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时间轴” 巧对历史高考

2018-08-01福建沈君飚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3期
关键词:时间轴历史发展

福建 沈君飚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和前提,能力是对基础知识的提高和升华。历史高考试题不管在形式上如何变化,但其根基仍是基础知识。再多的创新,再活的题型都需要借助“考纲”和课本进行设计,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识的支撑点。考生只需按命题者的要求对所学知识适当重组、运用即可,因此在高考冲刺阶段,教师指导考生梳理历史时间轴既是整理和重组知识,形成时序性、系统化和逻辑化知识最便利的方法,也是提升历史高考成绩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一、历史时间轴的主要类型

一般认为历史时间轴就是依据时间顺序,把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历史事件以直观、系统的方式呈现出来,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依据呈现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阶段性时间轴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有许多历史上的事情,原来是一件件的分开着,看不出什么道理;若是一件件的排比起来,意义就很大了。”历史事件纷繁复杂,恰似一把零星洒落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的珍珠,必须用一根线把它们串在一起,才能深刻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真正走进历史、领悟历史。

如复习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世界历史时,笔者引导考生构建了“工场手工业时期历史时间轴”,如下图:

梳理阶段性时间轴后,教师可引导考生进一步分析工场手工业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从这一串历史事件中抽象出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即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资产阶级开辟新航路,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拓展至世界,并向世界各地进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旗帜,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

制作阶段性时间轴要注意:①时间跨度不要太长。②选择特别的时间段,如社会转型时期。③选取常考的高频考点,即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2.主题性时间轴

法国历史学家安托万·普罗斯特指出:“历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它的时序性,历史学家站在现在向过去提问,问题针对的是起源、发展和轨迹,这些都处于时间之中,要用日期来作为标记。历史学是致力于时间的工作。”主题性时间轴,即以某个主题为核心制作的时间轴。它侧重历史的纵向认识,对掌握历史现象的发展线索,即同一事件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有较大的帮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①以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或思想文化为主题制作时间轴。②以重要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如近现代英、美、法、德、日、俄等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如复习俄国1861年改革时,为了帮助考生正确理解与把握这一历史事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笔者采用了主题性时间轴展示相关历史,如下图:

梳理历史时间轴,既帮助考生了解这一时期沙皇俄国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脉络,又有利于教师帮助考生厘清“沙俄”和“苏俄”两个历史概念,也方便考生对“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这两次不同性质的改革进行比较,大大丰富了历史复习的思想内涵。

时间轴主题的确定,要注意历史发展的时序顺序和备考复习内容的内在逻辑;要兼顾历史性和现实性,既要体现“论从史出”的历史原则,也要体现史观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意义;既要符合考生的认知能力,又要激发考生探索主题思想的积极性;既要注重考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又要包含着一定的思想内涵及历史价值观。

3.综合性时间轴

著名历史教育学者赵恒烈指出,历史时间轴是“对客观历史的一种思路,一种逻辑建构,是在一定史学观点指导下的一种条理化、简约化的表述。”综合性时间轴是归纳某一时期内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科技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背景、作用和意义(影响)方面的分析,以及同时期不同历史现象的比较有很大的帮助。

如学习近代前期的中国历史时,笔者指导考生梳理了“近代前期中国历史的变革与转型”时间轴,如下图:

图示为综合性时间轴,其中横向轴为政治运动变迁、纵向轴为思想文化成就、斜向轴为经济发展特点。通过纵横比较,完整地分析了某一历史阶段及其特征发生变化的背景(原因、条件和目的)与影响(意义、作用)。通过梳理综合性时间轴,实现三个模块的交叉渗透与链接,有利于帮助考生形成有组织的、完整的、关联中外、贯通古今的历史知识结构,从而有助于培养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历史时间轴的教学实践

1.因势利导,巧妙搭建“脚手架”

“脚手架”是建筑界的术语,这也十分像历史备考复习中考生学会知识和技能时需要搭建的平台。冲刺阶段中,教师必须帮助考生巧妙搭建一座“脚手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有助于考生把握学科的重点和核心知识,提高备考复习的效率。如在阶段性时间轴的构建中,教师需要指导考生划分历史阶段。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如果将近代中国的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应怎样划分?如果划分为三个阶段又该怎么做?理由是什么?

两个阶段:以1919年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1912年为界,前期是君主专制的没落,后期是民主共和的探索;以1901年为界,分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与形成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与终结。

三个阶段:从近代化的角度,分为近代化的孕育与启动(1840 —1894年)、整体发展 (1895—1927年)、曲折前进(1927—1949年);从民主革命的角度,分为农民阶级 (1840 —1894年)、资产阶级 (1895—1927年)和无产阶级(1927—1949年)领导民主革命时代;从政权统治的角度,分为晚清专制统治(1840 —1912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年)、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年)。

历史阶段划分后还应注意确立一个主题,以便于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通常,中国古代史的主题可从社会形态演进、文明史观、多民族国家发展等角度进行思考;中国近代史可从社会性质演进、近代化、民主革命发展等角度着手;世界近现代史可从整体史观、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等角度确立。

2.论从史出,深刻感悟生成性资源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讲过:“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曾说:“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们。”考生通过构建历史时间轴,进一步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史实,但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并不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还需要指导考生在充分占有基本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这样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感悟中生成历史知识。

如复习“明清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一课时,笔者呈现了如下历史时间轴:

然后要求考生:观察时间轴并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时间可以使历史事件围绕在一个核心主题之下,以时序排列,有助于从中有效提取知识。考生很容易从明清时期的中华文明逐步走向衰落、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新经济新思想的产生等诸多方面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找到相关史实加以论述。事实证明,基于时间轴之上的恰当追问,有利于引导考生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与认识问题,能有效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等。

高考前夕,考生通过梳理历史时间轴,做到纵向快速梳理,横向广泛联系,建立完整的结构性历史知识,在考场上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猜你喜欢

时间轴历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时间轴里的“共和国记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时间轴上一类二阶动力系统的振动条件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