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室内手绘效果图教学做评一体化

2018-07-31李光辉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效果图美术设计分层

李光辉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361024)

引言

本人有丰富的高校美术教学教授基础课程的经验,在教学做评一体化实践中,将课程的内容采用重感染力、吸引力演讲式的表达方式,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趣。在实训技能授课过程将所画的手绘效果图逐步拆解,分步骤,让学生看懂每个图的始终缘由的来历。再按学生的绘画基础情况,学生的心理状况(所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层教授,逐个传授。最大化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热爱专业的自信心等方面。从而改变目前高职院校室内专业手绘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堂睡觉、玩手机现象。因学生从高中固有传统思维模式向大学生专业思维模式转换过程中遇到方向难的问题,以及未及时解决心理落差大,导致学习跟不上的问题。引发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教学上低效。

一、本课程创新行动计划的创新目标、设计思路和依据

(一)课堂创新教学做评目标

坚持“教学做评”一体,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有效载体,教师为课堂主导,以实训为手段,通过客观有效的评价机制,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目标。

(二)设计思路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中小企业,但不乏有中型设计院企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感到岗位知识缺乏,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放纵和宽容、一味的鼓励和忍耐、一味的娇惯和霸道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温室的花朵,无法教养出参天的大树和慈悲的灵魂。从而导致分岗位操作能力欠缺。鉴于这种情况,本人有一些浅显的看法,美术设计学科在教学由理论知识、技能、技巧等这些要素综合而成,学生学习美术设计的最高目标就是审美情趣、素养和情操的提高,以及基本的职业技术能力的掌握,这是美术、设计教育的宗旨,素质教育的核心①。在设计学科学习中发现有的学生可能理论学得比较好,但技能、技巧弱;有的学生技能、技巧强,理论弱一些;有的学生审美能力(眼力)高,但理论掌握弱一些(眼高手低)。可以通过每一位学生利用自己某一设计科目学习的强项,在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点拨下,弥补不足之处。也都能达到美术设计的最高宗旨和目标,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由于美术设计学科自身特质,美术与设计学科课程有联系性。所以高职院校美术设计课堂中正确灵活运用分层教学,逐个传授教学手段,适应美术设计学科教与学的规律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为以后的职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整体设计及实施举例

(一)课堂教学整体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美术设计进行分层教学,即将课堂分为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隐形分层来进行②。

显性教学:每堂课教师首先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对作图规则、范本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加以练习。主要通过模仿来掌握线条、透视、空间、明暗等控制程度高的练习,让学生去演绎空间表述。

隐性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并且由学生对范本进行归纳,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灵活运用,学生进行思维转换并从中体验后自身亲自操作。

1.组建小组。教师进行分组,根据作业情况对于有基础,能力较好的同学进行分组,实行隐形教学。对于无基础的同学进行显性教学,每个月老师再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经过多轮实践、传帮带的模式,以“相互欣赏、彼此成就”的实训原则。通过学生与学生交流,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形成班级有效规则,互补搭配。形成学风,养成习惯。

2.项目导入。首先教师在上课时,以现实生活中学生最关心的话题,最吸引人的室内设计专业问题为切入点导入本课堂所讲的重要项目;以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增加必要的理论知识加以理解,应达到的目标及技能要求,进行有效的学习有关项目的流程与规范。在学习新项目之前,对已有的知识项目进行复习,并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营造课堂气氛与教师相互交流。检查学生实训效果图,让学生理解相互欣赏,彼此成就实训原则。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技能操作能力,共同达到学生心中的效果。

3.任务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通过两种不同的分层进行教学。对于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隐性教学,鼓励其通过自学的方式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转换。以案例分析、讨论参与、启发式等各种隐性的教学模式进行分层指导。对于技能掌握较弱的学生进行显性教学,侧重分步教学,逐个传授,技能实训通过临摹作品学习。课堂上每位学生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其间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开拓思维。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对掌握较弱的学生可进行“帮扶带”。

4.评价总结。每次项目完成后,由学生撰写500字心得体会,通过项目实训过程,对个人遇到的困难等进行总结,并进行评价,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二)课堂实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室内设计基础都倾向形象思维学习,都不知道学习什么有用,学习什么没有用,基本处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没重点,没方向,最后导致对学习毫无兴趣。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一特性,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将传统的理论知识系打破,重新构建,按照集体的项目进行布置任务,分层教学,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清楚本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灵活运用。

1.首先,将本堂课教学项目切入,教师以显性教学的模式,将项目逐个拆解,详细讲解,引领学生明白每一个步骤的起始点,然后让学生明白显性教学在美术设计学科教学中缺点和不足。明显的分层,会让学生觉得教学太直观,产生惰性;明显的分层,不符合美术、设计学科知识学习规律,审美情趣,不利于素养情操的提升。

2.项目的实施,教师要求将简单的一张效果图,按照学生自己的绘制方法先行制图(打破沉闷的理论讲解)激发学生对空间效果图学习的兴趣,先让学生知道绘制效果图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在实际操作中不简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增加学生对绘制图的好奇性,逐步找到学习的兴趣的出发点。

3.最后,由教师公布整个作图规范流程,使学生更加清楚,印象深刻。

三、课堂教学创新实施前后对比表

?

?

?

结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③。 而“教学做一体化”强调教是主导、学是主体、做是核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是必要的,有利于课堂教学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释:

① 何雷.高校美术教育实践方式的改革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4):103.

② 易燕.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素质教育论坛,2008(12):24.

③ 陶行知.什么是生活教育[M]//陶行知教育论文选集.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374.

猜你喜欢

效果图美术设计分层
《忠魂曲》舞台美术设计创意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苏楠作品
有趣的分层现象
《客厅效果图》
融媒体时代媒体美术设计创新研究
效果图1
效果图2
雨林的分层
浅谈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