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需要什么
2018-07-30曹永民
曹永民
【摘要】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简单的题海战术就能够达到的,一堂好的数学课的引导至关重要,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引导 发散性思维 知识迁移
一位好的数学教师,不仅对教材了如指掌,还要知道课堂上需要什么?讲练适时,扶放得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需要什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上课伊始,教师要创设情景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节课好的导入,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能帮助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如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教科书上就有一幅情景图,同学们要去游乐园,坐过山车每人12元,玩旋转马每人5元,乘船每人10元……利用直观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内容讲述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因势利导进行教学,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教学要符合儿童成长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从而使学生愿意学习,喜欢学习。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是教学的根源。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是自己独特的个体。教学就要培养学生成为独一無二的个体,学会思考,学会怎样去思考。
1.学会收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做到一字一句地读懂题目,要字字入目,才能对题目的意思有所理解。对题意有了初步的理解,学生就可以根据题意收集有用的数据,获取有用的信息,利用已知的重要信息解决问题,一步一步深入其中,层层剖析。学生也可以根据要求的问题去找有用信息,要知道解决最终的问题,必须先求出什么,为最终要求的问题搭建桥梁,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如求卧室需要多少块同样大的地面砖?那么先要知道卧室的面积有多大,一块地面砖面积是多少,再根据有用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就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了。思考是结合已有的知识学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再把原有的知识拓展,迁移到类似的问题中,触类旁通,总结经验和方法,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
2.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基础知识掌握要牢固,学会积累,学会运用,这是学习数学的前提。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创新,在教学中为了防止死板,生搬硬套,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求异存同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非逻辑思维方式。如一个画师有三个徒弟,一天画师让三个徒弟在同样大的一张纸上画骆驼,看谁画的骆驼最多。大徒弟在纸上画了密密麻麻的许多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了很多的骆驼的头,最小的徒弟只画了一只骆驼在群山中。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画得最好,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隐隐约约藏着的才是最多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法要独特。
三、反复熟练,总结经验
笔者不赞成题海战术,但对所学的知识要做到“温故而知新”,这是必然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就强调了练习的重要性,熟才能生巧。新授课时,学生大部分都能听懂,可在以后的运用中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也许只有几个成绩拔尖的学生会做,这就是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够,熟练程度不够造成的,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对不同的学生要求训练的层次也要有所不同:优等生,练习难度要大点,避免机械化训练,产生倦怠;中等生,要多练习难度适中的题型,在巩固中掌握方法;学困生,则要把最基础的知识巩固好,必须掌握的知识多训练,一点一滴地提升。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要符合儿童成长的心理规律。教学既要有的放矢,又要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在训练中得到巩固,在训练中掌握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
四、正确迁移。举一反三
学生知识点掌握了,基础知识牢固了,才能正确迁移,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如教学六年级下册中的《数与形》,首先要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最后总结出怎样利用图形与数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这就是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并服务社会,创造财富。很多学生对一些公式、条条框框倒背如流,一旦运用起来就感到困难,使学习与运用脱轨,不能把所学过的知识正确迁移创新,不会灵活运用,成为一潭死水。所以,数学教师有必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不光要正确地迁移运用,还要会举一反三,逐步拓宽拓深。
数学中的大多数知识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个特点,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顺理成章地迁移到新知识,形成知识链。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链接,把知识点、面整合成片,形成环,这样学生就能够牢固掌握,运用自如。几何图形中基本的面积周长会计算,才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对面有所掌握之后,就能学习物体的体积、容积,从而解决一些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知识在不断迁移中积累、丰富。
五、坚持写错题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数学教学中也要提倡写笔记,特别是自己不会做的错题笔记。认真地记载自己哪一步不会做,为什么不会?自己错了,错在哪里?该怎样解决?为什么要这样解决?这道题和哪种题型相似,易混淆,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错误等,都要一一详细地记下来,认真反思,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日积月累,自己掌握的知识就越来越多了,也有利于以后的复习。坚持写错题笔记,还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生活即写作,写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东西可写了,词句丰富了,语言表达也丰富了,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让我们导演好精彩的课堂,使数学课堂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