这表明多数班级的自主管理程度较低,班级自主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问卷调查还反映出学生干部建设是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关键一环;班规校纪还没能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于学生之行,多数学生处于他律状态,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低下。

表三: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的认识程度

上表三所示,认为自己是班级主人的学生只有44%,暗示了超过一半的同学还没有树立起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77%的学生愿意班主任老师看班,这种现象一是反映了多数学生对教师管理的依赖度较大,二也表明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缺乏信心。表三数据还显示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不高(38%)、但多数学生具有集体观念的(73%)。

二、实践研究

课题组针对上述现状分析,围绕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在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中,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1.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分组激励,捆绑评价”的前提和条件,班级小组也是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基本单元。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组内异质”是指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而“组间同质”是指小组间尽量减少差异,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特别是学业成绩方面,尽量使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我班现有46名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组6-8名学生。

2.健全班级自主管理机制,完善班级制度建设 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是班级自主管理的重要保障。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制定了《班级自主管理实施方案》、《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岗位设置细则》、《班级小组自主管理运行机制实施办法》等,以制度保障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以制度规范和引领学生的成长。

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制定评价方案。首先,制定评价方案。根据班级自主管理和分组激励、小组捆绑评价的需要,课题组在认真研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学习相关教育方针政策等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参照《马鞍山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结合我校校情,制定了《清溪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细则》、《小组捆绑评价方案》、《每日行为规范、文明礼貌检查评分细则》、《课堂学习规范要求》、《每日学习常规检查评分细则》、《每日卫生检查评分细则》、《班级奖励分细则》等系列配套评价方案,以“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2)宣传培训。人人知晓:宣传培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班级里的每位学生知晓方案的内容,评价的方法,评价的主体等方面的内容。利用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宣讲评价方案,让家长参与到评价当中来。家校联手合作,多方面、多渠道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3)实施评价。①注重过程,量化评价,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能力。依据量化评价表,给每个同学在课堂学习、作业完成、岗位职责、遵规守纪等方面进行量化积分。将评价落实在过程之中。②关注结果,总结表彰,不断提高学生互助合作、自主调节的能力。以“一课一议”为抓手,以“一周一评”为总结,以“一学期一大结”为表彰,不断强化“分组激励,小组捆绑评价”,增强伙伴互助的实效性,把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调节的能力,培养学生遵纪守规的意识,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

三、实践成效

在我校两个市级课题——《初中阶段班级分组激励,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分组激励、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课题组经过实践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主要表现为:

1.转变了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观念,和谐了师生关系,实现了从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向班级自主管理的方式转变,促进了学校自主管理文化的不断发展。

2.建立和完善了与班级自主管理相配套的系列方案,保障了课题研究顺利进行,丰富了课题研究的内涵。

表一:八个意识

表二:五种能力

四、实践反思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究,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可有些问题和困难随着研究的深入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

1.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方案的评价内容与学生的发展方面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还需一段过程,作为班主任的我还不能做到“决胜于千里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与培训;

猜你喜欢

课题组分组班级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课题组成员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