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中学:“小火慢炖式读经”
2018-08-03高洪云
本刊记者_高洪云
“我们学校读经,不是做得最快的,也不是最激进的,但我们会一直做下去,我们是小火慢炖式的。”——谈运斌
2017年年底,信阳师范学院炎黄学研究院暨炎黄学学科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国学中心举行。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任首任院长。
七年前,信阳市羊山中学筹建,谈运斌校长被点将。此前,他先后掌舵过信阳中学和浉河中学,都是当地出了名的应试名校。
这一次,他改换教育思路,目光转向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尝试从中汲取教育智慧。
真教育,须“得一”
青年毛泽东求学时改编过明朝胡居仁的一首自勉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强调积学贵恒。他服膺的曾国藩,在日记、家书中也反复强调恒字诀。
羊山中学校门外一街之隔的墙上,刻着荀子的《劝学篇》。进校门,迎面可见一副对联:行之苟有恒,久久必芬芳。
五米开外,花丛簇拥着校训石,上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前者取自《易经·乾卦》,后句得王阳明心学奥义。
“我从170多所大学的校训和办学理念中反复斟酌挑出这八个字。现在人的通病是知道得多,能做到的少,知与行脱节。”谈运斌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传统文化进校园,谈校长没少看书思考。他将办公楼取名为“得一楼”,《道德经》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论语·里仁》中“吾道一以贯之。”佛家讲“不二法门”,都是求一,寻“大本大源”,得一就是“得道”。
《易经·系辞下》称“天下同归而异途,一致而百虑”。谈校长常跟老师们讲,儒释道三家,类似登山路径,尽管有东南西北不同的坡路之分,途中看到的风景和感受也互异,但到达顶峰后,就可一览众山小,彼时眼中风景是一样的。“办公室取名‘得一楼’,含义是:我们要想办好学校教育,必须把握教育的本质和核心,遵循并践行教育规律,这是办真教育的唯一途径。”
教学南楼叫“明德楼”,墙壁写着对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记者问上下联能不能颠倒一下,谈校长说不行。“上联的落脚点在‘笃行’,下联的着力点是‘修身’,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升自己。所以这个对联可简称为‘笃行修身联’。”
食堂取名“康宁斋”,中国传统的五福是“长寿、康宁、福贵、好德、善终”。“斋”字更是古代读书人给居所冠名时的常用词,如杨万里的诚斋,蒲松龄的聊斋,曾国藩的求阙斋等。羊山中学的学生在给家人朋友解释食堂取名由来,就是一个熏陶、感化、受教育的过程。
谈校长少执念,不拘泥,视野开阔。除上述几例,羊山中学校园文化汲取的古今名人名言很广博: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关羽、《朱子家训》、伊顿公学、《弟子规》、陶行知、冰心、松下幸之助、寂静法师、冯恩洪、翟鸿燊、尼克·胡哲……
《弟子规》进课程
羊山中学每年7月份招收新生时,会在通知书里多放几样东西:自制的《弟子规》,插图用校园照片,寂静法师的文章《让世界因我而美丽》。要求新生开学后会背,还要进行校园文化知识测试。
谈校长将《弟子规》融入思想品德课,指导教师研发出校本教材。
“我才来这个学校时,对《弟子规》不很了解,像社会上很多声音一样,觉得它是一个过时的东西。后来谈校长说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深入地了解一个东西,恐怕连批判它的资格都没有。当我真正去读《弟子规》时,发现它真的不错。”屈世祥主任说。
新生开学有入校课程,一起学《弟子规》,至少一周,先“入口”(背诵),逐渐“入心”(分享),最终达到“入行”(实践)。
最初几年,学校有《弟子规》践行表,学校和家长据此评价孩子的素养表现。
在家教方面,家长喊孩子时,若孩子磨蹭,书上讲“父母呼,应勿缓”;避免孩子不打招呼就溜出去,有“出必告,反必面”;在学习上,学生字太潦草,老师在作业上批语:“字不敬,心先病”,期望和要求在其中;背英语,背会了睡一觉就忘掉了,“功夫到,滞涩通”,说明欠火候。还有培养中国人价值观的,如“勿自暴,勿自弃”等。
“放在现在它其实是对孩子素养的一种培养。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有很多应该保留下来的好东西。从经典来的,孩子也非常容易接受。作为老师、班主任,我用《弟子规》时,觉得真是古人的智慧之谈。”屈世祥说。
姜兴亮老师则认为,《弟子规》中存在和时代不合拍之处,但可以针对孩子的不良习惯,来“攻其一点”,如小孩子常见的毛病是犯错后掩饰,就会跟孩子解释“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谈校长告诉记者,《弟子规》主要让学生读,能做到里面要求的,已经很难得了。而《孝经》,则主要是让老师读。
谈校长支持老师们参加各地的传统文化讲座、论坛、读经培训营,但告诫老师学习回来一定要落地,要落实到行动上,从传统中寻找智慧。“要善巧方便。佛不度无缘之人,一定要让经典照进我们的生命中,先让自己从传统智慧中受益,变好,饱满起来,再让学生、身边人受益。如果读后,跟父母、子女、同事的关系搞得一团糟,班级管理没有优化,没有从传统养生中让自己更健康,那就耽误了时间,就是没有慧根。”
因此,谈校长自己带头读,给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他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治校角度讲,要求学生读经,老师一定要先读。
“如果传统文化进校园只是为应对考试,那就陷入了更大的悲哀。”国学工作室主任杨旭说。“经典是拿来用的,如果用得好,能改善生活,提升个人境界。如果只是把经典供奉起来膜拜,那就错了。”
君子君子
读经之后,羊山中学的一些老师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
“我现在发现,《学记》《论语》中,很少出现‘教’这个词,更多的是‘学’,才发现原来传统教育并不提倡满堂灌,而是偏重谈话,交流、分享。《论语》如此,佛经如此,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采用这种对谈方式跟弟子讲学。”屈世祥说。
细心的他,发现《学庸论语》一书中,107个句子提到“君子”这个词。他业余读了余秋雨的《君子之道》,在讲《诗经·关雎》时,思路上涌,就跟学生说,中国传统中最美好的形象叫做君子。然后专门用一节课讨论:什么是君子?君子的本义是什么?在生活中怎样培养君子之风?讨论延伸开来,诸如看到垃圾应不应该捡起来,坐着抖腿的现象,回答问题要大大方方,课堂上、操场上该是什么形象,谈吐、衣着,及怎样对待父母和人际交往等。
“我的理解比余秋雨差得多,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也没有深入到‘慎独’那么深,但我觉得它是有用的。不断地渗透,让孩子日渐丰满其智识和人格。”
谈校长认为,儒释道三家,类似登山路径,尽管有东南西北不同的坡路之分,到达顶峰后,彼时眼中风景是一样的。并将办公楼取名“得一楼”
君子,是儒家对一个人的至高评价。而读经,更贵在践行,要跟烟火生活相联系。《论语·乡党》写道: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先人而后畜。民胞物与,何贵贱之别?
有学生结合生活分享了这段话的读后感。某个周末晚饭后他洗碗,手上油多饭碗滑落,“咣当”一声碎了,妈妈急忙跑过来问有没有割伤手。联想起《论语》中孔夫子问“伤人乎”,不问马,孩子立即查阅资料,知道在那个时代,马很贵重,类似现在的豪车,彼时马夫属“低端人口”,可以买卖,且跟孔子没血缘关系。“孔子竟有如此大爱。”
老师们听了感慨,如果孩子读《论语》,能这样分析,多有价值,否则肤浅地读一遍,印象不深,且易产生逆反心理。
电影《孔子》中的讲学场景。读了儒家经典,不践行出来,离君子之学仍远矣。
借经典,察人世
针对读经,该校历史老师郭森谈了自己的见解。
首先是教材的问题。目前中学课本的语文、历史、政治开始统一用部编教材,不允许其他版本存在。他发现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这句口号,在新版教材中消失了。尽管扁鹊也“下课”了,但教材中仍有大批名医保留下来了,如华佗、张仲景等。
他认为这显示了国家教育大方针的转型倾向。
郭森的课堂上,跟读经有直接关系的,要数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章节的诸子百家。他按照大纲讲,没有延伸讲儒家末流的“三纲五常”、等级观念。
“现在强调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偏儒家,做好了可以提高国民素养。我们学历史的知道,中国目前跟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相似,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国民素质等普遍没有跟上。美国当时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强国时社会问题也很多。历经几任总统几十年的努力,一战之后社会问题逐渐变少了。”
去信阳前两天,恰逢圣诞,网上出现了抵制洋节的声音。郭森说道:“目前我们国家,民间信仰很分化。有声音说存在和平演变,这个不去讨论是否是伪命题,但要跟正常的文化交流区分开来。抵制圣诞,如果拔到一定高度,是不是西方节日统统都要反对?我觉得不见得。东南亚也有读中国经书的啊!”
谈起洋节的流行,他认同微信上看到的一个观点,称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让年轻人能够狂欢的节日。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创造节日,如三月三、二月二等。当然,他觉得年轻人过洋节并不代表什么,都是玩乐罢了,很多人都不懂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
出于专业兴趣,郭森爱看人物传记,最近半年,跟读小学的女儿一起在喜马拉雅APP上听了《曾国藩家书》《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他对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印象深,觉得大框架、观点立得住。
于是话题再次跑到曾国藩身上。“不谈他在政治上的表现,如‘曾剃头’背后的法家手段,单说在治家、培养子女方面,曾氏确实有过人之处。他的门徒李鸿章的家风也不错。我现在感觉但凡家教好,培养出来的子女一般都不会很差劲。”
郭老师来自唐河县,冯友兰的故里。聊起农村的不孝敬风气,他觉得跟近代乡村传统结构变化有关,以往的里正、宗法、族长和私塾读经教化等,都被铲除了,传统的乡村价值观坍塌。因此,校园读经,对风俗会有一定裨益。
而目前传统文化的推广,流派众多。女德班备受争议,政治儒学主张立法,让女子回归家庭。郭老师认为,现在是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男女进入职场是大潮流,很难逆转,社会分工已然不同。
王凤仪年轻时守孝三年,顿悟,自通《大学》《中庸》,到处讲课,办十万所义学。他的故事在河南民间广为流传
聊起农村的不孝敬风气,郭森老师觉得跟近代乡村传统结构变化有关。校园读经,对风俗会有一定裨益
抛己见,见风景
杨旭目前是羊山中学国学工作室主任,跟着谈校长进入传统文化大门之后,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2010年,他从罗山县一所乡镇小学考到羊山中学,进入市直单位,前同事都认为他是逆袭,羡慕不已。但夫妻分居、经济压力大,找不到工作的幸福感等,使他内心迷茫,推掉了班主任的工作。
他跟着谈校长去参加了一次传统文化论坛,疑惑更大了,觉得那些在台上滔滔不绝、声称要用此生去弘道的讲师是作秀、洗脑、骗人,“当时我听不进去,因为跟他们在思想层面上不同频,连接不上。”
记者问了杨老师的家族史,得知他的父亲今年71岁,高小文化,心灵手巧,看木匠干活,两眼就能学会。大爷是私塾先生,家中藏书几百本,曾祖父可能是秀才,他的同学在晚清时在开封做官。这个中等地主家庭,在解放前后被清算,一贫如洗,祖上的家风家教到杨旭这一代,踪迹全无。
继续听了几次传统文化论坛后,杨旭逐渐产生了兴趣,觉得那些人是真诚的,开始反省,抛开了先前的一己之见,更发现身边有不少“高人”在读《道德经》《论语》、佛经等。
读刘有生的《让阳光自然撒播》,他发现了“讲病”这个民间流派。在老家附近的一个火神庙里,偶然瞥见香案上一本落满尘埃的《王凤仪嘉言录》,就问寺内和尚能否把这本书“请”回家,对方欢喜,又送了一大摞旧书给他。
“王凤仪的思想在民间传播得很厉害。他是一个字不识的圣人,被称为‘孔子再来’。年轻时,在父亲坟旁盖了一间草屋,守孝三年,顿悟,自通《大学》《中庸》,到处讲课,办十万所义学。可惜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他了。”杨旭惋惜。
“王善人的讲病流派,重在敦伦尽分,会有善报。起初我是抱着很大怀疑的,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难道还可以通过讲话治病吗?后来接触后,我发现有道理,传统文化可以调心、养性,疏导情绪。我刚来学校那段低落期,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得抑郁症,乃至慢性心脏病。”
杨旭逐渐接受了儒家的思想,开始看四书五经,连续四年参加寂静法师的醒狮论坛,看了一年多法师的博客,读《了凡四训》,并在山东听了一场星云大师的大弟子慧宽法师讲的《情绪管理》,认可了一切的根源在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佛家讲每个人都本质具足,成佛的本性每个人都有,人人皆可成尧舜,就开始修身。
谈校长跟老师们讲,自修要先从一张笑脸、一颗喜悦的心开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怨天尤人尤其愚蠢,要思路清明,莫学痴人做蠢事。
逐渐地,杨旭接触的范围越来越广,他不怕“消化不良”。他告诉记者,自己特别欣赏罗辑思维中的一句话:判断一个人是否智慧有个标准,人的大脑中有很多种思想,甚至有的截然相反,但智慧的人能根据生活场景自由切换。
“(自然)科学没有深入到心灵、人的精神这些个领域吧!那你要不要在物质和精神层面来个切换呢?在物质人层面,人就是要吃饭,要营养食物,新鲜的五谷杂粮。有的信仰精神科学,说人可以不吃不喝、辟谷之类,那个就有点怪力乱神了。谈教育,儒释道都有法门,如果你用一根筋去思考,我觉得那不叫智慧。”
至于风水、拍打拉筋、农村宗教信仰等话题,读了经典,他都得以深入观察和思考。
读经之外,学校还倡导“零潲水”行动,光盘计划
缓中求,行中悟
191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宣布废除读经,此后数次中西文化大论战。随着读经热在全国零星出现,个别地方显现出强制读经的苗头。
早在2014年,羊山中学推行读经,那时候蛮吃力。起初强制每天早上8点之前,读10至15分钟。这几年,一些年级调整到午饭后读。而最大的阻力,就是语文之外的学科老师们。
“现在是什么样的一个时代?急功近利的时代!心浮气躁,人们都沉不下心来。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时候别人都持怀疑态度。读经读了有效吗?有用吗?做一张卷子,还能实打实地看到效果。”杨磊主任回想当初的艰难。
大部分老师,大学接受的教育,都反传统,觉得读经迂腐,是统治术,或者存有于丹式心灵鸡汤的印象。
但喊着反传统的人,不一定知道传统长成什么样子。
如今,大批老师都跟随谈运斌校长成长起来,对读经变宽容了,也意识到传统文化中有好东西。
刘晶校长回忆起一个记忆深刻的片段:学校藏书楼每年都会举办几次传统文化讲坛。她看到有些白发老人,大老远跑来听。“你想想,一个人到了七八十岁,他在追求什么?他为什么会跑来听呢?这个场景令我很震撼。”
读经是春风化雨,变化气质非一朝一夕。杨磊老师让学生写短日记,因为儒家讲“吾日三省吾身”。他发现现在的学生理解力很浅,写的日记,也少有特别深刻的,但他不急。
效果在缓慢地显现,整体来讲,全校四千多学生,没有特别痞的。读经之后,他的心变得安静了,脾气也变好了,问题学生也变少了,节省了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间和精力。
读经之外,学校还倡导“零潲水”行动,光盘计划,把“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落实到校园生活中。鼓励、表扬义工行为,让学生深埋经典文化的种子在心中,日常生活中行小善。
在羊山中学,谈运斌是老师们眼中智慧的存在。谈校长给羊山中学指了一条路,不急不躁,常抓不懈。
“我们学校读经,不是做得最快的,也不是最激进的,但我们会一直做下去,我们是小火慢炖式的。”杨旭主任最后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