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评课

2018-08-02李峰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环节新课程

李峰

课程改革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看看我们的备课:已经注重三维目标的设立,有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设计;听听我们的课堂:学生有探索、有讨论、有交流;瞧瞧我们的说课:理念新、观念新、理论底蕴厚实,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了解了解我们的考评:有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百分制成为了等级制。我们的老师似乎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已经率先走进了新课程。然而我们不得不来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新的课堂,静下心来看看我们的学生在这过程中得到些什么?听课,是教师认识课堂,研究课程,提高授课水平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较之与传统的听课,听课也应随之变化。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经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一、要树立新的听课观念

1.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学生在课堂中要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多的表现空间。 如果一堂课只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互动交流,或者仍是教师的“独占”课堂。那么,在解放学生,面向全体上就应该打上问号。听课者既要倾听学生的言语,也要观察学生的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广阔天地,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拓展思考的空间,放飞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2.要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一定的联系,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带进课堂。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真空的教育,而且,也不会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有教师在课堂做到了这一点,聽课者还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方式。教师对它的加工处理是否到位。以及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

3.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新课程的推动过程中,只有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在的生活和课堂 。听课者既要关注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了哪些方法,还要分析为什么要用,有多大实际的推动作用。听课的过程中既要做好纪录,又要善于思考。

4.要关注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学生身上,存在着多种智能,教师不能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否定学生的其他的智能。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不但指学业水平的发展,而应该是诸方面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注重听课方法的技术性

有的教师也明白听课的重要性,但由于课堂内容呈现的太多,在听课时不太清楚怎么听,这是因为还没有掌握听课的技术。听课的四个观念已为听课大致说明了方向,怎样观察、分析课堂行进的状态和结果。要有一定的方法,甚至借助一些工具,这就是技术性的问题。有的教师借助图表,选择目标学生,用符号表示主动回答和被动回答的次数,借以考察课堂的情况。

三、选择重点内容

毕竟,一堂课呈现的资料太丰富,一个人无法把握它全部的信息。所以,听课过程中还要把握重点。

1.听教学环节。教师是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教学环节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听教学环节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整堂课的情况。

2.听承接语言。就是听教学环节之间是如何进行衔接的。过渡是否自然,是否符合情境,思路是否流畅,符合逻辑。

3.看师生互动。看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师生是如何互动的,是单向互动,还是多相互动,互动是否是乱动,有没有偏离方向,互动中有没有呈现动态生成。活动设计有没有必要,教师处理得是否合理,效果如何。

4.看时间分配。看各个教学环节,分别占多长时间,分析教学时间安排是否是合理,是否有利于突出重点,有利于消化难点。

5.看板书设计。要看有无错误,布局是否合理,能否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详略是否得当,重点是否突出,层次是否分明,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看评价是否多元。要看内容是否多元,是否只是单一学业成绩为评价内容。看评价是否多元,是学生参与,还是仅有教师评价。评价语言是否中肯,具有鼓励作用。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环节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浅谈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