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绿色消费行为的环保购物袋设计引导分析

2018-07-31刘宇李慧敏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购物袋能动性消费行为

刘宇,李慧敏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新时代背景下,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文明”的社会模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理念和实践方式则着眼于未来,践行于当下,“绿色出行”的理念侧重于提升人们的素养;“绿色消费”的模式侧重于转变人们的购物方式;而“绿色文明”的思想则全方位升级了社会的生产、生活结构,三者共同构成有机的统一体,成为步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略。而如何促成该种理念的全面实施,则需要从点做起,从细节入手。因此,基于新时代的消费现状,以倡导绿色消费行为为初衷,以环保购物袋为研究切入点,以设计能动性理论为研究基础,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环保购物袋的市场优势、建立与消费者的有机关系、制定相应的改良方式,并提出购物袋设计引导绿色消费的策略。

一、设计能动性理论的价值及设计引导分析

图1 Never Wasted环保购物袋

图2 调查问卷图

设计是改善生活、改造社会潜力的重要手段,具有主观的思维与客观的实践实体。“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是是列宁对待意识的重要思考。总体上讲,客观实体不会主动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才能改变规律,使设计因自身的价值与市场魅力而产生推动与引领社会良性发展的驱动力。因此设计能动性更多体现在核心的使用价值、潜在的社会价值以及良性的社会效应。在核心的使用价值上。设计的本质在于将功能与形式进行完美整合并形成适合于消费者使用的产品。其产品内在的使用价值构成了“能动性”的本源与核心,任何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使用价值的基础之上。因此,设计的能动性先天依托于产品的核心使用价值。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充分挖掘潜在的社会价值。设计所凝聚的使用价值在与市场融合后,还可产生潜在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具备引导消费、调控市场的潜在能力。它实际上是借助设计的魅力与感召力形成无形的“广告语言”,并通过隐形普及的方式引领社会新风尚。最终追求良性的社会效应。“设计能动性”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良性的社会效应。“设计结合实际,设计解决问题,设计改造世界”是当今时代下设计学发展的主线索,而如何运用设计服务于生活,也是设计应用研究的价值所在。即设计学的“能动性”应始终以促进社会良好、常态、长效的发展为最终落脚点。

基于设计能动性理论核心价值,当下环保购物袋作为绿色消费的切入口,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环保购物袋作为近些年来推行的新型购物载体,本身具有坚实耐用、环保安全、形式美观、可循环利用的特性,具有积极引导绿色消费的潜在能。因此需要丰富环保购物袋的使用途径和功能形式革新的使用价值。伴随着购物文化的产生与快速发展,购物袋的快速流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同时给我们环境带来一定破坏力。与传统塑料袋相比,材料主要以纸质、无纺布、绒布、棉布帆布为主。其质地的坚韧度更高,抗压、抗拉能力更强,并且具有防漏、防破、可降解的特征。另外,环保购物袋携带更为便捷、可折叠存放,载重量较大,其整体的功能价值远远大于普通的塑料袋。除此之外,环保购物袋的样式设计还体现独特的艺术特点,形式的吸引力比以往更强,同时,还可进一步形成品牌系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潜在引导绿色消费的市场优势。环保购物袋直接与消费者相接触,拥有庞大的使用群体与可观的市场占有率。这使得环保购物袋具备引导绿色消费的先天优势。在当今时代,绿色环保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未来设计的主要方向。环保购物袋推行之始就是以环保、安全、绿色消费为理念。无论是产品的功能设计、材料选择、可降解特性,还是产品的名称定义、使用体验,都突出“环保”这一社会主题。除此之外,环保购物袋“践行于绿色消费,着眼于绿色文明”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能动性理论”中的社会目的性,即寻求社会的良性效应。因此,基于以上的分析,环保购物袋具有引导绿色消费的能动优势。

二、环保购物袋的设计方式与创新途径

从现有环保购物袋社会效应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推绿色出行的作用。然而,由于普及力度小,普及范围窄,携带方式单一,缺乏有效引导,受制于成本等因素,很难形成全民性的绿色消费模式。其能动性体现的不够明显。对此,为更好的激发环保购物袋的设计能动性,促进全社会的绿色消费行为,提出相应设计改良手法与引导方式。

(一)丰富环保购物袋的使用形式,强化与消费者的有机关系

环保购物袋欲充分发挥设计能动性,引导绿色消费行为,则需要不断挖掘与完善自身的使用价值,明确自身的市场优势,并建立与消费者相互依存的有机关系。环保购物袋应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丰富购物袋的种类。其品类可扩展为背包、挎篮、提箱等。与此同时,它还可以开发新品种,如“环保购物衣”——它是一种让消费者以穿衣的形式携带物品,并将物品重力均匀分配到全身的“减负荷”式工具。另外,环保购物袋还要根据消费者的携带习惯,细化购物袋的组成结构,调整提带与袋身的间距。生活中常见的携带方式主要有提、拉、推、挎、背、裹。而每种方式对于提带、袋身的要求有所不同,对其进行组合与搭配,应充分考虑材料的韧度、松紧度与尺度,同时,还要考虑携带过程中的人机关系与力学关系。综上所述,环保购物袋可通过功能改良的办法形成更为多样的携带方式,从而建立与消费者的紧密关系。其次,环保购物袋还应在形式设计上丰富购物袋的款式与造型,形成更具主题性的系列产品。与特殊的地域文化、时尚潮流、年节特点等特色文化相结合,增强消费者对它的拥有欲,丰富它的价值属性,由单一的功能性产品变为是富有特色的兼具时尚消费品,增加他的附加值,现有环保购物袋已采用构成手法形成美观性的图案与字体。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购物袋的造型,引入具有趣味性与主题性的体裁内容,形成系列性产品,则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吸引力与关注度。最后,环保购物袋还可通过设计再开发,增加购物袋的使用功能与容载量,形成多功能性的环保购物袋,从而提升市场的使用率与占有率。如印度Happy工作室为Lee设计的Never Wasted环保购物袋,在原本单调的购物袋上进行趣味性设计,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在满足基本的功能之后,消费者可以进行拆分变换出极具趣味性的笔筒、书签、告示贴等小物件(图1),可以有效将资源合理利用,强化对消费者环保理念的引导,提升使用价值的综合手段的同时,促进环保购物袋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联系,从而引导绿色理念的养成。

(二)明确环保购物袋普及对象与范围

环保购物袋欲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引导绿色消费行为,还需要明确普及的对象。青年人群的消费观念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生巨大的改变,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整个社会产生良性效应的主要力量。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前年轻人对绿色消费行为的理解,对环保购物袋的使用现状,对青年人群进行抽样调查,本次抽样调查共有153份,主要针对消费者对环保购物袋的认知状况、消费者在包装输中所做出的选择以及生活中对绿色产品接受程度的问题。在调查中可以得出,塑料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调查中发现有42%的人认为空气质量较差,白色污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仍需我们警惕。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时代背景下青年人群的消费观念受到环境保护的影响,在选择包装运输的产品时,大约有69.4%的年轻消费者比较倾于选择环保购物袋(图2),因此,多数人对环保购物袋的选择上表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绿色消费观念的认同感。在青年人群中能够快速的形成绿色消费行为,较易进行绿色引导。即在对环保购物袋的普及中应当着重明确对象,进行绿色消费引导。

(三)降低成本,促进循环绿色消费模式

成本与价格是制约环保购物袋广泛普及的又一重要因素。环保购物袋本身的使用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的塑料袋,它在价值层面上理应更受市场的青睐。然而实际消费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塑料袋,其主要原因在于价格是调节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寻求性价比高的产品也是消费的主要规律。因此,在商品基础功能一致的情况下,人们会“重价舍值”;而只有在同等价格下人们才会偏重于产品的使用价值。现实中,塑料袋与环保购物袋都具有基本的携带功能,而对比两者的价格,塑料袋在1-2元之间,布料环保购物袋最便宜的也在20元以上。因此,购物袋处于相对的劣势是市场规律的必然。基于以上的分析,为提升环保购物袋的市场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性价比,文章提出建立循环绿色的产销模式,即“材料依托社会,产品回馈社会,利益社会共享”的模式,如设置“环保购物袋回收”活动,即是采用该模式获得免费材料,降低成本,而在消费者捐赠的过程中获得参与抽奖、优惠券、积分加倍等更为人性化回馈活动。调动积极性,促进绿色消费行为还降低成本,形成绿色循环消费模式。

三、建立政府直接引导与间接引导的双向机制

利用设计促进绿色消费行为还应建立适合于国情的绿色消费引导机制。参照宏观调控原理,环保购物袋可采用政府直接引导与政府间接引导的双向机制,通过机制主体的权威性打破市场“壁垒”,使设计与消费者形成利益的共同体。政府直接引导具有强制性。现有模式中政府直接干预始终是最为有力、最有成效、最为快速的引导方式。它具有资金充足、政策导向明确、推行畅通无阻的优势。通过引入政府调控机制,可充分发挥设计的能动优势,迅速扩大社会影响力,建立与消费者连带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如国家出台有价销售塑料袋的规定,直接推动了绿色消费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可形成“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次政府间接引导具有性。政府除采用经济调控的手段,还可以采用政策扶植的方式,利用设计产品的使用价值,形成广泛的受众基础,带动绿色消费。该计划既带动了传统制造业的复兴,同时也推动了全社会的绿色出行,具有明显的政策性、计划性与间接引导性。

基于政府的影响下,环保购物袋进一步发展得到推广,“限塑令”的提出使消费者从使用典型污染产品塑料袋转向为环保购物袋,政府的强制性引导强化了对环保购物袋的使用。使消费者观念上开始进行转变,从而增加对环保产品的使用。而在政府的间接引导中,当前社会环境给予环保产品充分发展平台,针对环保购物的设计顺应时代发展进行了不断创新,吸引消费者注意同时,注重对消费者环保理念的引导。因此,利用环保购物袋促进绿色消费,建立适应于国情的政府引导机制,凸显环保理念。

结语

设计的使用价值是促进绿色的消费的内在动因,设计的引导方式是促进绿色消费的“催化剂”,通过两者的结合方可形成良性的社会效应。而环保购物袋所具有的安全、耐用特性,简洁、美观的形式,以及长远环保的理念,都与“绿色行为、绿色消费、绿色文明”的时代主题相契合,具备引导绿色消费的潜在能。而欲充分发挥环保购物袋的设计能动性还需要不断挖掘自身的使用价值、形成长效、循环的产销模式,明悉引导对象的消费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依托政府的调控手法,形成稳定的政策保障,最终通过多方面的协作形成更为长久的设计引导模式。■

猜你喜欢

购物袋能动性消费行为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九零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和疏导方法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头大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老人连续使用一塑料购物袋长达34年
巧提购物袋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
疯狂购物袋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