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医德评估档案的建构
2018-08-01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雷素玲闫若玉孙康燕
文/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雷素玲 闫若玉 孙康燕
一、背景分析
对医务人员医德素质进行量化评估考核,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以考核记录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为内容,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优化医疗环境为重点,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严肃纪律,树立行业新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二、档案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和现实的选择
(一)信息化规范和提高医德评估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医德信息的来源渠道普遍局限于偶然的调查问卷或患者的表扬投诉,信息量不足。现有技术手段低下,大量的信息孤岛造成各类医德信息难以实现共享与交流。这就需要根据医德评估工作的新要求,尽快开发出更加完善的医德评估软件系统。
(二)外部大环境和内部小环境需要医德评估信息化。
卫生部《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医疗机构要为每位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建立医德评估电子档案,系统全面地收集和记录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的医德表现,使医德信息资源得到共享并准确、方便、快捷地加以利用,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以及社会对医德水平的要求。
三、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医德评估档案的建构
(一)构建医德评估电子档案的路径。1.建立医德评估的制度体系,保证评估指标的制定、执行与评估的规范性、连续性。2.明确医德评估的执行体系,对评估主体进行多层选择,形成院内评估与社会评估的立体结构,并明确每一个环节的主体责任。评估执行和结果使用的过程,做到公开、公正、准确、及时,保障信息的客观与渠道的畅通。3.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体系,进行公正、及时、有效的奖惩。4.构建完备的医德档案体系,全面涵盖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有效衔接考评软件系统和档案系统,集信息输入与信息应用于一体。
(二)医德评估电子档案的内涵结构。医德评估电子档案的内涵结构包括个体情况、定量指标、评估指标、定性指标,详见下表。
A B C D-M自然情况(C1)个体情况(B1)医德评估电子档案体系姓名(D1)性别(D2)民族(D3)年龄(D4)政治面貌(D5)能力情况(C2)文化程度(E1)行政及技术职务(E2)工作简历(E3)医德培训情况(C3) 接受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培训次数(F)1参加职业道德考核及考试次数(F2)行风检查情况(C4)定量指标(B2)医院检查(G1)行风监督员检查(G2)上级检查(G3)表扬信、感谢信、锦旗等次数(H1)奖励荣誉次数级别(H2)媒体先进事迹报道次数(H3)负向指标 受患者批评投诉次数(H4)受惩戒、诫勉谈话、等次数(H5)正向指标奖惩情况(C5)
A B C D-M廉洁行医情况(C6) 正向指标 拒绝病人宴请次数(I1)拒收红包、礼品的次数、金额(I2)负向指标 收受宴请、红包、礼品的次数、金额(I3)医德建设情况(C7) 为病人排忧解难次数(J1)参加公益活动、义诊、医疗下乡、志愿活动等次数(J2)定量指标(B2)医德评估电子档案体系院内评估(C8)评估指标(B3)个人自评(K1)科室评(K2)医院评(K3)社会评估(C9)问卷调查(L1)网络调查(L2)行风调查(L3)定性指标(B4) 医德等级(C10)优秀(M1)良好(M2)一般(M3)较差(M4)
四、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医德评估
(一)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医德评估方法。1.定量分析法:定量地分析被评估对象的医德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医德影响因素与被评估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影响程度,定量地评估医德等级(应用C10数据)。2.定时分析法:分析被评估对象历史数据的演变过程和医德的关系,定时定量地评估被评估对象的医德表现。如通过对学历层次、职称等级等的年度数据对比,分析能力情况(应用C2数据)对医德建设的影响。3.定比分析法:分析相同系统的被评估对象之间的区别,研究不同系统间被评估对象的医德情况结构,从而发现其共性与特性。如内科系统的被评估对象所产生医德差异的原因(应用C3~C9数据)。4.定性分析法。即对于某一具体的被评估对象得出一定的评估结论和预测结果(应用M1~M4数据)。
(二)医德评估结果的应用。1.与科室年终目标考核相挂钩,目标责任书中设医德医风建设专项指标。2.与职工个人年度考核相挂钩,作为综合考核评定等次的重要依据,医德等级评为“较差”的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3.与职工岗位聘用、报考在职研究生、进修学习、续聘、晋升、绩效考核、表彰先进等挂钩,在医德档案中有严重缺陷的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