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骨质疏松知识认知调查

2018-08-02崔曼曼卢晓翠王怡静张琳余珊珊黄尧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骨量知晓率骨质疏松症

崔曼曼 卢晓翠 王怡静 张琳 余珊珊 黄尧君

1.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2.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3.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4.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的慢性骨骼疾病[1]。研究表明[2],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提高,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24.62%,约1.4亿人。青少年时期是骨量积累的加速增长时期[3],提高青年时期“峰值骨量”成为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的关键措施[4]。但是,绝大多数研究都将骨质疏松的研究人群定位于大于50岁或者已经绝经后的女性,而探讨骨质疏松在青年人群(小于50岁)中的研究极少[5],这不利于对青少年开展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工作。本课题对广州市某高校低年级大学生进行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骨质疏松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线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共 1250名大学生,有效回收1 225份,其中男生446人,女生779人;医学生890人,非医学生335人。

1.2 方法

进行调查前,调查小组成员统一培训;参考“骨质疏松知识评价问卷”制作调查问卷,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总体为0.84,复测后也达到0.69,说明该问卷调查出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有保证的[6]。问卷内容包括共28道题目(26道认知题):基本情况;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与常见表现;饮食、运动、补钙剂对骨质疏松的影响;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儿童青少年骨量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均为单选题;回答正确计为1分,不正确或不知道计为0分,总分26分,分数越高表明被调查者对骨质疏松知识认知情况越好。经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现场发放问卷,调查对象匿名作答,独立完成,当场回收。共回收1225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8.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知晓率采用卡方检验,认知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学生骨质疏松基本认知情况

大学生骨质疏松认知总计得分为16.77±4.288,满分26分,总得分率为55.9%;其中女生总计得分(17.11±4.037)高于男生(16.17±4.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6,P<0.01);医学生总计得分(16.98±4.061)高于非医学生(16.21±4.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3,P<0.01)。

在“青少年骨量与骨质疏松关系”的认知部分总体得分率较低,为1.74±1.193,满分4分,得分率仅43.5%;在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运动影响方面,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242,-4.331,P<0.01);在补钙剂、儿童青少年骨量与骨质疏松关系认知方面,医学生得分均高于非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397,2.694,P<0.01)。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某高校大学生骨质疏松知识认知总体情况

注: genger,#P<0.05,##P<0.01;major,*P<0.05,**P<0.01

2.2 大学生骨质疏松知识知晓率情况

在调查的1225名大学生中,听说过骨质疏松症的大学生为1212名(98.9%),但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自己有关的大学生仅有637名(52.0%),知晓“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时期具有病理结果的儿童青少年时期疾病”[7]的大学生则更少,仅有249名(20.3%);知晓女性易患骨质疏松的大学生有560名(45.7%);知晓驼背和骨折、骨刺(骨质增生)[8]、腰背痛和个头变矮为OP常见表现的大学生分别有925名(75.5%)、638名(52.1%)、385名(31.4%);知晓豆浆、白酒、老火靓汤与骨骼健康关系的大学生分别有1154名(94.3%)、886名(72.3%)、368名(30.0%)。427名(54.8%)的女生认为OP与自己有关,相比于男生210名(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7,P<0.01);对比“妇女绝经后更容易得OP”、“腰背痛和个头变矮为OP的常见表现”,女生知晓率分别为57.4%、34.1%,高于男生的41.3%、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9.528, 7.331,P<0.01)。483名(54.3%)医学生认为OP与自己有关,而非医学生仅有154名(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P<0.05);在补钙剂、老火靓汤含钙丰富、“OP是一种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的全身性疾病”的认知方面,医学生的知晓率分别为83.5%、32.5%、66.1%,高于非医学生的75.8%,23.6%、54.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433, 9.152, 14.366,P<0.01)。结果见表2。

表2 某高校大学生骨质疏松症知识知晓率情况(n,%)Table 2 The awareness rates of knowledge on osteoporosis in college students (n,%)

注: 性别之间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专业之间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Note:#P<0.05,##P<0.01, compared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P<0.05,**P<0.01,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majors

3 讨论

3.1 大学生对骨质疏松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

骨质疏松好发于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其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的吸收和重建失去平衡,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7]。人类在0岁~20岁可获得近60%的峰值骨量,20岁~30岁期间仍在缓慢增加,30岁~40岁达到峰值骨量,又称为“成人骨银行”。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骨量开始逐年减少,骨质量受损且骨强度降低,严重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其中腰背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其次为由椎体变形引起的身高缩短、驼背;当骨组织微细结构受到严重破坏时,可引起桡骨远端、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8]。因此,骨质疏松症被认为是一种老年时期表现病理结果的青少年时期疾病[9],青少年时期获得最佳的“峰值骨量”是预防骨质疏松发生的根本。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对骨质疏松症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大学生总体得分为(16.77±4.288),占总得分率为55.9%,表明大学生总体认知情况属于中等水平;②仅20.3%的大学生知晓“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时期具有病理结果的儿童青少年时期疾病”,而48.0%的大学生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自己无关,表明其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的本质知晓率极低,并错误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自己无关,认知态度上不积极;③仅45.7%的大学生知晓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表明其对骨质疏松的好发人群(绝经后妇女)缺乏正确认识;④大学生对“驼背、骨折”临床症状知晓率较高;但对“腰背痛和个头变矮、骨刺”临床症状知晓率较低,表明其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仅停留在表浅的名称认识上,缺乏专业性的认识;⑤大多数学生知晓牛奶、豆浆含钙丰富,但约70.0%的大学生认为骨头汤也富含钙,这一认知是不正确的,研究表明骨头汤中钙含量远低于牛奶,并且骨头汤溶解了大量的脂肪,不但不利于补钙,还可能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10]。

3.2 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骨质疏松认知水平差异显著

本次调查表明,女生骨质疏松知识总体水平高于男生,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女生对骨质疏松基本知识知晓率高,其总计得分高于男生;②女生对骨质疏松的易感性认知率较高,57.4%的女生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自己有关,高于男生的47.1%。国外也有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中女生骨质疏松知识水平高于男生,具体表现在高知晓率、高易感性、高重视度等方面[11]。骨质疏松症好发人群为绝经后妇女,大多数女同学已掌握这一医学常识,并及早在生活多方面(饮食,运动等)做出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自己老年后骨质疏松的风险。近年来,男女骨质疏松患病率差距不断减少,也许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可能会有所下降。这将有力证明“预防”对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医学生骨质疏松知识总体水平高于非医学生,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医学生对骨质疏松基本知识掌握较全面,其总计得分高于非医学生。②医学生对骨质疏松基本知识掌握较专业,其在骨质疏松症发病本质上知晓率较高。③医学生对骨质疏松基本知识掌握较科学,其对含钙丰富食物的知晓率较高。医学生身处良好的医学教育环境,从课堂内外接触到大量的医学知识,对人体生理病理具有全面系统科学的认识,具有较高的医学素养,因此对骨质疏松症认知高于非医学生。

3.3 大学生开展骨质疏松症健康宣教势在必行

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理论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也是一种行为干预理论,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知识是行动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掌握的知识越深,实行的倾向性越强。KAP理论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很多的影响,已广泛应用于卫生健康教育事业[12]。作为一种悄无声息的慢性流行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人数在不断上升,其防治现状不容乐观[13],这不仅与公众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更与公众缺乏骨质疏松症相关教育有关。从长远来看,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大于治疗,加强各个年龄段的健康教育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4]。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医学生骨质疏松知识总体水平高于非医学生,从某种角度也印证了KAP理论模式的有效性。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在骨质疏松的卫生健康教育方面,其重点教育对象多为老年患者及已绝经后妇女[15-17],而针对青少年骨质疏松的教育工作较少。目前,国内仅发现一篇[18]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干预文献报道,结果显示干预后,大学生12项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显著提高(P<0.01),结果还显示在学生获取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途径中,学校宣传占 15.39%,说明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此外,国外也有报道显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等能改善其骨质疏松认知与行为水平[19]。因此,加强大学生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率,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观念已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骨量知晓率骨质疏松症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