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调研
2018-08-02向伟林逄增阳周成臣
向伟林 逄增阳 周成臣
摘要: 本文作者均为华东理工大学在读本科生,试图从自己观察和了解的情况入手,展开具体调研和相关数据分析,从而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学生视角 数据分析
0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方法
(一)研究缘起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华东理工大学举行了一次校领导与学生的座谈会。作者有幸参与了此次座谈会,并提到了对于目前思政课堂教学的一些想法。校领导在肯定的同时,希望学生把自己对于课程教学的诉求和建议反映给自己的思政课程老师,便于课程改进。会后,作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加客观的反映学生的诉求呢?于是,作者便开始最开始的了解与咨询,向同学们了解普遍的想法和诉求。适逢学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要进行实践学习,选定课题进行研究展示。于是,作者找了另外两位同学一起开始做这个思政课程主题的调研。在这期间,几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环节,对学生想法有了一个量的测定。接下来一学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上,他们延续了这一课题,并作为实践环节的一部分,增加了其他高校基本情况的调研和成功案例的分析,进一步丰富了调研的内容。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调研是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的成果,体现着实践教学对于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调研以华东理工大学在读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真实地反映学生对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相关教育的想法;了解学生对于相应课程的学习和成长诉求;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先进做法并分析其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原因,从在读学生的视角,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提供若干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用以了解和统计学生目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态度和看法。要得到相对准确和真实的数据,问卷设计的科学性是关键。设计环节中,主要考虑了如下方面:为保证每一份问卷的质量和有效性,问卷要尽量用更少的题目问更关键的问题,使更多的同学愿意认真填写这份问卷,也使每一份问卷都真实可靠;为便于对于研究对象分类和进行交叉分析,问卷设置了性别和专业等基本信息题;学生态度评价和了解度从选择题入手,分别从课程内容、形式、学生参与、学生展示、评价方式、满意度等各角度展开,依次考量相关统计量;为了让某些同学说出自己的其他想法,设置非必填的填空题,便于多方面收集意见;调查对象尽量涉及各个年级、各个专业。
2.咨询考察
一方面,借助几位参与成员的高中同学关系网,线上咨询全国部分重点高校的同学关于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做法,以及他们的态度衡量。另一方面,线下面对面咨询身邊同学,发掘大家喜欢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3.网络信息搜集
为使本次调研反映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最新情况,便需要了解全国各个高校最新的先进做法和典型方式,然而文献里面的资料十分有限而且相对陈旧,所以调研就从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等入手,寻找并了解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相关内容。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设置了12个问题,其中有单选题3道,多选题8道,问答题1道,采用线上调查的方式,共230人填写了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18份,有效问卷率94.8%。问卷所得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个别访谈主要针对部分受访者的个别看法进行展开。作者就知晓度、认同度、课堂评价、参与度、课程期望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一)普遍知晓且认可度高
调查发现,68%的同学完整地知晓高校思想政治课程4+1的构成,完整知晓度还是较高的。其中,87.6%的同学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概(以下简称毛概)和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81.2%的同学认为包括中国近代史纲要,91.7%的同学认为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79.8%的同学认为包含形势与政策课程。同时也可以看出形势与政策课程和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存在一定误解,以至于部分同学其不包含于思政课程体系。
(二)课堂气氛一般,学生参与度较低
在问及上学期的思政课气氛状况时,仅有30.7%的同学认为课堂生动、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而大部分同学觉得课堂压抑、学生参与度较低,较难提起学习兴趣。从课堂参与度来看,作者将其分为四类: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发言;听讲但注意力有时不集中;不听讲,依赖考前突击;态度散漫,有时会故意逃课。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1%,52.7%,28.4%,2.8%。可见,能做到认真学习积极发言的同学实在是少数,过半的同学听讲但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超过1/4的人不听讲甚至逃课。这个数据应该说是很好的反映了目前的课堂状况和学生的积极性。
(三)实践教学是普遍需求,新青年有新想法
针对同学们的普遍需求,问卷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了解,发现同学们更喜欢的是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教学内容,更期待的是能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了解更多窗外事的实践类的教学方式。具体分布如表2-2和2-3所示。
从教学内容来看,学生最大的呼吁便是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而教学方式上也是可以明显看出最大的期望便是实践教学。另外,针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也有过半的同学认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是最大问题。而针对实践形式,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方式依次为: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参观考察、人物访谈、其他。
(四)意见抒发,课堂气氛和实践教学问题仍是重点
另外,问卷设置了一个填空题: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有什么期待?可从课堂形式、教学方式、成绩评价和考查方式等角度阐述。用以广泛而具体的收集大家的看法。200多份问卷中,有34位同学有效选做这一道填空题,语句虽然有些粗糙,有些随意,但短时间内给出的匿名答案应该能够反映学生的首要诉求和想法。总结来说,学生的诉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试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的问题,如何避免仅仅突击背诵来完成课程学习;课堂气氛问题,期待更多互动和形式多样化的课堂;给分问题,部分同学要求给分高一点,不增加刷分负担;还有一部分同学希望增加分数的区分度;较多同学提出课程如何与学生发展和课外实践结合的问题;也有同学认为近代史刚要等教材可读性不高,图片等偏少。
(五)交叉分析,专业差距明显
除了对每个题的选项分布做了分析,还对学生的专业和其他选项进行了交叉分析。从数据来看,不同学科的同学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本认识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然而在课堂气氛、课程意义的认识、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认识均有部分差异。而对于性别来说,同样也有差异。同一节课的同学专业相对集中,是否可以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也是可以考虑的。
三、全国部分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分析
(一)全国部分高校思政课基本情况
以下数据均来源于参加调研的几个同学对于其他高校同学的咨询,均是普通学生观察的视角。选取的高校集中于国内重点高校,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可以发现,平时分比例、考试(考察)形式等虽然对学生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更大的是每个学校的亮点活动。实践教学落实到位,教学形式创新的学校,学生积极性相对较高。
(二)全国部分高校思政课程特色方式举例
对于各高校思政课程先进做法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高校官方微信、微博以及各大教育性质的微信公众号,反映了一些高校“别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呈现不同的特色,但其中又有许多相通之处,对于有相似情景的高校,值得借鉴和学习。
四、一些建议
根据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的现状以及表达的普遍诉求,通过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基本情况的对比,以及对于先进案例的学习,特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设置平时分比例。并非说平时分比例越高,学生积极性越强,二者存在一定的联系,并非严格的正相关,要根据每个学校实践教学等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设定。另外,增加平时分也不应该是随随便便就增加的,应当是建立在提高平常学习的效果和时间上,尤其对于课外实践教学,就应该分配较大一部分分数到这上面去。
(二)实践教学的落实和严格考察。目前很多学校的很多思政课堂都有实践教学或者课堂展示环节,然而学生参与度和参与热情还是不够的,从而学生的落实情况和重视程度是没达到效果。其原因归结于学生是在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做相关课程研究,所以展示的内容都浮于表面,基本都是随便在网络上找一点东西做一个PPT就去展示了,没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所展示的内容只是纯粹复制过来,都没有一定的逻辑性,而且展示过程也比较随意,没有达到锻炼学生展示和表达的能力。实践环节应该要求学生的实践活动真正走出课堂,去祖国改革的前沿考察,并留下照片或视频等证明材料。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展示的逻辑性和演讲的较好效果,应当对于学生的不足予以指正,学生才能真正取得进步。同时,要根据学生实践的实施过程和展示效果以及课题报告的质量要给学生的平时成绩一定的区分度,否则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很受影响,当然,愿意重新改正提高质量的同学也应该给予机会和一定支持。
(三)对不同学科学生进行针对教学。很显然,根据问卷结果进行的交叉分析,不同学科的同学对于思政理论课程的了解程度和需求程度是不同的,尤其是毛概这种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领域的科目,不同专业的同学想更多摄取的也是有较多不一样的。同时,很多学校学生选课相对集中,一个专业的学生基本都在一个教室上课,便于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
(四)部分课程教学进行流水作业。这一做法在有些学校实际上已经有先例,例如华东理工大学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分版块由不同老师教学。不同的老师在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板块各有专长,可以让几位老师去给同一个班级上课,讲解自己专长的领域,使得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多位老师,还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同时,老师讲自己擅长的版块也会显得更加的游刃有余,更能做到深入浅出。尤其在毛概课这种内涵丰富的课程值得借鉴推广。
(五)思修课程,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几门思政课程中,可以说思修与个人发展、价值观树立以及个人生活的联系最为紧密,最容易讲一些接地气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可以从学生关心的职业发展、感情生活等各个方面说开去。
(六)丰富课堂形式,调节课堂气氛。从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等的案例可以看出,课堂形式对于课堂气氛的重要性,丰富的教学方式值得更多人去思考探索。即使是教学PPT的制作也应该比较讲究,如果是大红的背景再配上一段又红又专的话,想必学生的积极性提不起来。针对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没有图片不能直观理解的问题,正好可以用PPT来克服这一问题。学生不要求PPT有多炫,但是至少看上去应该舒服。同时,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些视频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七)利用新媒体,与时代同步。新媒体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而且毫无疑问的是学生喜欢这一媒体。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才干,招募学生团队来运营学校的思政公众号,另一方面可以发布学生的一些文章和课程想法,也可以展示学生的课程实践成果和课堂展示内容,让学生通过参与来增强积极性,以宣传先进带动积极性,用范例为其他同学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发布各个老师的一些心得,使学生能够更加便利地了解所有老师最新的课程或教学地心得和想法。
(八)请校内外大牛走进课堂,名师引领。永远无法否认的便是偶像效应,一位在专业领域有巨大影响的人来授课,哪怕是一节,对于学生也是愿意倾听地,也是受益无穷的。正如前文所说,毛概虽然属于一门思想政治理論课,但其内容却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法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要能够从学理上把这门课上好,估计只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老师了,如果把他们请进课堂,学生肯定又是不一样的体验。
(九)校领导授课,增强上下接触,提升学生重视程度。校领导对于学生来说,象征着权威,象征着相关内容的重要性,学生首先便会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自然也会更加认真的学。同时,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直接向校领导反映诉求,校领导也可以直接传递关怀和殷切希望。相信校领导面对面的谆谆教诲对于学生的启发作用是很强的。
(十)活动引领,学生参与。从南航等的案例中可以发现,90后、00后学生个性张扬同时多才多艺,如果能把他们喜爱的东西融入到一场与思政课相关的活动中,应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思政课堂可以考虑与学校的的思想文化节等一起举办系列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也可以举办一些课程相关辩论赛之类的活动,喜欢表达的同学一定可以融入其中。
有偏颇和狭隘之处,希望能够对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一些参考意义和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花静轩.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的几点认识[J].西藏教育,2013,(02).
(作者简介:[1]向伟林,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在读本科生;[2]逄增阳,周成臣,华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