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全能生”2018年高考全国卷26省3月联考乙卷
2018-08-02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发端。在世界文明史上,历史悠久的几大古老文明,都曾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如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圣书字。黄河流域汉字的出现,是中华文明时代到来的灿烂曙光。数千年来,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等古典文字,与它们所代表的伟大文明一样,都被历史的长河无情湮没而先后失传,唯独汉字与伟大的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成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典文字体系,并在信息化时代依然焕发出蓬勃生机。
汉字记载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也传承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可以说,走进汉字世界,也就走进了中华文明的宏伟殿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旅美著名学者唐德刚先生曾说:汉字即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汉字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造福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汉字文明对世界尤其周边国家也产生过长远的影响,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甲骨文是现行汉字的早期系统和源头,尤为需要我们子子孙孙传承和珍惜。不仅如此,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光大汉字文明的使命,让中华文明为人类所处的这个激烈变化的时代做出独特贡献。
汉字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灾难深重,中华民族经历了列强侵略的惨痛历史,汉字与中华文明也同样遭受了西方文化侵入的强大冲击。曾几何时,汉字被当作落后的文字,几乎面临灭顶之灾;废除汉字,施行西方拼音文字,曾经成为某些时期的主流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汉语汉字也成为世界上热门的语言文字,孔子学院遍布世界,汉字文明再次大放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不竭源泉。因此,珍惜先人遗产,光大汉字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11月30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除了中华文明以外,历史悠久的其他几大古老文明也都曾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可惜都在历史长河中同时湮没并失传。
B.汉字不仅记载、塑造和传承了伟大的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各国产生过影响,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C.汉字的出现不仅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而且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因此成为中华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
D.汉语汉字已成为世界上热门的语言文字,汉字文明与伟大的中华文明一样,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将汉字和其他几个古老文明的文字对比分析,意在论述汉字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典文字体系。
B.文章第二段援引旅美著名学者唐德刚的话,论证了汉字不仅传承了伟大的中华文明,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C.文章第三段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指出汉字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论述了民族兴则汉字兴的道理。
D.文章第四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话,从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两个方面论述了光大汉字文明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历史悠久的几大古老文明,都曾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没有文字的发明,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进入崭新的文明时代。
B.为了让中华文明在当今为人类做出独特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每个子孙后代都应肩负起光大汉字文明的重要使命。
C.如果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没有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那么废除汉字仍然有可能成为某些时期的主流声音。
D.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光大汉字文明的重要途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半升葫芦
徐 庶
中年,像个躬身的逗号,也如母亲赐我的这只葫芦,回首记不得自己呱呱坠地的起点,也看不见飞鸟无痕的终点。
5月中旬,我给母亲说,最近心情不佳,想去看看西湖,最好带上葫芦,把半生积压的苦楚都倒干净,回来好有个新……,我话还没说完,71岁的母亲立刻心领神会,点头应允。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出去走走,带上葫芦!
8岁那年,父亲开着那辆六轮拖拉机,从老家的悬崖上,直接开进了血染的夕阳。当时,我正在打谷场上与一群小伙伴滚铁环。等我跌跌撞撞爬到崖上,母亲已哭成一个湿漉漉的泪人。母亲把她半生的热血哭成了一片汪洋,那时,我开始惊惧水,惊惧带有体温的水,眼前仿佛有一片湖,淹没了我的父亲,又想拽走我的母亲。
关于水的黑色记忆,一直刺痛着我的童年。以至于母亲怕老家到处分布的堰塘夺走我,葫芦成熟时节,便专门给我做了一个祈福的葫芦,掏心、晒干后,一葫芦水刚好放了母亲盛米的米斗半升,于是,这个葫芦就叫“半升葫芦”。有葫芦庇护,我中考那年,超30多分顺利考上云阳师范,成为老家蛤蟆洞方圆十里第一个跳出农门的人。
说走就走,到西湖已是傍晚。走在湖边,有灯光或明或暗,名声在外的西湖并没有重庆朝天门的夜景那么迷人。夜色有一点点凝重,似乎一不小心,便要把每一个人的心事拧出水来。
次日一早,我再次来到湖边。这次,西湖像丰韵欲滴的西子一样,诱惑着我的视觉。荷花正当时,5月的微风正当时。碧绿的荷叶,一片一片,仿佛无数个西子正在早朝的皇宫舞蹈。我想,在这样一湖浩荡自足的荷花面前,我的那点委屈和酸楚实在有些小气。蜻蜓是多余的,相机是多余的,嘴巴是多余的,人间一切赞美都是多余的!这一刻,西湖只要安静。不要拿相机绑架她,不要用大嘴虚构她,人间的浮躁、狂热、功利,西湖似乎都不为所动。
我低下了头,从断桥上过去,5月,我把残雪化在心中。冬天,只要有雪,断桥都可以化,宿命如此。而我们,遇上冰冷的风霜又如何?再覆盖一些冷冷的残雪又如何?
上了孤山,我在湖边坐了良久。我用葫芦取了水,尝尝,西湖水淡淡的,与重庆的嘉陵江水并无明显区别。记得有个圣人说过:心有块垒的人,心中的郁结一旦成疾,江水是冲刷不掉的,因为江水太急。唯有静如处子的湖水,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仿佛世间许多事,都需要这样的良医。
孤山因何得名?我想,该让那些心有孤寂的人来此一游,或许抬眼,便可望见印月的三潭正笑意绽开。
在三潭印月,我是一路哼着小曲的。日暮,我坐船回岸,又去了雷峰塔,还去了西湖龙井采茶基地。看着茶农的手指娴熟地在茶尖上舞蹈,我不禁心生怜惜,活色生香的嫩芽,一冒头就面临被掐尖。掐尖,本不是一门手艺,比的不是谁更熟练,而是谁更眼尖心狠吧!随行的导游怂恿我也去试试,我拒绝了,不忍破坏了游西湖的心情。
夜色像心有灵犀的母亲一样看穿了我的心事,回收了那些残忍。
遗憾的是,回程在萧山机场过安检时,我只得把葫芦里的西湖水给倒了个精光。
人到中年,就如这逗号般的“半升葫芦”,虽永远无法奢望成为一个完满的句号,但在适当时候躬下身子,彻底清空自己,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1月11日,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西湖的经历,其内心在游览前后经历了一个从不安到平静的情感变化过程。
B.孤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孤山可以让那些心有孤寂的人来此一游后,忘却郁积在心中的块垒。
C.文章插叙童年时父亲遇难的不幸经历,交代了“半升葫芦”的来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D.本文融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于一体,语言质朴而不乏诗意,平实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5分)
(1)唯有静如处子的湖水,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仿佛世间许多事,都需要这样的良医。
(2)夜色像心有灵犀的母亲一样看穿了我的心事,回收了那些残忍。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以“半升葫芦”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做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6年中国央行征信库收录自然人达到9.1亿人,收录实际信贷人数4.2亿,连续四年保持信贷人数增速3倍于征信人数,这说明在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体系中,信贷正逐渐成为居民生活中稀松平常的金融服务。以往中国用户不接受信贷的心理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只有缺钱的时候,才需要信贷。然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用户都在竭力避免将自己的生活透支到无以为继的地步。因此这个心理制约没有消除,任何一个国家用户个人信贷需求都不会被释放。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正逐步扭转这个心理制约,使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意识到,信贷是个人财富管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不是只有遇到资金紧张的局面,才需要信贷。未来这个理念将被重视财富管理业务的各大金融机构和互金平台继续强化,这样做必然导致信贷将成为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常态。
(信息来源:《2017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12月12日,西南财经大学下属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与研究中心联合中腾信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综合线上与线下数据,共同发布的《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下称《报告》)首次聚焦中国工薪阶层,用翔实的数据,揭示该群体的负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纵观《报告》全文,消费信贷在金融机构贷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用户规模和渗透率方面都逐步上升。使用互联网消费金融渠道的工薪人群,有着良好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另一方面,中低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信贷参与率仍然不高,说明消费金融服务整体供给仍不足。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网)
材料四:
近年来,各种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伪金融创新不断出现,带来了诸如暴力催收、非法集资、数字货币传销等问题。也有一些金融机构加杠杆、搞层层嵌套,甚至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这些行为不仅于支持实体经济无补,更是典型不负责任的金融行为,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金融机构要从组织框架、运营推广、服务创新、产品定价等方面与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将成本和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通过建设符合市场规律的责任金融,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责任金融,也不能仅靠金融机构自发和自觉,也需要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提供更多规范和引导。监管需要做一些精准预判和预期引导,并为责任金融设定一定的标准体系和考核体系,一方面给予创新一定的宽容度,另一方面促进责任金融规范发展。再次,责任金融要重视金融消费者自身的力量。责任金融需要在金融消费者教育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在打破刚性兑付的同时,让其获得合适的金融服务。同时,金融消费者也需树立风险意识,正确评估个人承受能力,并承担自身应承担的风险。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17年12月25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16年中国央行征信库收录自然人达到9.1亿人,连续四年保持3倍的速度增长。
B.材料二显示,从2011年到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稳步增长趋势。
C.我国使用互联网消费金融渠道的工薪人群在消费信贷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D.建设责任金融,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本人都应承担自己的责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扭转了人们的心理制约,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转变了信贷观念,信贷需求逐步提高。
B.从2011年到2016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一直都保持稳步上升的良好趋势。
C.我国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有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但由于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他们的参与率却不高。
D.一些金融机构打着“普惠金融”的旗号而行非法金融之事,不仅对实体经济无补,也极易引发金融风险。
E.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为我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9.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稳定和繁荣。请结合上述材料给金融机构提几点合理化建议。(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萧德言,雍州长安人,齐尚书左仆射思话玄也。本兰陵人,陈亡 ,徙关中。祖介,梁侍中、都官尚书。父引,陈吏部侍郎。并有名于时。德言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
德言晚年尤笃志于学,自昼达夜,略无休倦。每欲开《五经》,必束带盥濯,危坐对之。妻子候间请曰:“终日如是,无乃劳乎?”德言曰:“敬先圣之言,岂惮如此?”时高宗为晋王,诏德言授经讲业。及升春宫,仍兼侍读。寻以年老,请致仕,太宗不许。又遗之书曰:
“朕历观前代,详览儒林,至于颜、闵之才,不终其寿;游、夏之德,不逮其学。惟卿幼挺珪璋,早标美誉。下帷闭户,包括《六经》;映雪聚萤,牢笼百氏。自隋季版荡阇序无闻儒道坠泥涂《诗》《书》填坑穽眷言坟典每用伤怀顷年已来天下无事方欲建礼作乐偃武修文。卿年齿已衰,教将何恃!所冀才德犹茂,卧振高风,使济南伏生,重在于兹日;关西孔子,故显于当今。令问令望,何其美也!念卿疲朽,何以可言?”
寻赐爵封阳县侯。十七年,拜秘书少监。两宫礼赐甚厚。二十三年,累表请致仕,许之。高宗嗣位,以师傅恩,加银青光禄大夫。永徽五年,卒于家,年九十七。高宗为之辍朝,赠太常卿。文集三十卷。
(选自《旧唐书·儒学上·萧德言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自隋季版荡/阇序无闻/儒道坠泥/涂《诗》《书》/填坑穽/眷言坟典/每用伤怀/顷年已来/天下无事/方欲建礼作乐/偃武修文
B.自隋季版荡/阇序无闻/儒道坠泥涂/《诗》《书》填坑穽/眷言坟典/每用伤怀/顷年已来/天下无事/方欲建礼作乐/偃武修文
C.自隋季版荡/阇序无闻/儒道坠泥涂/《诗》《书》填坑穽/眷言坟典/每用伤怀/顷年已来/天下无事方/欲建礼作乐/偃武修文
D.自隋季版荡/阇序无闻/儒道坠泥/涂《诗》《书》/填坑穽/眷言坟典/每用伤怀/顷年已来/天下无事方/欲建礼作乐/偃武修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雍州长安:雍州,中国古九州之一;长安,今陕西西安市,是隋唐时国都所在地。
B.先圣之言:先世圣人的言论。隋唐以前,尊孔子为先圣;唐以后,以周公为先圣。
C.映雪聚萤:孙康家贫,冬夜常映雪读书;车胤家贫,夏夜以练囊盛集萤火虫读书。
D.光禄大夫:隋唐时文职散官的称号,按品秩有金紫光禄大夫和银青光禄大夫之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德言出身名门,窥涉百家。他年轻的时候广泛地涉猎经史典籍,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喜欢写文章。
B.萧德言孜孜不倦,礼敬经典。他晚年学习更加刻苦,每次打开经书前,都要整肃衣冠梳洗干净后才翻阅。
C.萧德言授经讲业,品学兼修。唐太宗在书信中评价他兼有颜回、闵损的才能,又修成子游、子夏的品德。
D.萧德言才德犹茂,卧振高风。贞观年间,他被授予秘书少监之职;高宗即位后,他仍肩负国史编修重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妻子候间请曰:“终日如是,无乃劳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问令望,何其美也!念卿疲朽,何以可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闻科诏勉诸子
辛弃疾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梅福①更仇香②。
[注]①梅福:汉代正统儒生,敢于针砭时弊,直言不讳。②仇香:东汉官吏仇览的别名。他做王涣主簿,也一定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妻子儿女有过失,他就脱帽自责。后来被称为方正之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本诗是诗人得知朝廷发布关于科举考试的诏令后,为勉励儿子们而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们的期望。
B.首句点明考试时间定在当年秋季,备考时间已经不多;次句希望儿子们抓紧时间,一目十行,提高效率。
C.第五、六句告诫儿子们,作为“三公”的后代,如果不努力读书,也只能空有七尺之躯,对国家毫无用处。
D.第七句对儿子们寄予了厚望,祝愿儿子们在当年的考试中能顺利入选,第二年再去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
E.最后一句希望儿子们在通过吏部选拔后,要像汉代的梅福、仇香那样从严要求自己,做正直敢言的好官。
15.这首诗的颔联“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用典灵活,意蕴丰富。请从表达技巧和情感抒发这两个方面对这一联进行简要赏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诗经·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千万不可沉溺于爱情之中。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四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扮演黄蓉的李一桐在演艺界的争议很大,批评者认为她演技不在线,令黄蓉应有的玲珑剔透丧失殆尽。
②目前,语文教学最大弊端是条分缕析,教师过分地讲解,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③习近平在杭州G20峰会上的讲话,如黄钟大吕,向全世界展现了杭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④西塘古镇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以及2 600多户居民暮鼓晨钟的传统生活,成为江南古镇的活标本。
⑤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心里安稳;以名励志,才会不断进取。
⑥语言的学习,学的只是理论,效果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收获到不可理喻的心得体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中,随手可及的是充满静美的细腻文字,由于静的心态和美的意境,早已融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B.“一带一路”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为宗旨的命运共同体。
C.中国东风-17导弹的部署,会让1 800到2 500千米范围的所有目标受到毁灭性打击,和传统意义上的导弹并非在一个档次上。
D.八一男子篮球队建队66年里从未有过外援,表明这支队伍不仅是一支普通的球队,更代表了一种精神,传递着一种情怀。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艺术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B.前日得知贵社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现寄上相关资料,如有意向,请尽快与我洽谈。
C.你和我在初中毕业时的合影,到今天我还一直惠存着,因为它是我们深厚友谊的见证。
D.我真切地希望诸位茶友,能够以“茶”的心境相互交流,相互欣赏。还望各位能够玉成吾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航母是目前最复杂的武器工程之一,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国家很少,而能够建造航母的国家更是屈指可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设计技术、动力技术、舰载机技术、拦阻技术,但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还要有钱。航母的建造费用动辄几百亿,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俄罗斯有航母建造技术,却只有一艘航母,就是因为缺少资金。航母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能够建造航母的国家都已经具备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几乎都读书多,且读得精,因而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心境,一种智慧,一种精神内涵。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安静地读书,从书籍的海洋里汲取营养。读的书多了,自然就能写出好的作品。
①读书多且精的不一定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某大学历史课堂上,一教师身着龙袍,以道光皇帝的视角,“自述”了他所经历的鸦片战争。他的“龙袍照”被学生们上传到网络后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行为艺术;有人认为这是一次哗众取宠的举动;也有人认为这是用心对待教学的表现。
面对网友的说法,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做出怎样的回应?请以教师或学生的身份,给网友们一个合理的答复。
要求:①自选身份,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同时湮没并失传”错,原文是“都被历史的长河无情湮没而先后失传”。B项,扩大范围,“对世界各国产生过影响”错,原文是“汉字文明对世界尤其周边国家也产生过长远的影响”。C项,强加因果,且“中华文明时代到来”无中生有。
2.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援引唐德刚的话只是起到强调作用,不存在论证。
3.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光大汉字文明的重要途径”前提条件错位,由原文“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不竭源泉”可知,“光大汉字文明”是“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
4.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关于孤山得名的原因只是作者个人的主观感受。
5.(1)只有西湖水的纯净而平稳,(1分)才能除去人们内心的烦躁和郁闷,(1分)让心中有块垒的人静下心来平淡地看待人世间的许多事情。(1分)
(2)夜色就像知“我”懂“我”的母亲,知道此时“我”需要的是内心的平静,(1分)不让活色生香的嫩叶一冒头就被掐尖这类残忍的事情破坏了游西湖的心情。(1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含意,不外乎理解句子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句子所描述的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所包含的道理等。答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并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
6.①“半升葫芦”是作者和母亲情感的联结点,父亲遇难后,母亲特意为“我”精心制作的“半升葫芦”,饱含着母亲对子女的真心呵护和全部关爱。②“半升葫芦”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触发点,开篇由葫芦想到的是人生的不如意,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自然引出要去西湖看看。③“半升葫芦”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归宿点,作者在游览西湖后悟出人生永远无法完满、要适时清空自己的道理,巧妙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④“半升葫芦”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开头以“半升葫芦”起笔,结尾以“半升葫芦”收笔,作者的思想情感经历了一个彻底净化的过程。前后呼应,收放自如,行文自然。⑤以“半升葫芦”为题目,有设置悬念的作用,令读者对文章产生好奇,引发阅读的欲望。(每点2分,答出三点、切中要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标题的作用_答题思路与步骤 标题常见的作用 结合文本具体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题目含义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意②题目与表现手法的关系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设置悬念)③题目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是否起到贯串全文的线索作用④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是否明确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⑤题目与主旨情感的关系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题目:以“半升葫芦”为题目,有设置悬念的作用,令读者对文章产生好奇,引发阅读的欲望。开头:“中年,像个躬身的逗号,也如母亲赐我的这只葫芦。”(引出下文“关于水的黑色记忆”,为母亲制作葫芦埋下伏笔。开篇由葫芦想到的是人生的不如意,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自然引出要去西湖看看。“半升葫芦”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触发点)第④段:“母亲怕老家到处分布的堰塘夺走我,葫芦成熟时节,便专门给我做了一个祈福的葫芦。”“有葫芦庇护,我……成为老家蛤蟆洞方圆十里第一个跳出农门的人。”(“祈福”“庇护”点明了葫芦的深层意义——饱含着母亲对子女的真心呵护和全部关爱。“半升葫芦”是作者和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感的联结点)结尾“人到中年,就如这逗号般的‘半升葫芦’,虽永远无法奢望成为一个完满的句号,但在适当时候躬下身子,彻底清空自己,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作者在游览西湖后悟出人生永远无法完满、要适时清空自己的道理,巧妙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半升葫芦”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归宿点)综合分析:“半升葫芦”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开头以“半升葫芦”起笔,结尾以“半升葫芦”收笔,作者的思想情感经历了一个彻底净化的过程。前后呼应,收放自如,行文自然。
7.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原文是“连续四年保持信贷人数增速3倍于征信人数”。
8.DE(答对一项得2分,两项得5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扭转了人们的心理制约”错,原文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正逐步扭转这个心理制约”。B项,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同期增长率有高有低,并不是“一直都保持稳步上升的良好趋势”。C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使用互联网消费金融渠道的工薪人群,有着良好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9.①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用户转变信贷理念、释放信贷需求;②借助互联网和科技手段,为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提供更多金融服务;③增强责任意识,将成本和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④自觉遵守法规,杜绝不合法的金融行为。(每点1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认真阅读材料。边读边圈点勾画,明确四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个方面来陈述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的。②仔细审读题干,明确题干的问题指向。从题干的前半部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稳定和繁荣”可知,“合理化建议”应该从材料中所反映的能够保持和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和繁荣”方面考虑。③根据题干的要求,确定问题所涉及的材料中的内容范围。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简答题,有的是针对材料整体来设置的,有的是针对材料中的部分内容来设置的,答题时一定要明确问题所针对的内容。本题是针对材料的整体来设置的,答案必须从四则材料中提取、归纳并整合。④针对问题,依据材料整合答案。四则材料中,第一则主要交代了我国信贷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互联网金融对人们信贷观念的影响;第二则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地呈现了过去几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我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具体的数字说明了我国信贷投资市场的巨大潜力;第三则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等发布的《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中低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信贷参与率仍然不高”,可见从金融服务方面来看,这恰恰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第四则主要陈述了金融风险的存在及如何防控金融风险的问题。明乎此,根据题干要求,概括答案即可。
10.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的谓语动词断句。“儒道坠泥涂”指儒道学说跌至低谷(不受重视),中间不能断开,与“《诗》《书》填坑穽”构成对称句;“方”是副词,修饰“欲建礼作乐”,此处也不能断开。
11.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在课文和课文注释中出现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文本中该词的含义进行认证分析,来确定正误。B项属于常识识记错误,应为“隋唐以前,尊周公为先圣;唐以后,以孔子为先圣”。
12.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将各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意思进行比较。D项曲解文意。高宗即位时,萧德言作为致仕官员已无职掌,“银青光禄大夫”只是加官而已,他不再担负国史编修重任。
13.(1)妻子和儿女趁空闲时问他:“(您)整天像这样,恐怕会很辛苦吧?”(“妻子”“候间”“终日”各1分,“无乃……乎”固定句式1分,句意1分)
(2)您的名声和威望,怎么这样美好啊!想到您已经疲惫衰老,我还能有什么话可说呢?(“令问”“令望”“何其”“何以”各1分,句意1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词,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妻子”“候间”“终日”“无乃……乎”为采分点;第(2)句中的“令问”“令望”“何其”“何以”为采分点。
【文言译文】
萧德言,雍州长安人,是(已故)齐朝尚书、左仆射萧思话的玄孙。原本是兰陵县人,陈朝灭亡后,(全家)迁到关中。他的祖父萧介,是梁朝的侍中、都官尚书。他的父亲萧引,是陈朝的吏部侍郎。都在当时很有名望。萧德言广泛地涉猎经史典籍,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喜欢写文章。贞观年间,被授予著作郎之职,兼任弘文馆学士。
萧德言晚年尤其专心于学问,从白天到夜里,毫无休息倦怠(的意思)。每当想打开《五经》(阅读学习),一定要整肃衣冠,梳洗干净,端坐于前才可对书而读。妻子和儿女趁空闲时问他:“(您)整天像这样,恐怕会很辛苦吧?”萧德言说:“尊敬先圣的言论学说,难道能怕这样(麻烦)吗?”当时高宗做晋王,下诏命萧德言讲授经业。等到(高宗)升任太子,(萧德言)仍然兼任侍读。不久因为年老,请求退职,太宗不答应。又给他写信说:
“朕遍观前代(之事),详细观察儒林之士,达到颜回、闵损的才能(的人),不能长寿;(达到)子游(言偃)、子夏(卜商)的德行(的人),学问又有所不及。只有您幼年即修成高尚的人品,很早就获得美誉。闭门苦读,囊括了《六经》典籍;勤苦攻读,包罗了百家学说。自从隋朝末年社会动乱以来,学校不再闻名,儒道学说跌至低谷,《诗》《书》典籍被扔弃。回顾古代的典籍,常常因此而伤怀。近年以来,天下无事,(朕)正想建立礼乐制度,停止武教提倡文教。您年事已高,文教工作要靠谁(来做)呢!(朕)寄希望于您还才德正盛,隐居也能使高尚的风气振兴,使济南的伏生,重生在今日;使‘关西的孔子’杨震,依然能在当今显扬盛名。您的名声和威望,怎么这样美好啊!想到您已经疲惫衰老,我还能有什么话可说呢?”
不久(萧德言被)赐爵封为阳县侯。贞观十七年,被授予秘书少监之职。两宫的礼遇和赏赐非常丰厚。贞观二十三年,多次上书请求辞职归养,得到批准。唐高宗继位,因为老师的恩情,加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永徽五年,逝世在家中,享年九十七岁。高宗为此停止上朝,追赠太常卿。著有文集三十卷。
14.BC(答对一项得2分,两项得5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本诗的第二句中的“天书”,指皇帝的诏令,整句诗是说皇帝关于科举考试的诏令已经颁布多次。C项,第五、六两句是从反面告诫儿子,如果像“三公”之后的人那样不努力读书,就只能是空有七尺之躯,对国家没有什么用处。
15.这首诗的颔联化用《史记·孔子世家》中“韦编三绝”的典故和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灵活巧妙,(2分)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勉励孩子们要学习孔子刻苦读书的精神,告诫他们只有博览群书,把书读透,到了考场才能文思泉涌,写出好的文章来。(2分)看似言短,其实情深,诚可谓一席谆谆言,望子深深情。(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题干中的两个重要提示“用典灵活”“意蕴丰富”,然后结合诗句从“表达技巧”和“情感抒发”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鉴赏。答题分三步:(1)指——指出技巧;(2)析——分析运用;(3)点——点出情感。
【诗歌鉴赏】
《闻科诏勉诸子》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听说朝廷发布关于科举考试的诏令之后,写下此诗,勉励他的儿子们积极应考。
首联中“秋举”,点明考试的时间是在秋天。“天书已十行”是说皇帝的诏令已经颁布多次,考试时间所剩不多,要抓紧准备。
颔联化用《史记·孔子世家》中“韦编三绝”的典故和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勉励儿子们要学习孔子“韦编三绝”的刻苦读书的精神,仔细反复地读书,不要怕吃苦;同时谆谆告诫他们:只有多读书,到了考场写起文章来才会文思如泉涌。将前人故事和名家诗文化为己用,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看似言短,其实情深。
颈联从反面告诫儿子们,如果平时不努力读书学习,就会像“三公”的那些后代,空有七尺多高的身躯,对国家什么用处也没有。此联隐含对那些世袭高官及其后代无才无德无能,身在其位却难谋其政,扶不起泱泱大国江山的嘲讽和不满。
尾联寄予厚望,倘若今年初试通过,明年再经吏部铨选为官,就会胜过汉代儒生梅福甚至东汉官吏仇览,成为一个敢于直言、执法严格的好官。此处从为人与做官两方面予以引导和鼓励,告诫儿子们要以先辈为榜样,无论读书还是为官,都要做能在百姓中赢得良好口碑的有用之人。
辛弃疾的诗题材广阔,又善于化用前人典故、诗文入诗,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本诗因言短情深在中国古代家教诗话上赢得一席之地,与陆游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示子遹》)难分伯仲。
16.(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2)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每空1分,有多字、错字、漏字的,该空不得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要答好名句默写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是:“藻”“荇”“于”“鸠”“葚”等。
17.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形容人聪明伶俐。句中用后一种意思,使用正确。②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褒义。不是弊端。③黄钟大吕: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使用正确。④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此处望文生义。⑤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使用正确。⑥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此处与语境不合。
18.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成分残缺,应去掉介词“由于”;B项,句式杂糅,删掉“为宗旨”或在“建立一个”后加“以”;C项,中途易辙,“和传统意义上的导弹并非在一个档次上”的是“导弹”而非“导弹的部署”。
19.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有幸”是谦辞,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B项,“尽快”语气过硬,带有命令意味,应删除。“洽谈”应改为“联系”;C项,“惠存”是敬辞,多用于送人物品时请求对方保存;D项,“玉成”是敬辞,用于请求他人成全自己,使用正确。
20.①建造航母需要的技术非常多 ②有技术也不一定能够造的出航母 ③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消费得起的(每空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建造航母的问题。联系前文“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国家很少”和后文所举的例子,可以确定①空所填内容应是建造航母与技术的关系;联系后文,可知②空所填内容应是建造航母与经济的关系;联系前后语句,可知③空所填内容应与建造航母的消费有关。
21.②耐得住寂寞不一定能安静地读书
③读书多不一定能写出好的作品
(一句2分,两句5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题干要求指出文段推断存在的问题,分析时要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切入,要特别注意一些条件或结论过于绝对、武断的推断。如文段第一句因果关系就不成立,另外两处“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安静地读书”“读的书多了,自然就能写出好的作品”都过于绝对。
22.【试题分析】三种不同的声音代表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人认为这是一种行为艺术,可以肯定其大胆创新;第二种人认为这是哗众取宠的举动,对行为进行批判;第三种人认为这是用心对待教学的表现,可以点出其行为背后的隐痛。还可以把三者的观点结合起来进行辩证回答。面对这一举动,我们可以立意:①“穿龙袍上课”,请别一笑了之;②“龙袍加身”是教育方式的创新;③“穿龙袍上课”,这也是创新?等等。只要是围绕“穿龙袍上课该不该”引发出来的思考都可写入作文,关键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朱清时
②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李四光
③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④假如一个先生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它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夸美纽斯
⑤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2)事实素材
①在一次考试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咬牙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考试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剩81分。
②一位校长去听一位教师的课,课讲完了,老师问学生:“听懂了吗?”“听懂了!”同学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的,一位学生的手稍稍伸了一下很快就缩回去了。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他温和地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这位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他大声点儿,一边走过去俯下身听,之后很耐心地又给他讲了一遍,最后对他说:“请坐,以后要注意听讲。”
下课后,校长把老师和这位学生请进了办公室。学生小声说:“校长,我以后上课一定要用心听讲。”校长对他说:“孩子,今天请你来是要表扬你,你敢说真话,不懂就问,这是很了不起的,今后要理直气壮地问,不懂就把手高高地举起,你说对吗?”这位学生惊奇地看着校长,又看了看老师。老师点了点头,孩子高兴地飞奔而出。这位老师若有所悟地说:“我还以为自己很有耐心呢!现在明白了,学生好不容易敢举手说不懂的勇气,却被我‘以后要注意听讲’永远地吓回去了,他以后一定会加入全班‘听懂了’的行列。”
【下水作文】
“龙袍加身”背后的无奈
最近,某高校课堂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一教师身着龙袍,以道光皇帝的身份,自述大清的衰败史。网上由此掀起轩然大波。而我看到的却是,教师的无奈之举。
也许有人觉得,在当今社会身着龙袍,大搞封建复辟,乃大逆不道;也许有人觉得,这很有趣,这老师真是脑洞大开。却没有人看到,老师内心深处的无奈,能为教书育人做到这一步的人实属不多,亦实属不易。
我想,德兰修女的那句“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的每一件平凡的事”说出了老师的心声。当他讲完一堂课,深切地望向同学们时,看到的并不是一群在汲取知识的“学童”,而是一半在睡、一半低头玩手机的“朽木”,那时,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些改变,想一些办法,搞点儿创新,把睡着的学生唤醒,把低头的学生的目光吸引过来,让那无味而又死气沉沉的课堂活跃起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乎“穿龙袍”上课成了热搜词条,火遍全网。而老师其实想说,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果然,当他在教室门口出现时,学生们轰动了。他信步走上讲台:“大家好,我是道光皇帝,今天给大家讲讲那些年发生的那些事……”整堂课,学生们无不聚精会神,再也看不到睡觉与低头的学生了,他欣慰地笑了。也许他在想,整这身行头没白费。
然而,他总不能讲什么课就扮什么吧,那过了这天努力不是白费了。他又想到了同学们,他挑选了两个同学当助手,扮演李鸿章与曾国藩,这又能讲几节课了。
但是,我们该知道,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追根究底是如今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他们没有经历过20世纪的艰苦年代,更不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号召,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是父母的心头肉。
而不管什么问题,都必然存在答案,学生要求老师脱离死板教育,让课堂“活”起来,这是合情合理的;教师呼吁学生们端正学习态度,甚至不惜穿“龙袍”,更是值得提倡的。他对学生充满希望,想方设法让学生抬头听课,真是现代版“春蚕”,让公众对此事沉思。
至此,希望广大学子认真听课,不要再“逼”老师做无奈之事,固然教育可以春风拂面,但更求莘莘学子正学风,自奋蹄!
(本套联考试题为杂志社第三阶段研发项目“语文D3全国卷Ⅰ”研发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