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共新闻大众化角色的定位
2018-07-30张杰
张杰
在当今,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快速飞跃,人们可通过数字化的阅读工具获取到自己所關注的新闻事件,比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平台、手机客户端等。但是,作为新型媒体平台,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来不及解决的新问题。笔者以腾讯新闻网站为案例,从中探究新闻筛选的角色类型定位以及对公共新闻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一、公共新闻环境的变化
(一)公共新闻所处的环境
公共新闻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界兴起的一项社会运动。当时美国公众对复杂纷争的政治环境失去兴趣,降低了对新闻界的信任感,新闻界内遍布大量的“腥膻色的言论”,在这种背景下,“媒体与大众结合”的传播环境瓦解了。人们为了重建和谐公正的媒体环境,发动公共新闻运动。以社会公众为对象基础重塑新闻环境,改善公共领域,引导或发起社会公众来讨论问题,达成共识,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的背景
近年来的网络媒体传播飞速发展,各类新闻网站层出不穷,人们逐渐从传统阅读手段中脱离出来,通过发达的通讯媒体,接收新闻资讯。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61.1%的用户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获取每天最新鲜的时事要闻,其因素有很多,互联网具有数据量大,浏览便利,传输快,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特色优势,形成了新闻网站题材多样化,题材内容丰富性强,阅读便利化的有利条件。同时,腾讯新闻开设大众评论,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和观点的发表,产生互动效应。读者由被动转变成主动思考问题成为影响新闻事件的当事人。
(三) 新环境下矛盾的激化
在阅读腾讯新闻网站的过程中,笔者同时发现不少弊端,在当今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下,媒体人为追求经济效益,提高新闻浏览量,扩大宣传等目的,选取一些脱离大众生活,偏向极端和另类的主题来引起读者好奇心。作为大众共同阅读的新闻网站,发布这些新闻时忽略了读者中也有大量的未成年人群和学生群体,作为日阅读量过亿人次的网络媒体,过于频繁发布此类新闻,有碍普通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公共新闻大众环境诉求背道而驰。
二、公共新闻大众化角色定位及新闻读者定位
笔者认为,公共新闻需要紧紧围绕大众角色,大众角色的选取不单指报道中的对象。公共新闻中的大众角色还涉及:新闻报道者、新闻主题、新闻读者三方面,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一)大众化的新闻主题定位
新闻主题对象,就是对新闻题材的大众化选择。题材大众化,是公共新闻的基础。公共新闻要求,选取的题材是调查了解大量受众真正关心的信息和话题,而不是两极分化、走极端。
公众生活的大环境是旨在追求和谐。和谐社会需要公众的集体力量。从概率统计学角度说,绝大多数的人,以及他们的行动,是处于中间部分的,而不是处于极端的少数。但当今部分新闻报道往往只是关注处于“极端”的反常问题。通过“非正常”现象夺人眼球,以追求经济利益。过多报道极端事件,没有考虑到读者人群多样化,会逐渐改变受众的价值看法。尤其是当下对娱乐新闻素材选取问题尤为严重。据腾讯网报道,“锋菲”复合报道头条新闻上榜率在两天之内达到3次之多。瞩目的头条报道,是要报道最有代表性,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消极、低俗的娱乐报道仅仅代表大众群体中小部分人们发生的私人问题,此报道忽略了大众读者其中还包括未成年人群体,没有从大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考虑出发,高频率出现在头条版面,会在潜意识里给大众尤其是未成年读者群体形成偏激的价值观和错误的婚姻观。
相反,腾讯出品的《中国人的一天》图片新闻专辑,从普通老百姓的平凡生活和工作为出发点,讲述身边你我他发生的故事,把关注点放在热爱生活的大众群体中,无论是采访者还是读者,都会产生共鸣。很好的体现大众角色的定位目的。
笔者认为,大众化的新闻主题对象选取还要有以下几点特征:1.主动性,即报道读者想要关注的内容,选取的题材需要表达出大众的诉求,而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2.平衡性,题材内容的选取不能偏离大众,太过于极端,主要还是要选择跟大众息息相关的题材类型;3.互动性:报道的新闻在读者阅读之后,会作用于事件相关的人或事。
(二)大众化的新闻读者定位
新闻读者来源于大众群体。数字化信息时代为大众群体提供浏览新闻的便捷条件。在新闻发展史的初期阶段,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水平普及面狭窄,加上印刷技术、交通运输、报社机构数量少等客观因素,只有少部分上层群体有能力阅读报纸,关注新闻,从而导致读者范围狭小,报道涉及的内容也与大众存在距离感。在当今,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快速飞跃,人们可通过数字化的阅读工具获取到自己所关注的新闻事件。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新闻网站发展迅猛,与传统的纸质、电视、广播不同,新闻网站不受版面、时间、印刷、运输等问题的困扰。以腾讯新闻网为例,据数字统计,该网站的日浏览量早在2012年已破亿次点击大关,各年龄层次,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会通过新闻网站关注时事动态,与过去相比,新闻媒体通过网络平台在内容发布、更新效率、反馈评价等方面的特点为大众广泛关注新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新闻工作者在构思新闻主题时有意识向大众读者的角度靠拢,选取有用信息内容,切实的实现公共新闻全心全意考虑大众利益的特点。
三、角色定位在公共新闻报道中的问题和思考
(一)新闻媒体行业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新闻媒体行业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对事件的报道,总会逐渐偏离主题方向。2.对新闻事件认知不够深入。3.受众读者需要提高自身的辩证思考能力和素质。网络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大众言论自由的权利,从评论中可以了解到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对社会的态度。
(二)经济利益与大众利益的权衡
当代社会竞争压力,让新闻工作者无法以“乌托邦”式的精神境界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媒体为了维持生计,促使其找寻刺激性,有新鲜感,非主流、爆料性的事情作为亮点,以赚得广告商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常常忽略了大众自身的需求,不能满足大众利益,不能完全站在大众角度看问题。
其次,由于相关的监管审核力度的疏忽和制度的不健全,让想要借媒体宣传私人利益的不法人士以钻空子的机会。一些新闻脱离大众,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偏向,忽略新闻的客观性,形成炒作嫌疑,阻碍公共新闻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制度,亟需加强对新闻行业法制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