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水,一个也曾叫临安的地方

2018-08-02于坚

书摘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水临安生活

☉于坚

1

云南建水城,古称临安。临安本是杭州,那个中国天堂的旧称,云南建水这个临安是明代命名的。就像欧洲移民到了北美大陆,沿用欧陆地名而取的“新奥尔良”“新英格兰”一样,建水这个临安是一个新临安。这个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的命名暗藏着野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建水人要在他们的家乡建造一个杭州那样的天堂,他们成了。过了152年,明嘉靖十三年(1534),被流放云南,“永远充军烟瘴”的大诗人杨慎来到建水拜访他的朋友叶瑞,建水城令他大吃一惊,杨慎写了一首诗《临安春社行》,描绘他所见的建水:

临安二月天气暄,满城靓妆春服妍。

花簇旗亭锦围巷,佛游人嬉车马阗。

少年社火燃灯寺,埒材角妙纷纷至。

公孙舞剑骇张筵,宜僚弄丸惊楚市。

杨柳藏鸦白门晚,梅梁栖燕红楼远。

青山白日感羁游,翠翠青樽讵消遣。

宛洛风光似梦中,故园兄弟复西东。

醉歌茗艼月中去,请君莫唱思悲翁。

(注:暄:温暖;阗:塞满;埒材角妙:出自于汉代傅毅的《舞赋》,指比才艺,争美妙;宜僚:春秋时楚国的武士;弄丸:表演杂技;讵:岂,怎么。)

建水街上的围观者

令我惊讶的是,杨慎诗里描写的建水,并未隔世,我几乎以为,杨慎才搁笔走了不久。杨慎笔下的这个建水城大体上还在着,不仅是城池、建筑、朱门闾巷、水井、荷塘稻田……最重要的是,杨慎诗中写到的那个世界,虽然细节已经改变了许多,但氛围依然可以感受到。“少年社火燃灯寺”,燃灯寺还在,依然在敲着木鱼。寺院门口的那口井依然清冽,杨慎如果在燃灯寺喝过寺僧沏的茶,茶水应当就是这口井里的水。几个闲人坐在井边,聊天,嗑瓜子,要到吃午饭才会散去。只是看不见社火,因为春节才过不久,社火刚熄。当年杨慎来建水找叶瑞玩时,住在太史巷的叶氏宗祠,太史巷现在叫做太史巷街,这条街还在,这是一个奇迹。在中国过去数十年的拆迁运动中,有些古城幸存下来,但大多数都成了民居博物馆,原住民被搬迁,只剩下建筑空壳。看上去古色古香,内里全是商店,再没有“炊烟逗屋”(仇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建水岿然不动,我行我素,“邦有道,谷”,依然是原住民的故乡,过着与杨慎来访时大同小异的日子。

朱家花园,一座持续建造了40年的园子

朱家花园内景

2

与中国那些失去了历史的新城比起来,建水这个城看上去比较落后,充满沧桑感。大地是落后的,落日是落后的,故乡是落后的,落后意味着一种对时间的迷恋,对经验的自信。建水的落后并不盲目。建水周边,与它同时代兴起的古城,大都赶上了时髦,焕然一新。建水却在大拆迁的洪流中如顽石般幸存,在云南的城邦中因守旧而鹤立鸡群,以致今天在云南省,人们要证实曾经存在过一个“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世界,找回那些传统的建筑样式、手工、生活方式、人情味、口味……只有去建水,建水成了古典生活世界的活化石。

从前的人不是将这座城作为商品房来建造的,而是作为传宗接代的家来建造的,除非万不得已,没有人会在建房的时候就盼望着将来卖掉。比如朱家,那建水第一豪宅花了40年的时间建造,图的是代代相传,香火永继。就是一般人家也不含糊,一定要将自家的院落打造得地久天长。就在朱家对面,一个小户人家,画栋雕梁、轩窗朱门自不必说,就是天井的石阶上也要雕出花纹云纹,石头水缸上也要雕出画面,刻上格言、诗词;轩、窗、榭、廊、花台、照壁……都要照着古代诗词尤其是宋词描绘过的那种栖居经验、模式来经营: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

这些院落就是一件件作品,人住在里面,出入于雕梁画栋、怪石清池之间,就像演员在舞台上一样,是一种没有表演的表演。人生如戏,戏就是玩耍,玩不是玩物丧志,而是陆机所谓的“心玩居常之安”。家是栖身之所,而不是囚室。家是有含义的,不仅仅是可以栖身,也可以玩乐、施教,而且神性、美好、真理、寓意都要时时刻刻地在场,能够赏玩,能够陶冶,能够诗意地栖居。建水人青出于蓝,按照江南已经经典化的居住模式,各家各户自己掂量着自己的经济实力,勘察风水,考量天地、水井、寺庙、邻居的关系、距离,建造自己的屋宇。这些建筑都是代代相传的,因此包浆滚滚,每个门槛都被时间之步踩踏了,每块材料都藏着时间写下的“史记”。

3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在路上”的时代,搬家成为时髦,人们渴望着搬新家,再搬新家,搬到更大的家,房子是否增值比是否可以定居、传宗接代更重要,整个社会都在为此奋斗,所以房地产业非常火爆。但在建水,热衷搬新家的人不多,人们愿意住在老家。建水人说不出不愿意搬家的道理,只是说,“好在”。好在一词在汉语中由来已久,只是在现代黯淡了。好在,在现在的云南方言里还保存着,人们经常的问候语之一便是“给好在(是否好在)?”

建水老街上的青石板

好在一词,意思是安好,唐就已经有记载:

子恭苏问家中曰:“许侍郎好在否?”

——张鷟《朝野佥载》卷六

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

——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

好在的另一个意思是:依旧,如故。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常建《落第长安》

犹怜不负湖山处,好在平生旧钓矾。

——陆游《湖上》

筑居反映着人们的世界观:奥斯维辛暗示的是一种世界观;巴黎圣母院暗示的是另一种世界观;中国如今很普遍的钢筋水泥浇灌出来的,致力于增值的长方形盒子又是一种世界观。中国古典时代的四合院同样寄寓着世界观,寄寓着人们对何谓生活的解释:有的冷漠残酷;有的神圣,令人敬畏;有的势利眼,唯利是图;有的安心,不仅栖身,而且养心。诗意地栖居,用云南方言说,就是好在。

4

1384年,明朝廷“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1387年,“湖广常德、辰州二府民家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往屯云南”。1389年,“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人入滇,给予种子、资金、区别地亩,分布于临安、曲靖……各部县”。1392到1398年,“再移江南人民三十万入云南”。建水张家的祭祖歌唱道:“维我始祖,发籍江西,贸易到滇南,迁居于建水,卜宅团山,造成了巨族之乡,世世代代,维美书香,百忍家风,耀彩千秋,俎豆馨香。”顺治十一年(1654)生的王九如,世居江西瑞州,“公游学于滇,寄居建水,爱山水佳胜,风俗淳古,遂家焉”(傅为詝《九如公家传》)。“盖人处宇宙之间,不追其本,不溯其源,何可以为子?……追念我始祖镇南公来历,系是江南金陵籍,随从沐国公治滇……不思回籍,因入临遂家焉。”(《建水王氏宗祠碑》)

建水四眼井

这些移民不是赤手空拳地来到建水。他们带着种子、手艺和关于建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个天堂的实用知识和世界观。如何在世、在场、活泼泼地生活,是中国人一生最持久的功课。

明代初期,中国文明的扩张不仅朝着海外,也朝着中国内陆的那些“蛮夷之邦”。但这种扩张不是去占领、改造、启蒙、拆迁,中国文明的扩张从来不是以意识形态、观念,而是以生活方式去感化世界。这个早已为云南人郑和的远航所证实,那些在惊涛骇浪上飞扬的大船都带着些什么呢?丝绸、瓷器(盘子、碗、汤盆、碟子、胡椒瓶、花瓶、痰盂、盐巴罐、调羹……)、大米、布匹、山水画、银器……只是要向世界炫耀:“看哪,我们这样生活!”以色列人出埃及带着的是神的使命,关于上帝的观念和几个硬面包,郑和船舱里的那些瓷器可以视为中国圣经。以诗取代观念是中国文明的一贯思路,西方只是在19世纪以降,由于尼采的出现才意识到此。诗是在世的,观念是弃世的,观念与生活世界必然分裂,只有诗能天人合一。生活的诗意化在明代已经达到高峰,中国生活方式是在世的、艺术的、美的、有意味的。正如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所言:

惟遇到达社会经济物质条件足以满足国民需要时,中国人常能自加警惕,便在此限度上止步,而希望转换方向,将人力物力走上人生更高境界去。……即人生之美化,使日用工业品能予以高度之艺术化。远的如古代商、周之钟鼎、彝器,乃至后代之陶瓷、器皿、丝织、刺绣,莫不精益求精,不在牟利上打算,只在美化上用心。即如我们所谓文房四宝,笔精墨良,美纸佳砚,此类属于文人之日常用品,其品质之精美,制作之纤巧,无不远超乎普通一般实用水平之上,而臻于最高的艺术境界。凡此只求美化人生,决非由牟利动机在后作操纵。又如中国人的家屋与园亭建筑,以及其屋内陈设,园中布置,乃及道路桥梁等,处处可见中国经济向上多消化在美育观点上,而不放纵牟利上。

明代移民是被迫的,谁也不愿意离开故乡,离开“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杜牧《阿房宫赋》)。离开“燕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黄庭坚《题落星寺四首·其三》)。明代的移民运动从中国江南那些最富庶的地方开始,包括江苏、江西、安徽等地,那都是中国文明的天堂之地,生活世界自宋以来已经丰富、精致、成熟、美好。这种迁移相当悲壮,生离死别。

建水双龙桥

14世纪晚期,从中国天堂最密集的地区,向着蛮荒之地的云南移动的流放队伍,是由一群生活家组成的。这支大军迁移过去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身体、观念,而是生活世界。何谓生活,每个人都毫不含糊。这是一支由生活世界的行家里手、大师组成的流放队伍,他们要为蛮夷之邦带去一个新天堂。这支队伍里有14世纪最优秀的中国匠人:第一流的厨师、鞋匠、医生、演员、工匠、教师、建筑设计师、园艺大师、诗人、画家、堪舆家、农夫、高僧(他们从“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压抑中挺身而出,将成为高原上的高僧)等。辎重包括金银首饰、丝绸、绣品、瓷器、竹器、文房四宝、稻种、茭瓜种、莲藕种、花种等等江南地面的各种宝贝。生活是最重要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生活,而生活是细节的繁琐。有些手艺今天在中原都已经失传了,比如某种烧卖的制法,建水临安饭店直到今天还在做。满腹诗书以及手艺、秘方、经验的流放大军甫一穿越高原,就要照亮蛮荒,以“文”明之。

中国华侨农场史(全七卷)

本项目是中国国内第一部全面记述中国华侨农场发展历史的史志丛书,以翔实丰富的资料,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地记述中国84个华侨农场发展历史,包括华侨农场创办缘由、接收归难侨情况、归难侨艰苦创业建立农场历程、农场生产经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农场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农场的社会公共事业以及作为我国侨务工作、农垦工作、民间外交工作重点部门的各项事务活动等各个方面。

作者:董中原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猜你喜欢

建水临安生活
建水陶艺新观察
建水孔子文化节 尽显儒家君子风范
博览历史盛景 品读紫陶意蕴
——建水紫陶博物馆的探索之旅
赠我如你一般的骄傲
岁月也曾可期
杭州,下一个一线城市?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小字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