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共促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
2018-08-02任洁
任洁
摘要: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塑造和培养。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幼儿园和家庭要形成合力,從多方面入手采用适合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助力。
关键词: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 方法
0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塑造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高中以及大学教育相比,更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幼儿阶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好的行为习惯一经形成,将会成为幼儿今后认真学习和健康生活的助推剂。众所周知,习惯本身具有强大的力量,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而不好的习惯核能也会毁掉人的一生。因此,在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培养越早下手越好。幼儿阶段的孩子们一经具有模仿和简单分辨是非的能力。幼儿园和家长要重视对该阶段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强化他们的习惯意识。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活动中,利用环境、集体教育、区域游戏等外在条件,多途径、多方法入手,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帮助幼儿从小就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幼儿园来说,日常的保教工作纷繁复杂,安全、卫生、区域活动、集体教育——每一天都是满满的工作。但是我们没有因为忙而忽略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幼儿园一直坚持“一个中心,双轮驱动”的培养模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培养和发展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中,“一个中心”就是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一切活动的设计与开展都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双轮驱动”就是平衡好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等方面,家、园双方要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家园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言行,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父母要精心为孩子营造温馨、快乐、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家人的关爱,使他们拥有一颗善良、友爱、快乐、纯真的童心,让他们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走向社会;同时,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和孩子平等交流,并且在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谨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一、少代替多指导,少溺爱多尊重
在经济迅猛发展、物质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大多数家庭把孩子当成了“宝贝”,“4+2+1”的现象司空见惯,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四位老人加上爸爸、妈妈,六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把孩子放在了心尖尖上。家里的一些家务活,即使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家长也不会让孩子去干,而是直接包办、代替;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即使是一些无理的要求,家长们也会想方设法满足。殊不知,正是这样的溺爱、代替,扭曲了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导致孩子们性格上的缺陷和行为上的缺失。聪明的父母,应该是有正确的育儿理念的,是能够把孩子当做独立个体去尊重和平等对待的。在于孩子的接触、交流中,父母要善于使用表扬和批评。当孩子需要支持与鼓励的时候,多说“这件事你做得真棒”“地扫得真干净”类似的话语;而当孩子得意忘形的时候,家长也会用“你还得继续努力呢”这样的话警醒他,是他“生活的小船不至于跑偏”。对于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或是家务活,家长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如果孩子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家长能够在一旁加以指导就可以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实践当中一点一滴地习得和培养起来的。
二、少说教多示范,少冷漠多交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研究调查,我们发现自身修养好、素质高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就会很优秀,行为得体,落落大方、语言表达流畅。因此,作为孩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孩子做行动上的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好。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公共场合轻声交谈、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动物——从生活的细节入手,让孩子们从父母身上看到向善、向上的力量,慢慢树立起属于自己的人生态度。当然,我们要提醒家长朋友的是,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切不可用严厉的苛责、没完没了的絮叨来代替榜样示范、行为引领。因为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也有叛逆心理,父母的苛责和絮叨,只会加重他们的逆反情绪,结果变成父母越使力,幼儿越抗拒,适得其反。
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父母,要学着和孩子做朋友,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现在的年轻父母,有的由于忙工作、忙事业,总是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带,殊不知隔代教育往往容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爱耍小性子、喜欢胡搅蛮缠、不爱劳动、不知道礼让他人等等;有的家长工作并不忙,但是他们总是嫌弃孩子太小、太闹,不爱和孩子交流,面对孩子一起玩耍的要求,他们要不是直接否定,要不然就是保持不了三分钟的热度,他们总是让孩子们玩手机、看电视要不然就是玩电脑游戏来打发时间,这种冷漠的、不计后果的处理方式,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是极其不利的。在家庭生活中,饿哦们提倡家长和孩子保持亦亲亦友的关系,父母真正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守护者。多和孩子一起玩玩游戏,诸如搭搭积木、插插拼图、画画、讲故事、下棋——和他们一起动手、一起动脑、一起玩耍、一起快乐。总之,父母要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方式拉近孩子与自己的距离,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其次,我们来说说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具体做法。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媒介和桥梁。在幼儿园,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家人以外的陌生人相处,如何自己应对突发的一些小事件,如何自己进餐、如何自己如厕、如何自己入睡等等事情。幼儿园按照工作规程的要求,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为重点,将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应该说,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引导,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行为影响良好行为的形成
我們都知道,幼儿的模仿力极强,在家他们模仿父母,在幼儿园教师又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可谓是“有样学样”。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做到谈吐文明,举止文雅,接人待物热情大方。比如,每天早上教师在接幼儿入园的时候,要主动微笑,和家长、幼儿打招呼,互问早安;在得到帮助的时候道声谢谢;集体教育的时候轻声慢语;幼儿入睡的时候放轻脚步;看到教师或操场上的垃圾主动收拾;不随意采摘、践踏花草—— 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幼儿教师能关注到,就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实,我们常说的“行动大于语言”也就是如此。教师的榜样力量会感染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公德、有爱心的好孩子。
(二)幼儿教师要多引导树典型,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
幼儿园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方。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在室内区域游戏、户外游戏、集体教育等环节入手,引导幼儿在衣食住行和与人交往等方面的正确行为,在活动中让幼儿了解应该遵守的规则和行为准则。在引导的过程中,对于那些特殊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比如自闭的幼儿、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与人交流;胆小懦弱的孩子,教师要引导他们勇敢自信;邋里邋遢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讲卫生——当然,在引导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的方法,多树立幼儿当中行为习惯比较好的孩子,让幼儿感受来自同伴的力量,以便帮助孩子们尽快建立起行为准则,逐渐养成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等良好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不管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形成“家庭+幼儿园”双轮驱动的培养模式。对于已入园的幼儿,幼儿园要承担起培养的主要责任,家庭、父母爻密切配合幼儿园,双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说,幼儿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家长微信群,由幼儿教师定期向群里传送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国内外先进的育儿理念,或者是邀请在培养孩子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家长谈谈自己的育儿经验等等;还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园地之类的机构,让家长辅助、配合幼儿园做一些工作,提高家长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程度,从而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共同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郑佳珍,朱炳昌.幼儿养成教育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版,2005.
[2]梁志燊.幼儿好行为养成教育丛书——生活习惯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启航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