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评价实践思考

2018-08-03邹荣亮

关键词:茯苓桂枝肌瘤

邹荣亮

(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宏康综合门诊部,云南 昆明 650000)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盆腔肿瘤,已经报道的发病率为22%~25%[1]。当前患者症状最重要的就是月经紊乱,腹部肿块、盆腔痛、不孕等压力效应。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米非司酮医治子宫肌瘤,有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对于医治早期子宫肌瘤会更可观。因此笔者想对在医治早期子宫肌瘤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的临床疗效做一个评价和实践思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出我们医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临床上已经诊断为子宫肌瘤早期的患者共计50人,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的平均范围35.47±2.8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的平均范围36.99±2.56岁。两组患者比较,在年龄和病情程度等指标上是相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伦理委员会相关规定,患者都知情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将单纯服用米非司酮的方法施用于对照组,患者在就诊时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每日1次,每次为20 mg左右,都在晚上服用,连续服药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将中西医结合(即服用米非司酮加上桂枝茯苓)施用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桂枝茯苓中药药丸,其主要成分是茯苓25 g、白术20 g、瓜蒌壳16 g、枳实12 g、檀香7 g、丹参25 g、制附子12 g(先煎)、桂枝12 g、薤白12 g,穿山甲10 g。痛甚者可加夏枯草30 g(先煎)、穿山甲量增加5 g。患者根据医嘱,一次服用一剂中药,每天服用2次,3个月是一个疗程,患者要连续服用2个疗程。患者用药在月经结束后最佳,且月经期间,可以暂停服用中药。

1.3 观察指标

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用药之后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以及两组治疗子宫肌瘤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测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和标准差记录,且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指标以及用x2值计算相关构成比差异,P<0.05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都可以将子宫肌瘤体积减小,但是相比于单纯用米非司酮,添加桂枝茯苓药丸子宫肌瘤体积下降幅度更明显,两者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来说,是十分显著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体有效率进行比较(92.49% vs 80.34%),前者明显更具优势,这种优势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肌瘤体积以及总有效率比较

3 讨 论

在以往的报道中米非司酮可以有效地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调节体内激素,治疗子宫肌瘤,本次试验也证实了这个观点。米非司酮可提供一种有效、基础的术前治疗方案,与子宫肌瘤和子宫出血的妇女相关。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等。无需经过药物处理,自行好转。但是米非司酮停药后可能会有复发,因此治标不治本是米非司酮最大的遗憾。所以目前临床上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添加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中药的成分可以从集体内部对患者身体功能进行调节,对于患者来说可以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等,因此可以对子宫肌瘤有着更长效的抑制作用,能够从本上来说恢复子宫的生理功能,具有更可观的临床疗效[2]。同时中药相比于临床来说,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没有副作用和依赖作用。

综上所述,就临床上医治早期子宫肌瘤来说,施用米非司酮和桂茯苓药丸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更具临床成效,应该在临床沿用。

猜你喜欢

茯苓桂枝肌瘤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云茯苓
云茯苓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喊魂
我的发现
吃到自然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