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老师没发火
2018-08-02河北省东光县于桥乡致远小学四年级张梓涵
河北省东光县于桥乡致远小学四年级 张梓涵
深秋的一天早晨,我们走进教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窗户上悬挂着五彩缤纷的塑料藤萝,俏皮又可爱。老师欣慰地站在一角。
上课了,我同伴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那些藤萝之上。尽管老师把课讲得热火朝天,根本唤不回她的思绪。她歪着脑袋,朝着一个地方瞅。
老师不得不走过来,有些恼火:“你在看什么?!”
她“嘘”了一声,神秘地说:“小瓢虫爬过来了,它好美!”霎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涌了过来!教室里一阵喧哗!天哪!老师就要发火了吧?
老师先是愣了一下,居然笑眯眯地说:“大家轮流来看看,稍后我们做个瓢虫介绍。”
教室里一阵沸腾!
“它的头是黑色的,前胸和足也是黑色,红色的翅上有几个黑色的圆点,喜欢在叶子上爬。”同伴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骄傲地环视着同学们。
“它的翅膀上布满黑点,触角一动一动的。”“它的外形是半球形,刚才我摸了摸它的外壳,滑滑的!”……同学们争先恐后,群情激昂。
“它叫七星瓢虫,能捉蚜虫,我们应该保护它。”
老师看上去很惊讶:“你怎么知道的?”“我在百科全书上看到的,瓢虫有好多种呢,二星瓢虫、四星瓢虫、六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它们有益虫也有害虫。”同伴神气地笑了:“它喜欢这些藤萝啊!”“它喜欢我们的课堂!”
我们开始去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瓢虫的外形、种类、生存方式——以后,读书会成为我们共同的爱好。
下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把对瓢虫的观察和了解形成日记,我第一次感觉写作原来非常可爱,非常容易!
(指导教师:马海英)
张东兴老师点评:老师本来是那个样子,课堂本来是那个样子,我们本来是那个样子……
七星瓢虫来了,一切都变了样子。我们没有身临其境,通过你细腻的描写,却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样子。
标题再精准一点,表意再一致一点,描写场面的词语和当时的场景更贴合一点……文章肯定会是更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