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文中V—A结果构式中动补结构的对比研究

2018-07-31张晓雯

科教导刊 2018年13期

张晓雯

摘 要 本论文基于Washio (1997)[1]的强/弱动结式结构之分来区别中日文的V-A结果构式中的动补结构。根据Washio所定义的强/弱动结式结构,中文的V-A结果构式中的动补结构不仅存在强动结式结构还存在弱动结式结构,但是在日语中只存在弱动结式结构。本论文着重从句法学、语义学和词汇学三方面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日语中只存在弱动结式结构。

关键词 V-A结果构式中的动补结构 强动结式结构 弱动结式结构

1 Washio的强/弱动结式结构的介绍

Washio (1997)[1]定义了强/弱动结式結构;强动结式结构指的是在中日文中V-A结果构式中的动补结构中,动词的词义与形容词的词义是相互独立的。例如:

(1) 他敲平了这块金属片。

*彼が金属をペチャンコにたたいった。

(1)中动词“敲”的意思不包含形容词“平”的意思,因此例(1)是强动结式结构。

相反地,弱动结式结构指的是在中日文中V-A结果构式中的动补结构中,动词的词义包含了形容词的词义。例如:

(2) 他涂白了墙。

彼は壁を白く塗った。

(2)中动词“涂”的意思不再单单是动词本身的意思,这里动词的词义被广义化。换言之,动词“涂”的意思暗含了后面的表颜色形容词的意思,当然不能具体到白色的意思。因此,例(2)是弱动结式结构。

对比例文(1-2),Washio认为日语中不存在强动结式结构。他的论点引起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日语中不允许强动结式结构的存在。关于此问题,本论文从句法学和语义学两方面来探讨。

2 句法学和语义学上的分析

对于问题为什么日语中只存在弱动结式结构,本论文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考虑问题为什么日语中不存在强动结式结构;另一方面考虑问题为什么日语中存在弱动结式结构。对于这两个问题,可以从表路径介词(pathP)和表空间介词(location P)两方面来解释。

铃木(2012)[2]指出在强动结式结构中,通过位移把隐性的表路径的介词在句法学上与动词合并。例如:

(3) 他哭湿了手绢。

[IP [DP 他] [vP [v [PathPi 到] [V 哭]] [XP [DP 手绢] [PathPP [PathP ti] [AP 湿]]]]

如上所示,隐性表路径的介词 “到”选择形容词 “湿”作为补语,然后位移到动词 “哭”的位置形成动词短语 “哭到”。由此可见,例(3)变为“他哭到手绢湿了。”在中文中,此句是成立的。但是日语属于动词框架语,路径由动词表达,不需要附加成分来表达路径。换言之,隐性路径介词不存在与日语动结式结构中,路径直接由动词来表达。例如:

(4) 上がる:向上下がる:向下

如例(4)所示,在日语中动词中就包含了表路径的介词。

反之,中文属于一个有动词框架特征的卫星框架语,路径是由附加成分表达(这里主要指汉语动词趋向补语),而方式或原因由动词表达。因此中文中的动结式结构存在强动结式结构。

另一方面,Chigusa (2009)[3]解释了为什么日语中存在弱动结式结构。她认为尽管日语中不存在隐性的表路径的介词,但是存在隐性的表空间的介词,因此日语中存在弱动结式结构。她提出了以u结尾的形容词是由以辅音/k/结尾的形容词词干和副词词缀–u构成,而且因为–u在日语中是个名词,所以以u结尾的形容词只能构成一个名词短语,它需要与一个隐性的介词结合形成一个介词短语。根据此观点,她给出了例句。例如:

(5) 彼は壁を白く(sirok-u)塗った。

此句的结构如下:[PP[NP[AP sirok] –u] -%O] (%O 指的是隐性的表空间介词)

根据格过滤理论,因为日语中的名词组被标记成格,日语中的名词短语必须是一个格标记头。在动结式中,以u结尾的形容词是一个名词短语的补语,所以Chigusa认为需要隐性表空间的介词的存在。因此,日语动结式结构中的以u结尾的形容词是一个介词。她的观点证实了例(5)是正确的句子,进而在日语动结式结构中存在弱动结式结构。而关于中文动结式结构中的弱动结式结构,本论文着重从词汇学角度来探讨。

3 词汇学和语义学上的分析

朱德熙(1982)[4]认为中文的动补结构中做结果述语的除了少数表状态变化的非宾格动词外基本上都是形容词,而且张国宪(2006)[5]根据[眘tatic]这一语义素把中文的形容词分为“动态形容词”和“静态形容词”,并详细地分析了形容词的意义结构。所谓动态形容词以单音节为多,其时间结构是非均质的(heterogeneous),具有内在的自然始点和终点。在句法上可以与“了”或“着”等时相助词一起出现。比如:

(6)动态形容词:白,黑,红,长,粗,大,低,短,多,高,肥,空,冷,碎,湿,硬,etc.

反之,静态形容词以双音节为多,其时间结构是均质的(homogeneous),缺乏内在的时间起点和终点。在句法上不能与“了”或“着”等时相助词一起出现。比如,

(7)静态形容词:雪白,优秀,短暂,笨重,肥大,欢乐,艰辛,名贵,正当,漫长,昂贵,etc.

上述两种形容词进入结果述语的句法位置的可能性有很大不同。张国宪(2006)[5]认为只有动态形容词才能出现在结果述语的句法位置上,而静态形容词被排斥。如下:

(8)张三涂白了墙壁。(动态形容词)

(9)*张三涂雪白了墙壁。 (静态形容词)

例(8)中的“白”是动态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动态状态变化,(9)中的“雪白”是静态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恒常静态状态。换言之,动态形容词词汇化了“变化(BECOME)”的语义素,而静态形容词不存在这样的语义素。张国宪(2006)[5]指出变化的意义包含在动态形容词的词汇意义内,但必须以一定的形式来显现,即[动态形容词+了],但静态形容词在结果述语的位置上只实现为[BECOME]的语义,抑制了静态[BE]的语义。

日语中也存在所谓的结果述语,影山(1996)[6]给出了以下的例句:

(10) 金属を平らにたたき延ばした。

(11)卵を硬く茹でる。

从语法功能上来说,(10)和(11)的结果述语具有本质的区别。根据影山(1996)[6],日文中只存在“本来的结果构式句”(本来的な結果構文)。在此类句式中,结果述语由各个右侧主要部动词的概念结构来决定,用来详细具体描述主要部动词包含的变化状态。如,“こなごなに砕く”与“黄色に染める”中的结果述语“こなごなに”“黄色に”在概念结构中的语法功能如下(影山太郎1996:217)。

(12) a. こなごなに砕く:[ ]x CONTROL [[ ]y BECOME [[ ]y BE AT [SMALL PIECES(こなごな)]]]

b. 黄色に染める:[ ]x CONTROL [[ ]y BECOME [[ ]y BE AT [COLORED (黄色)]]]

从(12)可以看出,日语中的结果述语只是对主要动词所包含的结果状态更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是一种附属或选择的成分,所以其存在与否对于句子的成立并无大碍。如(13)所示,把结果述语从句中删除致使句依然成立。这点与中文的结果述语有本质的区别。

(13) a. 金属をたたき延ばした。

b. 卵を茹でる。

但是,在日语中由于致使事件的概念结构是通过致使语素后缀来表现的,所以如果句中不存在具有致使语素的右侧主要动词,即使有结果述语,整个致使句式仍然不可能成立。如(14)所示:

(14) *金属を平らにたたいた。

由此可见,日语的结果述语既没有承担“词汇功能”也没有承担“构式功能”。这点是日语的结果述语与中文的结果述语的最本质的区别。从语义上来说,中文的结果述语相当于和日语右侧主要动词中和致使语素后缀相结合的非宾语动词词干或形容词词干。

如果把例(14)的不成立句式与Washio的强/弱动结式结构分析连在一起进一步考虑,日语中的确不存在强动结式结构。反之,在中文的动结式结构中,结果述语既有“词汇功能(变化become)”也承担了“构式功能(相当于日语中和右侧主要动词与致使语素后缀相结合的非宾语动词词干或形容词词干)”,因此在中文中,例(14)是成立,如(15)所示:

(15)敲平了金属块。

但是,从例(11)可以观察到,日语中存在弱动结式结构。在此类句式中,不存在致使语素的后缀,但句中的主要动词包含了结果述语的语义。例如“卵を硬く茹でる”,在鸡蛋煮的过程中,蛋壳变硬。主要动词‘茹でる包含了结果述语‘硬い的语义。

4 结论

根据Washio的强弱动结式结构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文中既存在强动结式结构又有弱动结式结构,而日语中只存在弱动结式结构。本论文从句法学、语义学和词汇学三方面着重解决问题为什么日语中只存在弱动结式结构。但是在此论文中只讨论了中文中V-A句式的动结式结构的情况,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深入关注中文中V-DE-A句式的动结式结构。

参考文献

[1] Washio, Ryuichi. Resultatives, compositionality and language variation.Journal of East AsianLinguistics,1997.6:1-49.

[2] Suzuki, T. Strong Resultative as a PathP Construction.Coyote Papers 20.Univ. of Arizona.2012.

[3] Chigusa, Morita. A Crosslinguistic Observation of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Linguistic Research,2009.25:43-55.

[4] 朱德熙.語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5]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6] 影山太郎.「動詞意味論-言語と認知の接点―」日英語対照研究シリーズ(5)くろしお出版,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