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可行性及实践探究
2018-07-30陈蓉生
陈蓉生
【摘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增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动力。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作为公共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对他们实践信息援助,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厘清“信息弱势群体”及“文化志愿服务”内涵的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提高文化志愿者服务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文化志愿服务 信息弱势群体 公共图书馆 服务效能
图书馆作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承载着公共生活理想和国民的文化祈求,有责任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他们能否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关乎着其生存与发展,也关乎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对他们实施信息援助,有利于消除他们与常人之间的信息鸿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形成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因此,笔者以信息弱势群体为研究视角,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进行针对性研究,具有很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本文提出的提高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水平的措施,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能够唤起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对信息弱势及文化志愿服务的足够关注,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制度,推进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同时,还有利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建设,进一步拓展文化志愿服务领域。
1 “信息弱势群体”的内涵
1.1 信息弱势群体
目前,学界对信息弱势群体的研究仍处于强烈关注度与热烈讨论阶段,对其概念界定还未形成统一认识,不过以下三点基本上被人们认可;
组成部分:信息弱势群体是指在信息资源获取和利用过程中处于劣势或者不具备该行为能力的社会群体,主要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進城务工者、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城乡边穷地区的居民等。该群体是公共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也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
形成原因:重新审视信息弱势群体的组成,就不难发现其形成受社会、经济、地域、技术生理、个人信息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主要客观因素是他们被信息边缘化的掣肘。
所具特色:核心特征是弱势;本质在于信息贫困;呈现动态性和相对性;信息获取渠道少;信息素质低;信息需求强调实用性。明晰了这几点,公共图书馆就可以分门类的对其开展针对性服务,从而提升对该群体进行文化志愿服务效能。
1.2 文化志愿服务
文化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指文化服务者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文艺技能等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和帮助。文化志愿服务的核心内涵是志愿服务精神,核心价值是志愿者文化,主力军是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者涉及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图书馆学等多个学科,不仅体现了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而且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生命个体最根本的思考与关怀。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不仅有利于拓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而且还有助于涵养当地的文化生态,助推中国文化梦的实现。而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对象是信息弱势群体,不仅包含未成年人、残障人士、老年人,而且还包括进城务工者、留守妇女儿童及老少边穷地区的民众等。如果将文化志愿服务与公共图书馆有机结合起来,必将促进信息弱势群体的良性发展。
2 对信息弱势群体开展文化发展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2.1 图书馆的公益性是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石
公共图书馆的创建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公办和民办。公办是指主要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民办主要是指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均具有公益性及公共文化和社会教育两大职能。公共图书馆作为满足公民终身学习、非功利阅读和非专业研修需求的公共资源,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向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它不以赢利为目的,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旨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在现代社会,志愿者是非常响亮的身份标识,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参与者现在已经成为传承美德、改善社会失衡、维护社会团结和实现自我提升的一种手段,既有利于助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又有利于积极引导更多的人加入文化志愿的行列,共同创造诚意付出、分享公益的美好社会氛围。
2.2 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有限性为文化志愿服务开辟了空间
图书馆工作的好坏,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精神和道德素养。而公共图书馆大多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人员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约束,这终将成为制约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此外,图书馆工作的多层性使得人力资源明显不足,这终将成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短板。在这种情况下,志愿者可以作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有益补充。文化志愿者作为一种优质的非资本化资源,若能与文化图书馆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减少政府投人,节约社会成本。文化志愿者目前主要包括文化工作者、文化爱好者及其他志愿者。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行业,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才能,不仅有利于拓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公众对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因此,我们应该营造出有利于推荐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渠道,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平台。充分挖掘蕴藏在社会中的巨大文化志愿服务力量。
2.3 国家政策支持是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的动力杠杆
政策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杠杆。文化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系统与文化惠民工程,有利于保障信息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而国家政策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宏观指导,是推进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动力杠杆。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同年12月,文化部、中央文化明办将2013年确定为“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2013年,在全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志愿者工作作为评估指标正式进入评估文件。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同年,文化部将2014年确定为“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2015年1月,中央两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只有政府和社会共同重视起来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弱视群体基本文化权益才能得到保障。