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阳春华:经典如何改变一所体制内小学

2018-08-03周春伦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吴迪读经春华

本刊记者_周春伦

第一次见吴迪校长,是在一个读经教育论坛上。

她从河南信阳匆忙赶到成都,作为主讲嘉宾之一分享春华小学在体制内开展经典教育的经验。台下的听众上百号人,多来自成都以及周边省市,为传统文化教育从业者、学堂堂主。

整个上午,从入场坐定到讲座结束,吴迪一口气讲了三个小时,没有喝水。中途被掌声打断过多次。现场掌声起来,她不得不停下来等掌声过去,脸上无任何波澜,继续讲。短发,不苟言笑,铿锵的语调,没有客套。

2017年,《读经》杂志第4期以吴迪为封面,对信阳春华小学做过报道。文中写道:“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校园,春华小学已经从创校时的140人发展到今年1800人,六个年级24个班,每个班都在70人以上。创校六年,春华小学迅速发展。”

也是在2017年,春华小学与春华中学成功进行了合并。作为“体制内诵读经典”学校代表,吴迪认为,学校迅速发展背后的最大推动力正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特色办学模式。

从2013年秋季开始,春华小学走上“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特色办学之路。按照学校经典诵读全程规划,六年下来,在正常课业之外,这些孩子还将诵读《弟子规》《学庸论语》《孟子》《老庄》《诗经》《易经》《古文选》等国学经典100遍。目前,合并后的初中部师生也加入读经行列。记者在学校整整两天,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无论吴迪校长、黄丽莉副校长,还是各年级老师,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质,是务实的,朴素的,真诚的。

正如春华小学对教师的要求:“一学两做”:“一学”,终身学习;“两做”,做好本职工作,做到心安。吴迪说,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问问,自己心安吗?

每天早晨,吴迪校长和值班老师会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上学

前身: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

冬天的信阳更像一座北方城市,目之所及是标志性的枯草、光树枝、白色而没有温度的太阳。赤手空拳走在路上,冷风刺骨。就在前几天,一场大雪光顾了这里。

但它着实有些南方气韵,春夏时节树绿起来,河面的水涨起来,其美丽和丰饶程度,远超出人们对一座北方城市的期待。因此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

另一方面,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里汇聚,首先体现在饮食的包容性上:大米与面粉各占据了主食的一半天下。在河南省各市人口排行榜里,信阳市以640万人口排名第七,仅次于古城洛阳。

春华小学位于信阳市浉河北岸,与信阳市政府相隔不到十公里。6年前,这就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距离。

2011年,春华小学初建,周围是一片农用地和几家工厂。随后,工厂倒闭,居民拆迁,几片新开发的高楼在学校旁边立起来,越立越多。如今,毫无当年城乡结合部的痕迹。

出租车一路开往学校去,聊起春华小学,司机立马提高了声调:“那是一所好学校!”据说,想要进入这所学校,并不容易。周围的楼盘也成为学区房,身价大涨。

与六年前相比,完全是两个境况。2011年8月26日,吴迪记得很清楚,那是春华小学正式建成、交付使用的日子,离9月1日开学不到一个星期,意味着留给她和老师们的招生时间只有几天。

压力大,任务重,为了更多地招生,春华小学放开了6岁入学的年龄限制。然而,当招到第140个孩子的时候,吴迪不敢再招了。

和其他人口大省一样,河南省的教育竞争向来激烈。但凡对孩子有些期待的家庭,都不至于让孩子开学在即还没有学上。吴迪担心的是,这所全新的学校是否有能力承担起这样一些孩子、甚至是整个家庭的教育问题。

招生就此喊停,140个学生就成为春华小学第一届入学新生,分为4个班。他们大部分在学龄以下,其中约三分之二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

“吴迪”其人

春华小学学生的冬季入学时间是7点30到8点,第一堂课8点10分开始。

早上7点半,吴迪和另外两位值班老师已经等在学校门口。陆陆续续有家长送孩子来了,走过吴迪身边,孩子熟练地鞠躬喊声“校长好”。有的家长会和吴迪寒暄两句,聊聊孩子近况。匆忙的,则冲她笑笑,打过招呼便离开。

最近流感盛行,请病假的孩子不少,看到几天未见的孩子,吴迪问:怎么样,感冒好完了吗?见记者拿相机拍照,吴迪连忙摆手:别别,我不习惯这些。

在后来的接触中,记者也发现,她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均镇定自若,唯有在面对镜头时显得有些局促。前不久,有媒体问她要照片,她找了半天,把仅有的两张会议照发了过去。甚至,学校的宣传册《务本的教育·师者的使命》里也没有她的照片。

小学部和初中部合并之后,吴迪比以往更加忙碌了。推动初中部读经典这件事情,在这几个月进展不算大。很多事情像纠结在一起的一团乱麻,需要从头去理顺。

吴迪的另外一重身份是信阳市政协委员,近来忙着下乡扶贫。实在抽不开身,她就在学校放学之后,自己再开车去乡里。

初次见面的“女强人”形象记忆犹新,再次见面,她依然没有任何客套地开门见山:学校的各个地方你们随便看,想采访哪位老师、学生或者我,根据你们计划来。

春华小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学”,与中学合并之前,占地比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更小。其主体是一栋容纳2000余人的教学楼。进校门后沿顺时针方向经过绿化道、乐学长廊、农耕文化园,就算是绕学校一周了。

在接手春华小学之前,吴迪是某重点学校的物理高级教师。惯性使然,她对春华小学的最初期待是走“质量取胜”的道路,试图以教学成绩吸引更多的家长。

那时候,学校周围正在征地开发,不少当地居民在这个过程中殷实起来了。底气足了,孩子却更“不好教”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家校沟通困难等等问题,让吴迪意识到,症结在家庭。

一方面,一所新学校急需寻找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迫在的眉睫教育问题需要解决:怎么改变家长?怎么让孩子去影响家长,甚至家庭?接下来两年,吴迪和教师团队四处求索。

“好东西,却不敢大声说”

2013年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吴迪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黄丽莉参加了河南国学文化促进会组织的国学论坛。论坛上,一位国学讲师围绕《弟子规》讲“国学智慧与家庭教育”,正切中春华小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吴迪回忆当时的感受:豁然开朗,这不正是我们苦苦寻觅的吗?回到学校之后,她和黄校长筹划着要在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这个时候,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明确“文化复兴”信号的讲话已经很近了。

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两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发表讲话:“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号: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但是,这一信号真正在普通民众中起作用还需要一些时日。

2013年春季,春华小学开始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引进校园,此时主要是蒙学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孝经》《老子》《论语》。按照吴迪和老师们的规划:从易到难,一个学期精读一本。六年下来,除去最后一个学期,每个孩子也能读完11本经典。

书选好了,用什么时间来读呢?正巧,当年河南省更换小学语文教材版本,而练习题没有及时同步。教材与习题不匹配导致作业效率低。吴迪和老师们一商议,干脆舍弃语文习题,如此一来,至少能节约出三大块时间:孩子做习题的时间、教师批改习题的时间,以及教师讲解习题的时间——将这些时间拿来给孩子读书。

尽管如此,“传统文化”“国学”等字眼都还不敢提,吴迪说,不少家长视之为“封建糟粕”或“封建迷信”。

名不正则言不顺,思来想去,吴迪决定暂借清华附小掀起的“语文主题阅读”方法,以“语文课堂改革”“海量阅读进课堂”来替代“传统文化进校园”。与之匹配,特意增加儿童文学作品,每个月读一本。

她给家长们算了一笔账:一个月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一年下来至少8本,六年下来就是48本,外加11本经典,你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比其他孩子多读近60本书!“这账一算,家长觉得赚了,高兴啊,读书总是没错的。”

于是,就这样摸索着准备往前走了。一开始,不敢大面积铺开,只在一个年级做试点。到学期中,测试成绩一出来,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吴迪和老师们心里的石头稍微落下了一点。

又继续了半学期。老师们发现,预想中孩子对经典的抵触情绪并没有出现,读书速度反而越来越快,一个月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于是改为一个月两本、三本。

终于,2014年,经典诵读在春华小学全校铺开。

“但是,步子始终不敢迈得太快,学生、教师、家长、教学质量考核,在体制内做变革,哪一个方面都不敢掉以轻心,只要有一个强烈反对的声音出现,实验就可能宣告失败。”吴迪形容这几年来的感受,“忐忐忑忑,如履薄冰。”

春华小学国学班上课前行拜师礼

各尽其责,一切都非常有秩序

“入校即是读书时”,已成为春华小学孩子的习惯。来得早的孩子会主动拿出书开始诵读

“不如让经典来说话”

学生读的第一本书是《弟子规》。新生入学第一个星期,没有正课,孩子们唯一的学习内容是将《弟子规》诵读100遍。

读完之后要践行。上课行拜师礼,下课行谢师礼,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相互友爱,在校园里见到杂物要弯腰拾起,在家里帮助爸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它们统统被纳入“学校力行五个一”与“家庭力行五个一”,成为春华小学的常规活动。此外,课间铃声是《弟子规》和《三字经》,课间操是老师们自己创编的“弟子规操”。

记者在春华小学两天,整个校园走下来,地面、楼梯、角落没有一点垃圾。不时有经过身边的孩子停下来鞠躬问好,我们也赶紧欠身做回应。

河南省大部分小学实行走读制,中午只有少数孩子留校。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每天要入校两次,出校两次。春华小学校园小,孩子多,出校入校却很有秩序。课间尽管嬉笑,却没有任何孩子大声尖叫,或者胡乱追逐。

黄校长说,诵读《弟子规》的过程没有讲解,孩子就像唱儿歌一样,尽管去读去唱去做就可以了。如今来看,这些囫囵“吞”进肚里的经典,已经在开始显示它的作用了。

一开始,老师们对这种方式也有怀疑:“天天读,读了不讲,到底有什么作用?”

“读经推广第一人”王财贵教授曾将当下学校的教育方式称作“懂了才教的教育”:“要教得很清楚,让学生学得明白,这一步懂了,才可以教下一步。”如此一来,低年段的语文教材就只剩下“小猫跳,小狗叫”。这恰恰是将“科学学科”与“非科学学科”的教育混为一谈。王教授认为成人无法读经,正是因为有此分别心,他对成人读经的第一忠告就是:先把自己当个孩子。

退一步讲,孩子读了这么久的经典,究竟懂还是不懂呢?

国学班(春华小学唯一的学前预备班,以诵读经典为主)有一个名叫程梓煊的孩子,5岁出头,在学校读了一个星期《弟子规》,周末,爸妈带他回乡里看望奶奶。快进家门的时候,妈妈和往常一样招呼婆婆:“妈,我们回来了。”这时候,小孩子突然一本正经地夸奖说:“妈妈你真棒,你这是做到了‘出必告,反必面’!”

吴迪

吴迪说,你看,这不正说明孩子懂了吗,不但懂了,还会运用。吴迪每天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上学,初衷就是希望有更多和家长交流的机会。不久前,四年级班里的一位家长在朋友圈讲述了家里发生的故事:一个周末,她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中午一点半还没有回家。想到家里还有两个宝贝等着自己做午饭,她匆匆忙忙往家赶,一边想家里还剩些什么菜。结果,等她到家打开门一看,立马酸了鼻子:饭菜都做好摆在桌上了,一盘黑乎乎的炒鸡蛋,一盘土豆,两个孩子端端正正坐在桌前等她吃饭。

据家长反映,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有意识地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很懂礼貌,尤其和长辈一起吃饭,懂规矩,知礼让。

道中书院于2017年从郑州搬至信阳郝堂村

道中书院致力于推广成人读经以及体制内国学师资培训,图为“孟子班”的学员正在读经

转折:结缘道中书院

不到一年时间,春华小学的招生开始出热度。2014年秋季,想要进入春华小学就有一定难度了。

但吴迪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从2013年到2015年,吴迪和学校领导团队走访了很多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学校。

他们发现,很多学校依然停留在“校园环境创设”这一步,张贴一些仁义礼智信的标语,开展一些“来如风,去无踪”的特色活动。也有学校和春华小学同样诵读蒙学经典,“今天读,明天读,明年还读”。看了一圈下来,没有吴迪想要的东西。

如今,吴迪再反思那一个阶段参加过的传统文化培训和讲座——“主要是通过语言、故事、范例去感染人,去感化一部分人,让人去模仿。人家怎么做,你就学着怎么做,那是一种模仿。一段时间之后,一旦离开这个充满正能量的模仿环境,或者遭遇不良环境的时候,就土崩瓦解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校做传统文化做不长久。它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一种觉醒,发自内心地去修养自我,去孝敬父母,去尊重老师等等。模仿的东西最容易被社会现象给引诱,他没有找到模仿的东西背后的根。”

“根”,也许就是当时吴迪心里在寻找而口中没能说出来的东西:传统文化的根、经典诵读进校园的落脚点——当时的春华小学急需在理论和方法上得到支持和引导。

机缘很快就出现了。2015年寒假,也是各种巧合的结果,吴迪参加了道中书院组织的“孟子班”。

当时的道中书院还在郑州,成立于2011年,它秉承的是王财贵教授的“老实、大量”的读经教育理念,主要推广成人读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体制内校长老师读经”。

对于“进体制”,王财贵在《读经教育百问千答》里做过回应,他说,“其实我最理想的读经的地方是学校……我们最后希望的是,教育部直接从体制上做改革,把读经列入体制课程。”他将其称之为“融入式读经教学法”,做不到全天读经没关系,不改变行政体系没关系,甚至也不需要改动课程表,只需要利用零碎时间读起来,一有时间就多读、大量读。

读经教育在体制内能否打开局面,关键点在“成人”身上,尤其如吴迪等“一校之长”。这也是道中书院的着力点。

那个寒假,吴迪在道中书院“老老实实”读了12天《孟子》,早上五点十分起床到晚上九点半就寝,期间除了用餐和午休时间,白天都用来读经,晚上研习理论。

这一读发现,“原来自己错了,走偏了!”知道自己错了,内心还兴奋得不得了,吴迪说,那个困惑自己很久的问题,一股脑子烟消云散,豁然开朗。

“《弟子规》很好,很有用,它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去做,做多了,也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内心。但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还得到四书五经当中去寻找‘根’。”原来,“不是从易到难,而应该从高到低,直接从四书五经入手。”

吴迪记得,读完书从郑州回来的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

一下火车,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家里还在等着自己回去做元宵饭。先生开车来接她,她也顾不上其他,脑子里都是读经,兴奋得讲了一路。

亲子共读

国学班不教拼音和识字,但一年下来孩子的识字量非常大

体制内“读经”

兴奋归兴奋。之所以立马生出对读经教育的亲近和信任,吴迪认为,源于这几年来春华小学做经典诵读的经验和反思。

作为一校之长,承认自己错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全校立马做出改变更是一件难事。正月十七一开学,吴迪没有丝毫犹豫地把这两件事情都做了。

从2016年开始,春华小学正式转向读经教育。孩子在入学第一周读完《弟子规》100遍之后,立马从《论语》开始读。每周一三五第一堂课为固定的读书时间,依次为《论语》《中庸》《孟子》《庄子》《老子》《诗经》和《易经》。

孩子读,老师也读。春华小学规定,除了英语和数学课,其他课的前20分钟都用来读经典。如此一来,老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内容重新规划、整合。“成人改变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包括家长、老师。老师原本已经有一套上课的方式,他不愿意去改变自己已经轻车熟路的东西。老师不成长,学生怎么成长?”吴迪说。

在教师读经这件事情上,吴迪“铁了心”,她对经典有一种坚定朴素的信任,她相信只要老师跟着学校的步子,如王财贵教授所说,“先读起来”,总有一天他们会感谢经典。

至于“包本背诵”,春华小学的态度是鼓励,但不强求。吴迪和老师们想了很多方法鼓励孩子包本。教学楼一楼大厅进门处黑板上,张贴有“包本喜报”,日日更新。每天早上,孩子上学的第一件事情是去看一看喜报上又新增了哪些名字。

当学校出现了第一个将《论语》包本的孩子,吴迪特意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他,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奖励给他一整套经典。回家之后,这孩子突然说:“妈妈,我以后一定要上清华北大!”这位家长听完之后激动得不得了,孩子立志了。

王财贵教授有一个很有名的“13岁”理论,13岁之前是孩子记忆的黄金阶段,这个时候应该大量地积累经典,就像牛吃草,尽管往肚里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逐步成熟,自然会在“反刍”的过程中享受到经典的营养。

有人质疑,是否说经典就代表了一切?吴迪说,不是。谁都提倡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不代表同时发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一个过程。即便种庄稼也要把握时间,该种水稻的时候,你去种小麦,时机不成熟,怎么收获?

前不久,信阳市举办“中原大讲堂”活动,春华小学5名志愿者老师和其他学校老师共同为活动提供服务。活动结束,一位平日不轻易表扬人的领导特意找到吴迪,跟她说:“你们学校老师的素质真是太好了。”

事实上,近一年来,无论是学校的教师团体活动,还是学科竞赛,春华小学始终保持着优秀的姿态。

无论当初认同与否,长年浸润在经典里,春华小学整个校园氛围、教师团队氛围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教师自己也有了改变。吴迪说,只是他们还不自知。

两份“答卷”

2017年7月,春华小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了,综合成绩排名信阳市第三名。以这批孩子入校时的基础,这份“答卷”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

“入校即是读书时”,这已成为春华小学孩子的习惯。见到有不少孩子主动到走廊里读书,记者问其中一个五年级小姑娘这是什么原因。她很自豪地说,大家都是来找老师包本(背诵)验收的,根据年级的不同,有的包《大学》,有的是《中庸》,有的全包,有的半包。而她今天准备包的是《论语》,全包!她说,自己班里已经有五名同学将《论语》全本背诵完成了,如果今天成功,她将成为第六人,明天早上,她的名字将出现在教学楼门口的包本喜报上。

还有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来自家长:由吴迪组织的周末亲子公益读书会,从最初参与者仅寥寥数人,到现在“响应者众”,读书地点因容量问题被迫一次次更换,直至更换到学校最大的阶梯教室。

无论多忙,吴迪坚持要亲自带家长读书,给家长讲课。她说,“学校和家长之间就好比一对夫妻,夫妻关系和谐,咱们共同的孩子才能在这个大家庭里快乐成长。”

不少家长主动向吴迪要整套经典读本,一问才知道,家里小的孩子读经典,影响到已经上高中的大孩子,大孩子也主动要求要一起读。还有不少为亲戚朋友带书,为邻居带书。

四年级马老师班里就有这样一位家长,不仅支持班里读经典,还以一己之力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布置好,公益性地请其他家长过去读书,一起交流育儿心得。小区里孩子的家长也都被她带动起来。

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学校影响家庭,这正是春华小学打造“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特色教育的初衷。如今,这份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越家庭,到达了更宽广的社区、社会。

2017年9月8日,河南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从2017年秋季开始,各中小学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

对无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信号。而对春华小学来说,期盼已久的“名正言顺”终于到来。

猜你喜欢

吴迪读经春华
木碗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待到春华烂漫时
我们该如何表达苦难?——读黄春华《扁脑壳》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生查子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
春华而后秋实
“不加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