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作”工匠精神面面观

2018-08-01顾晓清

江苏地方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雕花家具工匠

◎ 顾晓清

工匠之心

工匠之心是对自己从事职业的一种信仰与执着,静心、安心地做好自己工作,把工作作为职业,继而作为事业,把劳动作为创作。带着一颗纯净的心,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做精,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的、繁琐的工作中去,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工作观,让自己的生命沉静下来,作品沉淀下去。拒绝“物欲横流”的社会对人的无穷诱惑,抑制内心种种躁动,安静而认真地投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刻苦学习技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与矛盾,用十二分的认真去一一加以克服与解决。简单不等于草率,复杂不等于认真,只有热情、认真、用心,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苏作”红木家具的制作是复杂的,构建需要精心设计;“苏作”红木家具工种繁多,工艺复杂,从选材、开料、木作,到配色、雕花、打磨、点缀等,每件作品的完成,都需要多工种的通力合作,需要各工种师傅的共同努力,每一道工序都缺少不了工匠之心。怀着一颗“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把每件产品当成自己创作的作品,融入创作者的热情、激情和人格魅力。工匠之心会抛开杂念,为了作品完美,甚至忘却了自我,一切皆为了将手中的产品打造成精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的一份理念,加上工匠一份认真、求精之心,更有一双灵巧的手,这便是“苏作”家具能够成为中国家具三大木作家具之首,成为中国国粹的真正原因。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长期从事于工艺制作过程中,日月积累,逐渐形成的文化认知与工艺创作的思想标准、工作态度和艺术追求,是作品内涵的表达,是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苏作”红木家具制作的劳动者,在我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以及长期与“苏作”红木家具与各工种师傅们的交流中,深知每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门类,它所蕴含的工匠精神是有着不同的内涵。归纳起来,蕴含在“苏作”家具里的工匠精神内容,大体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式玫瑰两椅一几

千拼宝座

吴门画意小叶紫檀花鸟笔筒

工匠之行

一打美丽的纲领,不如一个务实的行动。可以设想得天花乱坠,可以吹牛到云里雾里,但不务实、没行动,一切还是归零。工匠的可贵在于行,工匠的幸福也在于行。正是在行动中,体悟了修行的乐趣。这种行不是口号,而是日常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存在于自身对事物的理解、感悟、体会,活化出来,便塑造成为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作品。也许是有点粗糙,可能不够完美,但毕竟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

当一个人的某一梦想、设想变成了某一件作品,它给人带来的是欣喜的愉悦和真正的满足感,这是不劳动者所无法体会得到的。我和我的团队、我的工匠师傅们就是这样,多年如一日对专业的认知,把苏作红木家具作为一项事业去热爱、去传承、去创造。这是一项既传统又有创新,既有实用物体又不失文化内涵的事业。从事家具行业开始的几年间,一直是以仿样来做产品,从未想过改变,想过变化性与多样性,更没有想到过传承的基础上的创新创造。工匠之行到一定火候会产生裂变,会产生思想的升华。2014年3月,我接待一位客户,要定制一套书房家具,他说:“我不喜欢繁杂的家具,喜欢简简单单,纯线条美,代表苏作经典,不失传统韵意,但材料一定要讲究,让人一眼就能知道这是‘苏作’的作品。”一听此话,我知道遇到高人了。如何满足他的需求?我困惑了,仅仅传承传统家具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创新必须付之行动,但如何创作呢?两天过去,我思索着,却理不出头绪。回到展厅兜圈子,突然看到挂在墙上的《苏州日报》姚永强老师的一幅山水画,思维顿时点亮,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中的山水令人难忘,姚老师山水画与贝大师的山水作品有相近的风格。“山水苏州”最是美誉,有山有水,有天有地,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我将书房家具定名为“山水明意书房”,在苏作明式文房家具基础上,吸收吴门画派明四家传世作品的画意,用各种名贵材料雕刻出一幅幅连绵山水画片镶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用心感受着江南的山水,感受着如诗如画的意境,并把它表达出来,成为有创意的家具作品。书房,是中国文人的“闲情之处”,有山水点缀,最是逸情。工匠之行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却是十分可贵的,工匠们在生活中学习与思考,将生活中对美的观察与思考提炼成为亮点,用工艺去表现。

六角椅两椅一几

工匠之韵

苏作红木家具之美,美在线条,线条所表现出的神韵。我所理解、所追求的工匠精神之韵,就是每一件作品所要表现的,既是整体风格清新自然,线条柔美,又不失简约之中透出的自然完美。一件作品的气韵、灵魂,一种无形的触摸而形成独特的美感。我个人是学雕花的,更能体会雕花工匠的劳作之韵。苏作红木家具之雕花环节是体现工匠之韵的重要环节,工作时是安静的,专注凿子下的线条深浅圆润,一点点勾勒出最初的轮廓,出坯、修光到细打磨。做一个优秀的雕花工匠注定是伴随寂寞的,每一道工序都是要用时间置换的,专注等待自己的双手将时间消磨,与木头不期而遇。做一个安静的雕花工,有很好的美感。2016年初,我无意中在木堆里见到一块原材,一块小叶紫檀小料,一看就很喜欢,不失为一种天然风格。拿回家静静地用心思索了几天,做了笔记,几天后,那块小料在我的刻刀下渐渐形成一个新的模样。我突然感觉到,木头和书写一样,同样是有温度的,可取之题材摆置同一空间,书写是让纸张、让笔迹留下时代的记忆,而雕琢木头随着时间的圆润与厚重,同样讲述着生活的痕迹。那天,我就把“小叶紫檀树根”定格为“新生”笔筒,因为她自身就透出古朴的神韵,而我也相信物与物之间的灵性。在刻画笔筒的同时,加入了全身心投入和气韵的融入,整件作品,放飞思想的灵感,让人百看不厌,叫人爱不释手。

平头圈椅两椅一几

工匠之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工匠创新是一个时代对工匠的呼唤,也是工匠智慧的结晶。苏作红木家具,明、清两代各有风格,明代讲究线条、意蕴。清代注重雕琢、讲究寓意。到了民国,西风渐进,苏作红木家具结合新工具、新需求,产生了风格独特的民国时代家具。创新,应该是有时代印记的,但创新不能丢掉优秀传统。我理解的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是工匠在积累先人的经历中,磨炼的那份心态,爆发的那种“火花”。重复又重复,是工匠工作的特点,木匠不断磨,才能化腐朽为神奇;雕花匠不断地雕,才能熟能生巧,做成一件件得心应手的作品。也只有在不断地重复中发现不足,打造更美的器物,创新也就是从这里来的,创新不是一转眼的心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切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包括平时的观察、平时的思考、平时点滴的积累。创新还需要充分的了解现代生活,才能达到时代需求,创新的结果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没有电脑,我们怎么能了解互联网会开出了什么样的花?反过来,不了解时代,怎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时代的要求呢?以前,书桌就是书与笔,现在书桌上就是要有电脑的一席之地。传统家具必定紧跟时代的节奏,当然传统书桌不能转化为简单的现代电脑桌,座椅也不能随之改为沙发转椅,需要在传统与时代结合上找到切合点,体现苏作红木家具中文化气息的时代特点。也许这就是工匠之新的全部内容。创新不在于我们有多少聪明和智慧,而在于用心体会生活之真善美。

新者,心也!

猜你喜欢

雕花家具工匠
90后大工匠
树干雕花
工匠风采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工匠神形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纸杯变身雕花椅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